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那些新加坡特色的物件,原來讓人這麼懷舊

編者按:今天就是新加坡的51歲生日了。正值國慶節同歡共樂之際,編輯部特意集思廣益了以下16個頗具本地特色的小物件,就算是給新加坡的賀禮吧。希望大家在看完之後,能和我們一樣會心笑~~這很新加坡!

1 停車固本

現在,越來越多的停車場已經升級成電子收費系統,固本快成了稀有物種了。可是,在牛車水、丹戎巴葛一些老區的停車場裡,固本還是生活必需用品。雖然要在相對應日期時間裡撕孔很麻煩——五個孔吶!萬一撕錯一個就浪費了——但它卻像一張護身符一樣,讓你可以安心坐在咖啡店裡,聊天打屁喝Kopi~

這張是1塊錢的固本,還有5角或者兩塊的

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停車不撕或少撕固本,希望能矇混過關。不時會有穿制服的人,在全島走動,檢查駕車者有沒有「偷吃」。很多時候,咖啡店會有人兼顧把風的,一旦有人大喊一聲「Aunty 來鳥」,你就會看到不少人拔腿回車撕固本,那也堪稱本地奇觀了。

順手分享兩個固本趣景~~

這位車主的駕駛台上一字排開10張固本,非常壯觀!

活逮一個「偷吃」停車費的,罰款10塊。

2 藤條

這是大部分新加坡人的兒時噩夢。在很多家庭,孩子犯錯不聽話了,等待他們的就是藤條鞭手鞭腳的「大刑伺候」!曾經見過房東拉著熊孩子的手打手心,疼得孩子嗷嗷直叫啊....

就是這個了,結實耐用,頗具震懾意義

不僅在家中,讀中學的時候,犯了大錯的同學,例如在校外破壞公物或是其他性質惡劣的,也可能會在全校被公開抽藤鞭。當然咯,學校會有保護措施,比方說屁股上墊點東西,相比打疼你,更多是想讓你認識到錯誤,同時也是對其他學生的警示。

梁智強電影《小孩不笨2 》劇照,違反校紀學生在全校大會上被藤條伺候

當然現在這種情形基本已經絕跡了。孩子自我意識強、家長又普遍「護犢子」,估計就算借老師兩個膽,也不敢下手了!

3 咖啡袋

新加坡人在外出就餐或工余休息的時候,通常都喜歡點飲料來喝。於是,就能聽到以下對話~~

—「在這裡喝?」

—「嗯」,或者是「帶走」

打包飯可以用泡沫飯盒,飲料怎麼帶走?總不會是連玻璃杯一起帶走吧,還是用紙杯?

你們都猜錯了,新加坡自有打包飲料神器,噔噔,就是它了,咖啡袋~~

只要你不是在當場喝,賣水的Aunty或者Uncle,就會麻利地用這種袋子給你裝好。有些還會問「要不要綁?」,如果你要綁的話,他們就會幫你把袋口仔細綁好好(不過真的很難再打開好嘛....)

這絕對是生活在新加坡的多數小伙們都能遇到的事。咖啡袋看起來不起眼,卻可以裝任何飲料包括茶等。要好心提醒大家的是,最好準備個杯子或者掛鉤,不然你就得一直拎著這個袋子,可別想著把它放下來。

4 ERP 電子收費站

在新加坡,看你開車是不是很油,很Zai(3聲)或者說「跩」的另一個標準,就是看你對ERP收費時段以及金額的了解程度!

新加坡是第一個實行ERP(全稱Electronic Road Pricing)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的國家,閘門通常就在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上或市中心區周邊。收費時段可以是上下班高峰期,也可以是全天的;至於收費金額,可以是5毛、1塊、來塊,甚至更高。所以有人形象地把ERP解釋成Everyday Rob People(每天搶人的錢)。

沒辦法,小地方嘛,沒有這個收費系統調節車流量的話,只怕市中心區全是車,交通更加擁堵得不要不要的了。寸土寸金之地,你要開車圖辦事方便或者顯示高檔,只能乖乖掏錢忍了。不然你就老老實實坐公共運輸,也行。

新加坡的每輛車都裝著一個電子讀卡器,駕車者要記得把現金卡插在裡頭,這樣在過收費閘門的時候,只要聽到輕微一聲「滴」,你就知道卡里的錢被「提」走了。如果你忘記插卡或者卡內現金不足的話,怎麼辦?一個字:罰!

5 芭蕉葉/斑蘭葉/油紙餐具

道地的南洋美食,都是這樣呈現在你面前滴

椰漿飯

Riti Prata,一種印度餅

烏達

只有用南洋特產綠油油的大樹葉,比方說芭蕉葉、斑蘭葉等盛放或包裹的食物,才夠接地氣,相信有不少人會同意這種說法。

那要打包帶走怎麼辦?用下圖這樣的油紙就好啦。隨便一折一包再用橡皮筋扎一道,就OK了。攜帶輕巧、便捷還環保,好處多得數不盡。

6 冰淇淋車

這可是很多人的最愛。組屋樓下,學校旁邊,旅遊景點,冰淇淋車的鈴鈴聲總能吸引不少人,有時甚至都不用打鈴,就有人,成人、小朋友或學生等,很默契地等在車旁,花上一塊錢,買一塊餅乾或麵包夾冰淇淋的甜品,或者把冰淇淋放在杯里用小勺挖著吃。

不少遊客乍到本地,看見冰淇淋車,以為老闆可以在一天內騎著車,去好幾個不同的地方兜售冰淇淋的,實話告訴你~不可以!所有冰淇淋車都是有執照,接受相關部門統一管理的,只能在規定的地點做生意。要是沒點約束,大家為了搶客,都擠到人潮旺的地方蹲點做買賣,豈不是讓秩序更亂?

冰淇淋有很多口味選擇,最多人吃的要屬榴槤了。

雖然不像班傑利(Ben & Jerry’s)還有夢龍一樣身居名流,但在炎熱的新加坡,這種身邊觸手可及的美味,還有滿滿的家鄉味,還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把冰淇淋,夾在威化餅乾或者麵包里,一口咬下去的口感,太贊了~

7 紅綠燈按鈕

在一些十字路口,如果沒有行人按這個按鈕的話,那麼當和你相同方向的車道變綠燈時,人行道卻依然是紅燈;或者在一些主路上的穿街小路,如果你不按,那麼燈也永遠不會由紅變綠的。當然,如果按鈕旁的燈是紅的,就不用再按了,耐心多等一下,想要的綠燈就會出現。

如果說前面提到的是按鈕1.0版本,那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2.0版本,多了一個讓樂齡人士刷優惠乘車卡的地方,按鈕感應到有老人經過,綠燈時間會比通常的多出20秒左右,以便年事已高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安心過馬路,這就大大消除了他們心急火燎過街的不安全隱患。

8 占座神器餐巾紙

就像停車固本是駕車族的護身符一樣,餐巾紙是新加坡人在咖啡店用餐占座的不二神器。相信也只有在新加坡,用一包餐巾紙就可以占座了。

9 捐款罐

不管是救世軍、紅十字會、學校,或者其它慈善機構,都會不時組織這種慈善捐款活動。

當年還在中學時,我也有幸參加過這種活動,拿著小罐子詢問路人要不要捐款。我記得那次活動的所得善款,最後都匯總送到了紅十字會。

一枚硬幣,就可以換一個小貼紙。有時他們會直接幫你貼在胸前,作為你行善的標誌。

10 「禁止榴槤」標誌

水果之王「榴槤」作為,因為味道太過突出,也就是通常所說一個字「臭」,在新加坡不但坐不了地鐵公交,連坐計程車也是經常受歧視的!特別的水果,帶來特別的規則,這也算是給予對榴槤敬而遠之人的一種平等對待和貼心照顧吧。

11 咖啡店座椅

實用耐久,很有標誌性,同時又很低調,方便疊在一起,十幾二十張一拖就可以走了,真心方便。街邊的美食,深夜的球賽,都有它的陪伴。

有心人總會發現身邊的美,普通的椅子通過新加坡設計師Natanel Gluska的華麗改造,已搖身一變為藝術品。

12 祝君早安毛巾

雪白的底色,藍色的壓邊,紅色的「祝君早安」。仔細回憶總會想起,這條毛巾曾搭在咖啡店Uncle/Aunty、福建面老闆,或者煮炒大廚的脖子上。

樸實無華毛巾帶來一天好心情

13 Karung Guni師傅

說karung guni可能不知道是什麼,試著說「卡(shou)朗(bao)谷(zhi)你 (de)」就知道了。

他們一般會邊按喇叭,邊喊,還有抬頭看哪家有人要賣舊物。舊報紙、舊電器等,能賣錢的都收。特別佩服他們一看到有人喊,就知道那家在哪裡,尤其在新加坡,一棟組屋還有ABCD等多個電梯,他們也能準確無誤找上門來,收好舊貨再運下去。

這樣的三輪車或小羅厘,推車、喇叭、塑料繩等,是標配

14 棋桌

新加坡有超過80%的人住在政府組屋裡,所以這裡也有很多回憶~ 像這種棋桌,在很多組屋的樓下都隨處可見。

人們,尤其是老人們,可以在這休息、下棋、侃大山……,消磨一整個下午不成問題。

15 「危險-請避開」標誌

這種標誌在現代城市不停的拆建中,隨處可見。而在新加坡,因為標誌上會印有四大種族的不同語言,更顯新加坡多元種族和諧的特色!

16 拜年喜袋

這樣紅彤彤喜氣洋洋的紙袋,絕對是新加坡特色。華人過年的時候,只要用這樣的袋子,裝兩個桔子(寓意「大吉大利」),一家老少就可以提著去拜年了(當然沒有袋子,就手捧兩個桔子,拜年的心意一樣傳達到位)。

在親戚朋友家閒聊敘舊個把小時,就可以打道回府了。臨走前,主人就會還你兩個桔子,這年就算拜完了。靠兩個桔子周轉,一天可以走好幾家,這樣輕鬆得毫無壓力的拜年方式,相信試過的人,一定會愛上它。

好啦,關於新加坡式的懷舊小物件,我們就為大家整理到這裡。應該還有其它一些東西,讓你的印象深刻吧,歡迎寫在留言里告訴我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2125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