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曾經給大家整理過一些新加坡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讓我們感受到新加坡的風雨變遷,明天新加坡即將迎來自己51歲的生日,小編從網上找到了一些之前沒有整理過的照片,讓我們一起看看50年甚至100年前的新加坡長啥樣。
1900年的哥烈碼頭,
雖然岸邊已經有一些近代建築,但河裡仍然都是小漁船。
當年的丹戎巴葛警察局
1905年,還在建設中的維多利亞劇院。
1941年,新加坡的鴉片館。
華人「東亞病夫」的頭銜,很大程度要「歸功」於此。
1945年的新加坡郵政總部,是當時非常現代化的建築之一。
1946年,新加坡歡樂世界遊樂場的大門口
1950年,新加坡市區的天際線
1950年,加冷機場。
1953年的首都劇院,是當時非常少見的彩色照片。
1961年的新加坡大獎賽
1962年的樟宜,還是一副漁村的樣子。
新加坡獨立以後,幾乎一窮二白,連淡水都需要看馬來西亞的臉色。當時新加坡人可以依仗的只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己。一切都靠自己白手起家,這是新加坡獨立以後的真實寫照。
60年代牛車水的算命先生,現在這個行業幾乎已經失傳了。
新加坡第一代組屋的建設者也包括這些女工。
上世紀60年代的詩家董大廈,是當時新加坡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
上世紀60年代的麗都影院和邵氏大樓,當時新加坡娛樂業的中心。
同時期的國泰電影大樓
說到電影,當時也曾經流行過停車場電影院。
1969年的烏節路,已經很有中心商業區的氛圍了。
進入70年代,雖然比起剛獨立的時候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新加坡依然只是地圖上不起眼的小紅點。
上世紀70年代的老巴剎
現在已經絕跡的,上世紀70年代的室外公廁。
1971年新加坡海邊漁民的小屋
上世紀70年代的巴耶利峇機場,當時的新航已經進入了噴氣時代。
1975年的虎豹別墅
從80年代開始,新加坡開始進入發展的快車道,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
1983年的牛車水街景,
背景可以看到高層組屋已經開始崛起。
這一年開始,政府禁止牛車水的小販們占道經營。
新加坡河裡雖然還有烏篷船出沒,但是背景已經換成了高樓大廈。
地鐵剛剛開通
城市發展也日新月異
在那之後又已經過了30年,
新加坡慢慢變成了現在的模樣,
新加坡,51歲生日快樂!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