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狀似大箱子的沉箱下水裝置後,將組成全長8.6公里的碼頭岸壁結構。預製一個混凝土結構約需10天,大士港口首階段工程需用到222個沉箱。
(新加坡30日訊)新加坡正式進入打造「世界超級大港」的重要里程碑!
據《聯合早報》報道,將被打造成為新加坡新一代港口的大士港口,第一階段發展工程正式啟動,象徵新加坡致力於維持及鞏固其全球樞紐港領先地位的決心。
預計八年內完工
首階段設施占地414公頃,其中294公頃是填海地段,預計會在五年至八年內完工,每年可處理約2000萬個標準箱,整個港口落成後,年吞吐量可提高到多達6500萬個標準箱,是目前的兩倍。
第一階段計劃的啟動,象徵新加坡致力於維持及鞏固其全球樞紐港領先地位的決心。
占地約1330多公頃的大士港口將在未來約30年分四個階段發展,首階段設施占地414公頃,其中294公頃是填海地段,預計會在五年至八年內完工。
第一階段港口啟用後,每年可處理約2000萬個標準箱(TEU),將來整個港口落成後,年吞吐量可提高到多達6500萬個標準箱,是目前的兩倍。
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昨午為大士港口第一階段的首個預製沉箱(caisson)主持下水安裝儀式。
新加坡海事與港務管理局局長陳國強致詞時說,這標誌著大士新一代的港口發展邁入重要里程碑,也反映了新加坡對未來海事業的信心。
大士港口也將高度自動化,港口船廠將設有自動存儲與截取系統,讓貨櫃箱可以疊得更高,以充分利用空間。
其他將採納的先進科技包括自動引導運輸車和自動化場地起重機等,以減低人力成本及提高生產力。
可接待最大型貨櫃船
海事局是在去年2月委任由比利時挖掘與填海公司Dredging International Asia Pacific(簡稱DIAP)與韓國大林工業(DAELIM Industrial)組成的合資公司,為大士港口第一階段發展進行填海及相關工程。這項合同總值24億2000萬元(約70億1800萬令吉)。
工程包括使用222個預製沉箱建造全長8.6公里的碼頭岸壁結構,每個沉箱重量超過1萬5000公噸,高28米,相等於10層樓的組屋高度,建成後它將是全球最長的碼頭之一。
與傳統打樁方式相比,使用預製沉箱建造碼頭結構比較快,也讓大士港口日後可接待不同體積的船隻,包括最大型的貨櫃船。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