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米其林星級油雞飯面 讓小販勞累,工作時間增加到17小時 !

獲頒米其林一星的小販陳翰銘(照片:Nuria Ling)

米其林賦予的星級讓餐飲業者獲得無比的榮耀,但對本地首位榮獲一星的小販陳翰銘而言,這也是把雙刃劍,讓他的工作時間增加到17小時,感到非常勞累,但還是無法滿足所有排長龍的食客。這也無法保證他明年可保留這顆得來不易的米其林一星。

據《今日報》報道,剛在上個月21日獲米其林一星的「香港油雞飯面」老闆陳翰銘,現在每天必須提早一小時,在凌晨5、6點開業,工作時間長達17小時。他每天販賣的雞肉也從原本的150隻,增加到180隻。

(照片:Nuria Ling)

另外,2元的雞飯價格維持不變,成為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美食。 「我覺得就只因為我贏了獎就漲價,對他們不公平。實際上,我的供應商在過去七年里,已經漲價了四次,但我都沒有改變價格。我不會轉嫁給消費者,直到沒有辦法為止。」

儘管陳翰銘必須一人負責多個烹煮的步驟,而且現在還必須和食客合照,但這番努力並不足以滿足所有慕名而來的食客。陳翰銘表示,現在每天只要到下午4、5點,他的員工就必須走下長長的人龍,告訴他們雞飯已售完的壞消息,讓他感到非常內疚。

(照片:Nuria Ling)

另外,由於米其林的獎項每年更新,陳翰銘也不清楚這些努力是否能讓他在明年再換來一星。陳翰銘表示,「我當然希望保留我的一星,或甚至再多得一、兩顆星。但說真的,怎樣拿?我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據報道,被問及小販該怎麼做才能保留或提升星級,米其林指南的國際懂事Michael Ellis拒絕提供任何貼士。「我不想說我們為任何人提供建議。只要持續以同樣的方式運作、保持高水平的事物、還有發揮創意。新加坡的烹飪文化會變得更加彭勃。」

(照片:Nuria Ling)

米其林對標準的模糊,讓小販陷入兩難。而食物水準的一致性,除了是米其林的評分標準之外,也是食客的要求。

陳翰銘說,「一方面如果我嘗試新的東西,顧客可能不喜歡。但如果我持續做自己在做的事,意思好像是我無法進步。」

Michael Ellis也說,這個獎項必須每年更新,因此餐飲業者如果無法在下一屆再獲星級,就不能自稱有米其林星。「他們只能說,自己在2016年獲新加坡米其林指南的一顆星。」

陳翰銘趁著難得的休息片刻,靠著一面牆蹲下。他隨後笑著說,「現在沒有時間想這麼多,回去切雞肉了。」

- CH8/CA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2105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