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獅城首名孕婦, 證實感染 "茲卡病毒" 。】

Elaine ...| 2016-09-01| 檢舉

獅城首名孕婦, 確診感染茲卡。

國家環境局人員在巴耶利峇大道第121座組屋的一個單位噴灑滅蚊藥。

新加坡出現首名確診染上茲卡病毒的孕婦!新加坡衛生部和環境局昨晚(8月31日)10時召開記者會透露,這名孕婦居住在阿裕尼彎和沈氏通道一帶,目前在竹腳婦幼醫院留醫。

孕婦的一名家人之前證實感染茲卡病毒,但衛生部指出兩者發病時間相近,孕婦應該不是被家人傳染得病。

《聯合早報》報導,隨著新加坡出現首名確診染上茲卡病毒的孕婦,再加上另32名境內確診茲卡病例,使總病例數目增至115起,而疫情也已擴散至勿洛北3道。

衛生部和國家環境局透露,這名孕婦居住在阿裕尼彎和沈氏通道一帶。

她的醫生正密切跟進她的健康與胎兒的成長情況,並會將她轉介至母胎醫學專家進行輔導和病況管理。

有鑒於居住在那一帶的孕婦不多,因此衛生部不願透露過多與該孕婦相關的信息,以免暴露她的身分。

這名孕婦之前有一名家人證實感染茲卡病毒,但衛生部指出兩者發病時間相近,孕婦應該不是因家人傳染得病。

根據國外研究,孕婦感染茲卡病毒的話,胎兒出現小頭畸形症的機率為1%至13%。新加坡衛生部與針對茲卡病毒成立的臨床諮詢委員會前晚發出文告,建議所有孕婦,在其伴侶確診感染茲卡病毒後,無論有沒有出現症狀,都應立即接受檢查。

如果孕婦本身出現發燒、起紅疹、有結膜炎(俗稱紅眼症)和關節疼痛等症狀,則應立即求醫接受檢查。證實受感染,或在例行檢查時發現胎兒發育有異常的孕婦,將轉介至母胎醫學專家接受輔導。

孕婦在第15周孕期之後,也可進行羊膜刺穿術(俗稱抽羊水檢驗),確認羊水是否有茲卡病毒。不過,目前沒有足夠的研究可證明,羊水內有病毒,胎兒就一定有問題。

勿洛北3道出現3起病例

另一方面,繼在沈氏通道、阿裕尼彎、加冷大道及巴耶利峇大道這一最先出現的疫區,新加坡的境內茲卡疫情也已擴散至勿洛北3道一帶,使得那裡也形成另一潛在疫區。

衛生部前天未確定出處的3起病例都出自那一帶,一人在加冷大道工作,其餘兩人與上述受影響地區無關聯。

在談及昨天新確診的33起茲卡病例時,衛生部透露其中24名病患仍呈現茲卡病毒症狀。

當中22人來自沈氏通道、阿裕尼彎、加冷大道及巴耶利峇大道。另兩人與上述受影響地區無關聯,患者分別居住在裕盛路(Joo Seng Road)與榜鵝大道(Punggol Way)一帶。

其餘9起病例已經康復,是經衛生部追蹤調查後才確診的病例;7人為沈氏通道60號建築工地的員工,另外兩人則由受影響地區的家庭診所醫生追查而得知。

衛生部長顏金勇在當局發出的文告中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預計更多地區將出現茲卡病例。我們必須持著其他地區也存在茲卡病例的想法展開行動、進行安排,將滅蚊行動擴大至現有影響地區以外的地方。所有國人都能盡一分力避免蚊子滋生。」

受茲卡影響, 沈氏通道小販中心生意冷淡。

沈氏通道小販中心生意冷淡,原本午餐時段大排長龍的攤位,如今冷冷清清,攤主們無奈說:「我們擔心生意,也害怕蚊子。」

平常在午餐時段總是座無虛席的沈氏通道小販中心和芽籠東小販中心,昨午變得冷冷清清。

自茲卡病毒在沈氏通道和阿裕尼彎一帶散播開來後,公眾避而遠之,前去用餐的食客銳減,攤販們叫苦連天。

攤販告訴《聯合早報》,茲卡新聞剛周六出街時,他們沒感受到太大的負面影響,不料事件不斷發酵,昨天的顧客明顯比往常少。

在小販中心內經營雜貨店的王文成(46歲,譯音)則告訴《新報》,這兩天來他得生意大跌,令他感到擔憂。

他說,他在小販中心營業14年,生意從來沒有那麼差過。「大家都很害怕,不敢來這裡。」

他指著衣服上的防蚊貼說,附近工作的人也會害怕。

「我們擔心生意,也害怕蚊子,但我們更不希望當局叫我們關店不做生意。」

水果攤販陳先生(62歲)表示,小販中心的食物便宜好吃,攤販靠的是薄利多銷維持生意,如今客源減少,他們也生意也難做了。

咖啡店的業者也告訴晚報,他們的生意跌了一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2405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