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讀者陳先生申訴曾接到敦豪新加坡(DHL)快遞公司的來電,指他把違禁品運出國,有海關要向他採取法律責任。(檔案照)
(新加坡19日訊)外國犯罪集團在新加坡冒充快遞公司職員詐騙,截至8月底共348人上當,損失超過1900萬元(約5700萬令吉)。
兩名馬來西亞籍跑腿今早被判坐牢20個月和18個月,成為首兩個被治罪的詐騙犯。
新加坡《聯合晚報》本地,被告蘇海米(36歲)和阿菲克(24歲)都來自馬來西亞,他們都面對洗黑錢的控狀,其中蘇海米有4項控狀,而阿菲克則有3項控狀。
他們早前認罪後,今早被判刑,成為新加坡出現快遞包裹詐騙案以來,首兩個被治罪的罪犯。
開設戶頭接收詐騙贓款
根據案情,兩人今年年中在馬來西亞結識陌生男子後,對方答應借蘇海米錢以還債和應付開銷,阿菲克認識的則答應給阿菲克一筆4000令吉(約1.2萬令吉)的酬勞,兩人見到「甜頭」後答應按照指示,到新加坡開設銀行戶頭。
調查顯示,他們都被捲入在馬來西亞運作的涉及跨國冒充國際物流公司敦豪(DHL)的電話詐騙案。他們所開設的戶頭都被用來接收詐騙而來的贓款。
他們分別在7月份被安排到新加坡開設銀行戶頭,也購買電話卡方便聯繫,在必要的時候,需要在銀行外等候,一旦需要他們從戶頭裡取出「存款」時,他們會收到通知,然後到銀行取錢。
共有4名住在新加坡的中國籍和緬甸籍,年齡介於32歲至53歲的男女上當,他們分別在7月24日、25日、26日和27日,被詐騙集團騙走共10萬3900元,其中4萬5900元轉入阿菲克新開設的新加坡銀行戶頭,另外5萬8000元被轉入蘇海米在新加坡的銀行戶頭。
受害人報警求助
4名受害人驚覺被騙後紛紛報警求助,兩被告被指示前來取錢時,在銀行落網。
控方庭上揭露,截至7月29日,新加坡共有155人上當,損失超過1200萬元(約3600萬令吉),令人擔憂的是,一個月後,上當人數上升到348人,損失金額超過1900萬元。
目前,已有12人被控,除了被治罪的兩被告外,另外10人還在候審階段。
騙子以獅城人為對象
控方指出,DHL包裹騙案涉及公眾利益,騙子以新加坡民眾為犯罪對象,須嚴懲以起阻遏作用。
控方今早針對判刑進行陳詞時指出,與一般洗黑錢犯罪活動不同的是,DHL包裹騙案涉及公眾利益,騙子以新加坡民眾為犯罪對象,受害人在害怕的情況下,被逼透露自己的銀行帳戶資料料,結果損失慘重。
控方指出,兩名被告是連串同類案件中首兩名被治罪的罪犯,應獲得嚴懲,以作為日後同類案件的參考點,因此吁法官判兩名被告坐牢10至24個月。
法官下判時指出,被告是屬於有組織的詐騙集團,而且還冒充警員,加上涉案數額高,這些都是加重刑罰的考量因素。(人名譯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30929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