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事情終於水落石出了!其實易弘去世後 全家人對於孩子的死因一直耿耿於懷 向醫院詢問報告證實已鎖定死因是骨痛熱證

新聞| 2016-10-12| 檢舉

8月31日,新加坡一個名叫易弘的11歲小學生高燒之後,在校車內離奇死亡。昨天,罪魁禍首終於被披露——原來男孩死於骨痛熱症!他是今年新加坡因骨痛熱症去世的最年輕患者。

▲*11歲的易弘

當時案件一出,大家都驚呼離奇!全家人悲痛不已,不敢相信孩子就這麼莫名其妙的去世了。

看一下事件始末,

8月26日,易弘上課時突發高燒,老師通知家長,舅舅接他回家休息。他的高燒一直沒退,看了醫生吃藥後好了很多,決定返校。

8月30日,易弘在校車上跟同學說了句「頭很痛,想睡覺後」,就再也沒有醒來。他被送到竹腳婦幼醫院,同日在醫院去世。

9月6號,易弘所住的兀里弄,因為出現了2個病例被列為骨痛熱症黑區。

9月14日,當局沒在這裡發現蚊蟲滋生處,就把這裡移出了黑區名單。

10月11日,衛生部接到了易弘的屍檢報告,顯示他的死因是骨痛熱症。

事情終於水落石出了!其實易弘去世後,全家人對於孩子的死因一直耿耿於懷,尤其是奶奶,經常去醫院詢問報告的情況。後來還請議員幫他們寫信給法醫,希望能快些拿到結果。

昨天,奶奶的朋友看到報導說兀里弄有死亡病例,還提醒住在這裡的奶奶小心。當時奶奶閃念想會不會是指孫子,雖然日期吻合,但是無法接受愛孫是被伊蚊叮死的!

死因確認之後,易弘全家人都非常震驚,但也只能儘量接受事實,堅強的生活下去。

相關閱讀:11歲小學生高燒後在校車上死亡,事前已有預感=

▲*葬禮上痛哭的家人和奶奶

骨痛熱症病例數據

截止今日,骨痛熱症今年死亡病例已經有八起,是去年的1倍。2016年前40周的數據顯示,共有12,157起骨痛熱症病例,已經比去年多出871起。10月9日-11日的數據顯示,共有30起骨痛熱症病例,比前一個星期少了95起,跟今年前幾周相比真是少多了。

▲*新加坡環境局圖表

降低骨痛熱症風險

骨痛熱症又叫做登革熱,是通過黑斑蚊屬的幾種伊蚊傳播,被攜帶病毒的伊蚊叮了,就有可能會感染。症狀一般為,發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還有麻疹樣皮疹。

-滅蚊五步驟

想要降低骨痛熱症風險,新加坡政府呼籲大家每隔一天進行「滅蚊五步驟」。這樣做,同樣可以降低茲卡病毒、黃熱病、基孔貢雅症(chikungunya)的傳播風險。

1,每隔一天更換花瓶中的水

2,每隔一天清除花盆墊盤裡的水

3,將所有水桶和水容器倒置存放

4,確保竹竿孔內沒積水,平時將孔封好

5,每個月疏通阻塞的屋頂檐槽,放入滅蚊藥

-骨痛熱症疫苗

全球首個骨痛熱症疫苗,在新加坡已經批准使用了,大家在幾個月後就能夠接受注射。詳情戳這裡:好消息!新加坡可以注射骨痛熱症疫苗了

骨痛熱症黑區詳情

截止10月11日,新加坡骨痛熱症黑區共有24個。紅色警戒區有4個,其餘則被列為黃色警戒區。病例最多的紅色警戒區是義順4道和義順61街,已經有69起確診病例。

*紅色:超過10個病例

黃色:少於10個病例

綠色:沒有新病例,未來21天處於監督狀態

▲*新加坡環境局骨痛熱症黑區數據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骨痛熱症的病例和黑區詳情,可以參考新加坡環境局網站,

骨痛熱症最新病例數據=

骨痛熱症黑區詳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2998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