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一位極具影響力的人物與世長辭,星空都會划過一道耀眼的流星。本月10號,新加坡商界翹楚、社群領袖,一生為公益慈善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李氏基金主席李成義博士告別了新加坡,告別了世界,永遠沉睡在新加坡的沃土中。
今天早上11時伴隨沉重的葬禮,李成義博士「走」完了人生最後一程。一生為慈善事業鞠躬盡瘁,李氏基金主席李成義博士的偉大基業贏得了舉國上下的尊重。
在昨天,上百名李家親友和政要昨天陸續到李成義的靈堂前弔唁,包括陳慶炎總統與夫人徐美娟、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李總理、副總理張志賢、議長哈莉瑪、宗鄉總會會長蔡天寶、南安會館榮譽會長吳一賢、社會發展部前高級政務部長莊日昆、南大榮譽校長徐冠林教授和李祥耀醫生等。還有重要學習代表、海外人士都競相前來,送上最後一程。
追憶詞——評價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這樣評價——畢生為新加坡無私奉獻並謙遜的人非常罕見。「新加坡有很多成功的商人,但很少人像李成義那樣,成為更傑出的慈善家。」其中還有這樣一段話「李氏基金每年頒發許多獎學金和助學金,鼓勵學生在追求卓越成績之際,也要回饋社會。這為迷途青年重新找到人生意義,也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製造了機會,也加強了家庭(關係)。」,意思就是——因為有李成義的貢獻,改變了不少人的人生。
總統陳慶炎這樣評價——成義剛毅、堅韌,以及回饋社會的精神,將繼續啟發世世代代的新加坡人。李成義一生在商業和社會上為新加坡做出貢獻,特別是教育、醫療和社會福利方面。我國多所大學也在李氏基金慷慨的資助下得以提供優質的大學教育,讓所有新加坡人不論家庭環境和背景受惠。李氏基金長期以來也是總統挑戰以及公益金的捐助者。
追憶詞——貢獻
李成義博士在主掌李氏基金的時代,捐助了很多機構,而這些機構讓不少國人從中受惠。包括:新國家圖書館,學術機構如南洋藝術學院、新加坡管理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以及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李光前醫學院。李氏基金也通過支持多個志願福利團體,及為家務助理服務、日間看護服務、友伴服務、輔導計劃和包括特別學校在內的特別需求兒童早期介入計劃提供資助,打造和強化了各社群之間的聯繫。
追憶詞——低調
李成義博士是本地無人不曉的著名企業家兼慈善家,也是李氏基金創辦人李光前的長子。但卻行事很低調,是一名非常簡單、謙遜和慷慨的一個人。雖然他有巨大財富,但你不會知道,因為他從不炫富。不僅如此,李家同樣低調,李成義的弟弟李成偉去年8月7日以85歲高齡與世長辭時,家人是在他逝世後三天才向媒體發布消息。一個了不起的人,甚至說偉大的人的背後,都有一個了不起的家族,讓人敬佩的家族。小編認為,這就是傳統。
追憶詞——文教
李成義博士一生非常重視文化和教育事業,李氏基金在他的領導下,在這些領域做了大量工作。李顯龍總理曾經在第12屆世界南安同鄉聯誼懇親大會上指出,不管是扶貧濟困或大力支持教育、藝術、醫學、學術等領域的發展,不論在新加坡、中國或其他地區,都能看到李氏基金的善舉。他當時還稱讚李光前的三個兒子李成義、李成智和李成偉都很傑出。
國家古蹟鳳山寺2008年進行落架大修時,一度因缺乏資金而困擾,李成義知道後,二話不說便寄上一張100萬元支票,如及時雨般地幫他們
。
追憶詞——慈善
李成義博士曾榮登《亞洲福布斯》雜誌的亞洲慈善英雄榜。他在2009年獲頒南洋理工大學名譽博士學位,肯定他在社會的卓越貢獻,以及對南大的支持。本地第二所醫學院、由南大和倫敦帝國學院聯辦的「李光前醫學院」就得到李氏基金的大力支持,獲基金會捐贈1億5000萬元。
李氏基金在2003年也捐贈6000萬元資助新國家圖書館大廈,當時是本地有史以來公共機構所收到的最大筆私人機構捐款。李成義當時說,捐款給圖書館是延續他父親李光前在世時推動教育的使命。李成義在2007年曾獲頒殊功勳章(Distinguished Service Order)。
「新加坡有很多成功的商人,但很少人像李成義那樣,成為更傑出的慈善家。」這還是總理的評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0722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