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客工居住條件太差?勞工宿舍,哪裡都一樣... 

新聞| 2016-06-03| 檢舉

新加坡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但貧富兩極分化依然存在,雖然政府一再提高社會福利,一再實施人道主義救助,一再要求保障特別是客工的權益,但這世界上有太多為了萬惡的金錢失去了良知的人,靠什麼什麼來拯救這些「萬惡的人」。靠主可以嗎,有時候他們只為在主面前贖罪。

對「萬惡的人」還得靠嚴刑峻法,只有在體會到切膚割肉之痛,才能長點心。這也是為什麼新加坡的鞭刑那麼讓人回味、懼怕。新加坡對於雇用外來人力法令是十分嚴格的,但一些不法客工宿舍經營者總是背地裡牴觸法令,政府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近日,全國首個宿舍經營者牴觸雇用外來人力法令,終被判決,處以30萬元罰款。

這個中頭彩的公司名為KT Mesdorm,負責經營位於裕廊一帶建德巷3號的客工宿舍Blue Stars Dormitory。Blue Stars Dormitory是一家專門建造的客工宿舍(purpose-built dormitory),共有兩棟七層樓高和五棟六層樓高的客工宿舍建築;一棟兩層樓的行政樓,以及一棟提供不同設施的三層樓建築。按照要求,宿舍容納不能超過4500名客工。去年7月30日,人力部和民防部隊在上述宿舍展開稽查後,發現宿舍有5098個床位,並有5042名客工在該處居住,嚴重超過了4500名客工的要求,因此觸犯法令。

稽查發現,宿舍入住人數超過可容納人數限額,導致設施不勝負荷,客工面對擁擠和不衛生的生活條件,嚴重危害了客工的身心健康。客工房間放置多張雙層床,到處掛滿衣服;垃圾槽外布滿垃圾,垃圾槽的牆磚也破損;灶頭旁有許多污垢,蟑螂四處爬動。不僅如此,因為過度擁擠會影響客工的起居條件,更重要是影響到防火安全,一旦發生火宅,後果無法估量。

KT Mesdorm已經認罪,承認宿舍之前有失誤,但已採取必要措施,解決超住問題,並改善宿舍的居住環境。目前約有4400人住在宿舍。宿舍的職員現在每周都會檢查房間,每兩周也會聘請滅蟲公司進行滅蟲活動,儘量確保宿舍不滋生蟑螂、蚊子和臭蟲等。這些檢查和滅蟲行動以往每兩個月才進行一次。

根據新加坡現行的法令:在雇用外來人力(工作準證)的條例下,僱主須為客工提供符合各項規定的住宿。提供不符合條例的宿舍經營者,因協助僱主違例,也觸犯了觸雇用外來人力法令。每項控狀可面對最高1萬元的罰款、或坐牢最長12個月,或兩者兼施。

人力部呼籲公眾若知有人違反法令,可撥電6438 5122或電郵[email protected]通知人力部。所有通報者的資料也將保密。

其實,勞工宿舍到哪裡都一樣,只是新加坡政府受不了這種社會輿論,出手了而已。看一下中國的首都北京的勞工宿舍是什麼樣子。北京的東三環,小區高樓林立。由於這裡有著便捷的交通,周邊又布滿各種大公司,每到求職季,這裡便會成為大學生來京求職的最好去處。求職公寓的日租價從15元到60元不等,月租金在400元至700元之間。

擁擠的主臥里放了三個上下床和一張單人床,居住著7名求職者。在雙井地鐵站附近的一座26層居民樓的一間出租屋內,掀開布簾,客廳擺了5張上下鋪,兩個臥室各4張,共26個床位。每個床位前的小掛簾,將不大的二室一廳拆分成若干個獨立的空間。從附近多處二手房中介處查詢印證得知,相同戶型的房屋面積為90平方米。

由於床鋪都已租滿,一名房客只好租用客廳的沙發。在1平方公里的小區內,至少可以搜索出60家像「琥珀」一樣藏身於居民樓里的「求職公寓」。多為無證經營的「群租房」,不僅擁擠,而且衛生、安全等問題堪憂。儘管有關部門多次查處,但相對便宜又便利的「求職公寓」,在求職旺季應季興起,「四處開花」。 有時來不及吃飯,一包方便麵便是一份晚餐。資深「租客」何苗苗介紹,「求職公寓」里的房東多是「二房東」,他們先整租一套房之後,買10來張上下鋪裝進房內,就可以「開店接客」了,並且一般開有多家「連鎖公寓」。「二房東」以每月6000元租一套房子,然後安排25個床位,以每個床位每月600元計算,25個床位即收租金1.5萬元,除去水電網費,一套公寓,「二房東」每月「坐收」近萬元。

「正因為有錢可賺,他們才頂風作案。」北京市朝陽區勁松街道群租房整治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稱,這些沒有賓館營業執照的「求職公寓」,其實就是非法的「群租房」。主臥的飄窗上擺滿了雜物。2009年,北京市公安局等發布了《關於加強出租房屋安全管理的通告》,禁止出租房設置隔斷出租或違法改變房屋使用性質;2013年7月,北京市住建委、市公安局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公布我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規定,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每個房間居住的人數不得超過2人。

「有人舉報,我們才能去拆。」該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求職公寓」藏身居民樓內,覆蓋面積太大,整治辦不可能每天挨家挨戶敲門去查,只是在接到投訴舉報時,才能「當時去當時拆」。但「求職公寓」成本低、搭建容易、流動性強,「早上拆了晚上開,光舉報的都拆不完。」有的公寓甚至1個月內拆3次。由於空間有限,一名求職者的床上擺放著專業書籍。資深租客何苗苗稱,「二房東」們與房屋所有者簽訂的都是長期租賃合同,被拆後短暫休息,「風聲」過了再重新裝床招租。

「『求職公寓』看似合情,但不合法。「公寓」內私拉電線,共用煤氣,安全隱患多,且由於本屬違法的群租房,在此基礎上簽訂的房屋租賃協議也不具備法律效力。勞工宿舍更多還是因為貧富差距,如果有錢,誰願意去這樣擁擠的搶占一塊睡覺地方!大城市,有時候睡覺真是一種奢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1112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