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加坡單身人口越來越多??

新加坡人在看待結婚問題時,注重個人意願多過考慮社會和家庭責任,這點和中國人的想法大相逕庭;中國年輕人受到傳統社會輿論和來自長輩的壓力更大,結婚成為一種責任和擔當。

調查數據顯示,30歲到40歲的新加坡單身者遠多於中國。新加坡也是在亞洲區域擁有最高單身率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日前主辦了一場公開講座,該所訪問研究員、牛津大學博士張艷霞分享她對東亞和東南亞婚姻變革的研究,對比新加坡和中國大城市華人單身人群的現狀。

她說,新加坡人,無論是男性或女性,結婚年齡在過去30年里推遲了三到四歲。1970年,女性的平均結婚年齡為24.2歲,2010年則是28.7歲;男性在1970年的平均結婚年齡為27.8歲,但是到2010年時,多數男人到了30.9歲才邁入婚姻殿堂。中國的全國整體單身程度還屬一般,但是在一些經濟文化特別發達的城市,如北京、上海,也湧現越來越多的「大齡不婚族」或「黃金剩女族」。

女性嫁高 男性找低

張艷霞的研究指出,不婚人群的上升,存在一些共同原因,比如說女性教育程度的大幅提升、職場的不確定性、離婚率上升、城市生活壓力和不想要孩子等。

她訪問了40名新加坡人,發現長時間工作文化、高生活費、強烈的自由意識,造成了不少年輕人晚婚或不婚。

而且新加坡的單身群體存在特定現象,女性要嫁高(Marry Up),男性要找低(Marry Down);女性教育程度越高,越寄望找到比自己更優秀的男性伴侶,而本地男性則不希望自己的伴侶教育程度比自己高,但由於雙方在數目上出現失衡,結果男女匹配情況不甚理想。

張艷霞的研究報告將在不久後提交給社會發展、青年及體育部。她希望當局能鼓勵企業和個人重視工作生活平衡的理念,多些時間進行社交活動,從而減少單身率,提高生育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1023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