( 新加坡 )是一個系在中國褲腰帶上的國家,一抖就掉!新加坡惹怒中國,現在的經濟問題只是開始......

新聞| 2016-10-20| 檢舉

中國人很難理解:為什麼美國南海仲裁案失敗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跑到美國去打氣?

更不明白,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竟出自新加坡的李光耀?

當然,不明白這段 時間李顯龍跑到日本、印度、澳大利亞,一再講出反華的言論?

新加坡不是一個華人為主的國家?

特別是經過新加坡的貨運船隻80%是中國的,中國是新加坡的最大客戶。新加坡為什麼要跟美國搞到一起黑中國?

新加坡為什麼要這樣做?

剛剛公布的數據,新加坡今年第三季度的GDP下降4.1%。

大家別忘了,近些年,新加坡的經濟增長速度一直高於中國,保持在2位數以內,最高年份高達15%,成為全球成長最快速的經濟體。今年的預計是2.1%。一上一下,就是下降6%。與以前兩位數的增長更是天壤之別。

新加坡GDP暴跌,是其反華制華陰謀的破滅,從中可以解答以上大家提出的問題和疑惑。

新加坡就是要利用美國壓制中國的發展,以保住其經濟發展的地位,也企圖利用美國壓制中國,逼迫中國對新加坡做出更多經濟上的讓步,向中國要高價,以保持其經濟的發展。

但現在看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算計別人,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新加坡實際上是一個系在中國褲腰帶上的國家。中國一抖摟,它就掉下去了。而它卻偏偏要咬住中國,就是為了不掉下去。

新加坡當年為什麼能崛起?地利!今天為什麼這樣煎熬?也是地利!

打開地圖就能看到,新加坡的優勢是老天賜予的。新加坡坐落於馬六甲海峽東端,而馬六甲海峽恰恰扼住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

這里,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和貿易海上通路之一,世界上1/4的貿易和能源份額從這里經過。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朝鮮、臺灣、香港和澳門甚至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從非洲和歐洲來的貨物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

如果在新加坡,晚上從高樓上遠眺,黑暗中可以發現遠處大量燈光閃爍、仿佛滿天星斗。

很多人,估計以為那是民居的燈光吧?

非也非也,那是馬六甲海峽的海面,燈光來自過往的萬噸貨輪,皆在新加坡打尖消費或周轉。

正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新加坡就是憑借自己這個絕佳的位置,不僅發展成了世界最大的物流中心,也成為了世界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

統計部門的人也知道,物流GDP每增加1元可以拉動其它行業的4元GDP。新加坡就是這麼發展起來的。

那麼,每天從馬六甲海峽過往的船隻都是誰的呢?

中國的居多,並且是越來越多。80%是中國貨船,中國是新加坡的最大客戶。

似乎是一個象徵,去年3月,新加坡強人李光耀逝世,一個時代過去了!新加坡也開始進入了淒風苦雨的時代!

首先,全球經濟不景氣,原油等大宗貨物價格雪崩,貿易降入冰點。新加坡是全球最具貿易依賴性的經濟體之一,外部需求一疲軟,本身經濟就遭遇了重創。貿易不景氣,波羅的海指數節節下跌,海洋上的船越來越少,作為航路上服務區的新加坡,生意也漸趨寥落。新加坡那些支柱性產業,比如海洋工程、石油與天然氣等,都是外向型的企業,也根本被沖擊的稀里嘩啦。

其次,高速公路上的服務區,往往有ATM機。新加坡也一樣,銀行業挺發達。可是,一個400多萬人口的城市,搞出那麼大的金融系統,且長期以來並不透明,一旦資金周轉玩不轉了,就很可能成了另外一個冰島。

更長遠的看,上海、深圳等城市的競爭,也讓新加坡相形見拙。歷史上新加坡的興盛,很大意義上,就是搶了上海的飯碗。現在,上海自貿區的政策,洋山深水港的設施,中國巨大的腹地優勢,正在把新加坡「超級物流中心」的地位,一點點奪回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隨著「超級物流中心」的變遷,新加坡金融、貿易、倉儲、商業、服務業等產業,也在向中國轉移!

新加坡有新加坡的劣勢。比如,新加坡的工資水平,在全球都是數一數二的,這就讓很多企業望而生畏。官方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新加坡就有將近4萬多家企業關門大吉,而2015年全年還不到5萬家!

那麼,新加坡如何擺脫困境?

那就是中國!

中國雖然與新加坡有競爭關系,但是,經濟上的合作和依存關系更大。中國經濟形勢好,分點溫度給新加坡,新加坡就能溫暖如春。中國經濟打個噴嚏,新加坡就要重感冒!

以前李光耀深知這一點。所以,李光耀也搞大國平衡,在中美之間騎墻,在內心深處對華或許也不是那麼友好,但是,畢竟沒有那麼露骨。

為了和中國做生意,李光耀數十次訪問中國,走遍了中國的多數省份,起碼在表面上,還與中國一直保持較好的經貿關系,在政治上也只是跟隨或隱藏在西方大國後面。在中國危難之時,偶爾露..點真面目,但一發現中國能夠挺過難關,也是轉臉不提之前的落井下石。

但依靠中國的同時,新加坡還做了一些地下損人的手腳,把美國拉進來,壓制中國,抑制中國發展。

李光耀就對美國說,如果中國發展起來,整個東南亞都會跟著中國走了,美國就沒有了地位。

正是聽了李光耀的這句話,美國才提出了重返亞太戰略,就是要阻止中國崛起。

李光耀還有一個盤算,美國重返亞太,在南海製造危機,馬六甲海峽就是中國的運輸生命線,為了確保這條生命線,中國就要有求於新加坡,新加坡可借機向中國獅子大開口,比如減慢港口建設,貨船必經停新加坡等,把更多的利益分給新加坡。

南海仲裁案之後, 李顯龍在雲南玉溪會議,寮國萬象會議,以及委內瑞拉不結盟會議,處處為美國背書,不惜以身試法,甘冒天下之大不韙,以不是南海島礁聲索國身份到處惹是生非。對快胎死腹中的TPP,李顯龍積極性比美國還高!

有人說 李顯龍,搞不清楚,孰輕孰重、孰急孰緩分不清。不像他爹「精明的商人」的特質,李顯龍動不動擺出一副與中國撕破臉的架式,時不時跳出來,充當遏制中國的馬前卒,一派頑劣兒童的行徑!

其實不是李顯龍糊塗,是他已經沒有辦法,要做最後一搏。

美國南海仲裁案失敗了,美國退出南海已成定局。李顯龍還要拉住美國,同時也想逼中國與新加坡談判,仍然要向中國要高價,比如逼近中國承諾不協助泰國開挖克拉運河等。

可現在看,新加坡已經失去了與中國要價的本錢。

最近,李顯龍對華的態度有了較大變化。

前幾天,李顯龍跑到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新澳雙方簽署重要防務協定。這次李顯龍嘴軟了,他公開表態,新澳防務協定不是針對中國的特殊聯盟,不會與本區域的任何國家對立。

李顯龍說了,中國分別是新加坡和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大家應該用寬廣的視角去看待南中國海等特定難題,有所克制,不要讓難題愈加難以解決。

這些話聽了,還讓人覺得差強人意!

估計李顯龍最終要向中國服軟,但有了前面這些不良記錄,中國不應該被 其悲情所打動,各走各的路,各走各的道。

再把它養大,很難說什麼時候又咬你一口,重演那個農夫與蛇的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31031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