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72歲的單身老婦深陷網戀,20萬新幣差點飛了

新聞| 2016-08-09| 檢舉

新加坡一位72歲的單身老婦,深陷網絡愛情騙局,而且執意要將還沒到期的20萬新幣轉去另一個人的帳戶。幸好負責任的銀行職員注意到了不對勁,經過再三提醒確認,老婦才驚醒,意識到自己是上了對方的圈套,差點釀成大錯。事後發現,她之前已經分兩次被騙走了七萬多新幣。

成功阻止了這次網絡騙局的功臣來自馬來亞銀行(Maybank)。 8月2日下午1點左右,位於珍珠大廈的馬來亞銀行分行的職員陳俙茜,在櫃檯前接待了一名72歲的老婦。她說需要幫一個碰到外國移民問題的「朋友」,請她把一筆20萬元的款項匯到一個本地的銀行戶頭。

▲詐騙案件就發生在這間看著不起眼的銀行里

本地銀行帳戶之間的轉帳,已有20年銀行經驗的陳姓職員,可是! 20萬新幣,可是足夠買一間新的兩房式組屋的巨款,就這樣寧願損失利息,從未到期的定期存款中領出來,還要求全數以現金支付,是不是有些不尋常?

誰會一下子要那麼多現金呢?莫非老婦是遇到了騙子?心生充滿疑問的陳職員就好意詢問老婦,她的朋友是誰,有見過嗎……之類的問題,還提醒她,最近可發生了不少起網絡詐騙案哦。

誰知老婦並不領情,直接嗆「我的錢,我自己負責」 俗話說:忠言逆耳就是這樣子來的!陳職員只好採取緩兵之計,告訴老婦「需要時間準備資料」,趕緊去向助理服務經理王秋蓉求助。

王經理也覺得事態嚴重,當機立斷通知了銀行管理層,隨即就報警了。畢竟雖然也遇到過其他詐騙案的潛在受害者,但一個客戶這樣執意要求匯款,而且是匯到本地的另一銀行戶頭,還真是第一次碰到的新情況呢,還是報警備案最為妥當。

在等候警察到來的過程中,銀行職員和老婦又說了不少話,一起來看看:

老婦:我需要現金,幫助朋友。

銀行:你到底認識這個人嗎?

老婦:就是朋友的朋友。

銀行:最近有很多這種欺騙老人、引誘她們到銀行去拿錢的。

老婦:不要緊,我自己負責任,因為錢是我的。

姜還是老的辣,就在這個時候,王經理無意間在老婦的手機里發現了她和「朋友」之間的對話。

而且對方還教老婦,如果銀行問她為什麼需要那麼大筆錢,她就講需要裝修就是了。可剛才老婦說的,明明就是「朋友」碰到外國移民問題。

銀行職員就更覺得不妥了。好在商業事務局和中區警署的警員在接到報案後,及時趕到,著手展開了調查,最後證實老婦的確是被騙了。

因為調查顯示,老婦一直通過面簿Facebook和手機應用WhatsApp,和這次一張口就讓她匯20萬新幣的這名網友,已經緊密聯繫五年多了。她已經分兩次匯了7萬5500元給那位所謂的「朋友」。可是,朋友長什麼樣,她一直都不知道。

好在後來在警方持續不斷的例證和溝通下,婦女最終相信這是一起騙局,放棄了匯款,想來警察和銀行工作人員也真是替她捏了一把冷汗。

事實上,任何涉及到匯款、轉帳事宜的機構,比方說銀行、匯款中心等,都會不時接受相關培訓,識別不法之徒所設的騙局尤其是針對年長人士的,遇到他們表露出臨時要求提取大筆現金、提款理由又站不住腳、神色緊張或者不予配合等詐騙跡象的時候,必須提高警惕。

▲立功的兩位銀行職員

看來騙術真是層出不窮。據警方資料,光今年1月到4月,網絡愛情騙局就出現有190多起,涉及金額至少750萬元。特別是這次,又出現了敢於暴露本地帳戶的新騙局,因此案件仍在調查中。

無論如何,警方就勸請公眾,在網上同不明身份的人士交友時,要特別小心謹慎。因為騙子通常都會先花好幾個月的時間和你談心,過後在你信任他,放鬆警惕之後,才開口向你借錢。

不要隨意答應別人的請求,更不要隨便透露你的個人信息,比如財務狀況等,讓自己成為易受攻擊的對象。當別人以各種藉口向你借錢,比方說在國外發生突髮狀況等,也不要輕易妥協相信,照辦匯錢,而是要儘快報告警方。

#重要資訊請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21133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