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加坡阿姨上濕巴剎買鮮蝦,剝蝦頭時赫然發現蝦頭和蝦身間有「神秘膠狀物」,加熱後更變成「橡膠」,阿姨馬上擔心吃壞身體,整包都不敢吃。
「我起初不以為意,但後來接連幾隻蝦頭都發現有『膠狀物』,越想越不對勁。我記得之前在網上看過視頻,說外國有人在蝦頭內注射東西,和膠狀物的樣子非常像。」
阿姨所指的視頻曾於今年5月在網絡盛傳,顯示越南執法機構突擊一家「黑心蝦」工廠,全程拍下「黑心蝦」在工廠的製作及注射「膠狀物」過程。
相關視頻:
另據外媒報道,除越南外中國也出現過「黑心蝦」,據說是為了增加蝦的重量「吃稱頭」,以及確保蝦頭和蝦身完好連接,賣相更佳,而膠狀物也會被注入蝦身多處。
「我不是第一次在該攤位買蝦,但之前沒有留意蝦頭內是否有膠狀物,後來我決定把膠狀物放進滾水裡燙,結果加熱後居然變成像『橡膠』一樣的材質。」
「這絕對不像是蝦本身的任何部分,非常不自然。我不知道這些東西是什麼,但我擔心吃壞健康,整包蝦都不敢吃了。」
網友親身搜證,買蝦檢查,結果發現每隻鮮蝦都有「膠狀物」。
農糧及獸醫局(AVA)受詢時表示,事情正在調查中。
關於」黑心蝦」的由來和做法,現在比較流行的做法就是往蝦頭、蝦的腹部注射明膠。一隻蝦經過注射處理後,分量可增加20%~30%。另外,商販們往往不僅僅注入明膠一種物質,還會在明膠中添加一種用於保鮮的化學物質。
專家表示,如果往蝦中注射食用明膠,雖然無毒,但是還是屬於違法範疇內,只要是往蝦中添加蝦本身以外的物質均屬於違法行為。食用明膠在食品中主要是被用作增稠劑進行使用,但如果超出一定範圍內長期食用,則會對人體的肝臟、消化系統造成負擔,從而產生病變。
而一些不法商販注射工業明膠,工業明膠對身體有巨大的傷害。
除了注射明膠本身有害之外,在注射的過程中也可能存在的一些衛生污染,極有可能危害人體健康。
那麼我們要如何甄別所要購買的蝦是否為注膠蝦呢?小編為您整理以下五招,助您辨別注膠蝦:
1、蝦頭跟蝦身特別鼓的,儘量不要買,可能裡面藏了異物。
2、用手捏一下蝦,是否特別有彈性,如果彈性很強,且蝦肉沒有下陷,則有可能為問題蝦。
3、如果蝦頭一掀就掉,頭部凍成一個團,不是常見的樣子,很有可能就是問題蝦。
4、煮後如果有不明的白色膠裝物浮起,則很有可能是注膠蝦。
5、可撬開蝦的硬殼,看裡面是否有異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