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用手機叫計程車的經驗。
通常,乘客用手機應用程式預訂計程車時,
手機程序上會顯示司機的基本資料,
而司機同時亦擁有乘客的個人資料。
不知你有沒有想過,個人資料輕易讓別人獲取在一定程度上有沒有風險呢?
根據報道,新加坡有一名計程車司機聲稱被乘客「放飛機」,
乘客叫了車最後又不上車。這名司機感到很不忿,
於是把事情張揚到臉書上貼文道:
「放飛機!當她看見其他地方有計程車後,就繞過我身邊走去計程車站。
我打電話給她,明明看著她的手機亮起來了,但她既不接電話也不取消預訂。」
報道說
計程車司機的這個貼文,引來同行間很大的回應。
有人留言建議,
將會她的手機號碼惡意地到處張貼(spam)。
也有人說,在清晨時分給她一個「toilet wake up」電話擾她清夢。
看到這裡,
有網民就開始為自己平時用手機應用程式預訂計程車的習慣感到擔憂,
他質疑計程車手機程序的專業性,
並且擔心自己的個人資料不保密,
最終落得像事件中這位事主一樣,
個人資料輕易地在網上被轉載給陌生人。
他希望,計程車公司能正視這項乘客個人資料的保密問題。
事件中這名乘客的行為確實不對,不過計程車司機這樣以牙還牙的方式同樣有錯。
在使用預訂計程車服務時,司機和乘客都各自擁有對方的基本個人資料。
因為,在註冊帳號時,雙方都必須填妥資料,方便乘客和司機之間取得聯繫。
據了解,有些手機叫車應用程式是,
乘客在上車前若要更改上車地點或是取消行程,
可在手機螢幕里的司機大頭照,透過手機撥打「加密電話」聯絡司機。
同樣的,司機打給乘客也是透過加密電話,舉個例子,
顯示的電話號碼是912345xx。
這項功能是為了保障司機和乘客的各自的個資權益,在更安全的環境下有效溝通。
看來,所有的手機叫車應用程式都應該沿用這項聯繫功能,保障乘客與司機的隱私。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