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除非最後一刻有金主出現,否則國人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將首次沒有辦法通過電視,觀看里約奧運會的賽況直播。

新加坡又再奪下一個「亞洲唯一」,成為亞洲17區中,唯一一個不現場直播賽事的國家。
更諷刺的是,我國今年共派出25名運動健兒,角逐奧運的7個賽項,這是我國自獨立以來派出最多健兒參賽的一次。
據了解,擁有奧運會轉播權的日本廣告公司電通(Dentsu),為新加坡的直播權開出600萬美元(約815萬新元)的價碼,而新傳媒在直播2012年奧運會時,付出的直播費用則為250萬美元(約339萬新元),兩相比較漲幅高達151%。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發言人對此發出聲明說:「政府注意到奧運會等大賽的體育賽事直播權價格近年來不斷高漲。根據我們的評估,在直播權費用方面投入越來越多資金,並非慎重之舉,也不合乎經濟效益。所以,獲取體育賽事直播權仍將是商業決定。」
發言人這句「不合乎經濟效益」可圈可點,再再反映新加坡政府錙銖必較,謹慎理財的傳統觀念。
我贊成政府不推波助瀾,以免直播權費用節節攀高,養大了貪婪無良商家的胃口,但同時也為無法在電視直播中,為我國奧運健兒加油打氣而感到懊悔。
體育賽事的直播權談判,向來因為蒙上商業機密的面紗,外人無法一窺究竟。
因此600萬美元是所有賽事的直播費用嗎?若我們只直播健兒參與的賽事,費用會減少嗎?這些問題外人都無法得知。
培養體育健兒向來就是燒錢的活動,但在政府的大力鼓吹及資助下,我國各體育項目近年來取得長足的進展,屢屢在國際賽事上為國爭光,在同聲為體育健兒加油的同時,無疑也促進了全民的團結及凝聚力。 直播賽事對推廣體育活動有什麼幫助呢?前游泳國手蔡榮俊的話是最直接的證據。
蔡榮俊說:「我還記得1996年,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看奧運直播時受到的啟發……這不僅關乎運動,而是讓我覺得我能夠與世界最傑出(運動員)競爭。」
不直播奧運賽事不會影響國人的生存,但政府作出這個決定的同時,究竟向國人傳達了一個什麼樣的信息,才是值得我們密切留意和關注的。
發言人這句「不合乎經濟效益」可圈可點,再再反映新加坡政府錙銖必較,謹慎理財的傳統觀念。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2102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