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說裁員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根據人力部2015年冗員和重新就業報告,全球石油價格下跌和需求放緩影響了本地一些行業,去年遭公司裁退或提早解約的員工人數較前年增加2600人達1萬5580人,趨近2008年經濟衰退時的水平。另外,根據職總數據,今年首四個月,設有工會的企業已裁退約1380名員工,接下來預料還會有至少1000人被裁。
形勢這麼嚴峻,於是人力部、全國職工總會與新加坡全國僱主聯合會組成的勞資政三方,昨天發布修訂後的《勞資政冗員管理和負責任裁員指導原則》。這套原則簡單來說就是「負責任」,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原則:
一適當考慮裁員之外的方案
勞資政三方建議僱主,考慮裁員以外的方案,選擇在短期內根據需求適當調整工作班表,培訓員工。如趁生意低迷期間給予員工提升技能的空間,或重新設計工作,留住本地員工等。

二根據客觀標準做出裁員決定
僱主若萬不得已必須裁員,應根據員工能力等客觀標準做出裁員決定。遵循公平標準,而不應根據年齡、種族或性別等因素歧視任何人或群體。
三避免歧視本地員工
如果僱主採取歧視性的做法,不公平地裁退新加坡員工,或找外國人取代新加坡人,人力部將採取行動,限制企業申請外籍員工工作準證。

四從長遠角度考慮
鼓勵企業從長遠看待人力需求,並指出,企業在面對全球趨勢帶來的結構性轉變時雖面對挑戰,但應該認識到保留勞動隊伍中的「新加坡人核心」,即留住本地員工的重要性。
五更早通知被裁員工
由於被裁退的員工一般上需要時間尋找並過渡到新的工作崗位,僱主也應該在實際範圍內在裁退員工前給予他們更長的通知期,而不是只達到《僱傭法令》已定下的最低標準。
六儘早通知人力部或職總屬下工會等機構
人力部工作場所及策略署署長林中天指出,這麼做將能讓人力部有時間與相關企業合作,協助受影響的新加坡籍雇員另謀高就。
更多詳情,可以點擊人力部網站了解http://www.mom.gov.sg/~/media/mom/documents/employment-practices/guidelines/tripartite-guidelines-on-managing-excess-manpower-and-responsible-retrenchment.pdf?la=en
(信息來源:新加坡MOM)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0959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