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一篇名叫《我奮鬥了十八年才和你一起坐在星巴克喝咖啡》在網絡上蔓延,文章敘述了一位農家少年的奮鬥歷程。一個農家子弟奮鬥18年,才擁有了和大多數同齡人平起平坐喝咖啡的權利。
作者表示,寫這篇文章是為了送給那些在優越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和很久以前曾經吃過苦現在已經淡忘的人,關注社會下層,為了這個世界更公平些應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然而,能坐在一起喝咖啡就算真正的平起平坐了麼?真正的擁有了屬於這個城市的名片、可以好好享受城市生活給予我們的一切便利與優渥的生活了麼?
在真實的世界裡,事情卻遠遠沒有結束。家庭出身、生活方式、財務觀念、人脈機會……你18年的奮鬥是遠遠趕不上的。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選擇,就能讓你們之間產生更大差距。
正如《寒門再難出貴子》一文中提到的「現在越來越看清楚性『格決定命運』,性格這東西是熔透於骨髓的,性格的養成和學校教育沒有多大關係,大多決定與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從大學畢業出來的第一步,往往起到至關作用的是家庭背景,也就是從起跑線普通家庭的孩子就輸了一大截。在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當金錢決定一切,成為人的終極信仰的時候,這時候也是「門閥」、階層相應出現的年代。」
而這些區別,不僅影響著我們自身,還影響在我們給予孩子的教育上。國內各大衛視的親子節目層出不窮,《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加油,寶貝》……一系列節目不僅點燃了電視機前的少男少女們無處安放童心,一大批有娃的父母們也著實為之驚艷。
著名主持人李湘的丈夫王岳倫和女兒Angela參加《爸爸去哪兒》
一直處在「富人家的小孩都是揮霍金錢、低級趣味、花天酒地的惡趣味青年」的輿論導向的人們好像突然被驚醒了,螢幕中這些出身優渥的孩子們家教良好、懂禮貌、精通中英雙語;他們懂得包容、懂得付出、也更懂得愛。我們赫然發現,我們信誓旦旦的表示已經給予孩子百分百的愛,卻連跟這些精英家庭出身的孩子連比較的可能性都失去了。
我們努力購買的學區房,可是孩子依然在接受最死板的應試教育;我們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包容和愛的環境,可身邊一個個「鮮矣仁」的事例讓孩子們一次次的質疑……我們似乎只能抱怨環境。然而,抱怨是最沒意義的事情。如果實在難以忍受周圍的環境,那就暗自練好本領,然後跳出那個圈子。
國際巨星李連杰為了讓兩個女兒接受優質的教育,李連杰放棄了美國護照,2008年舉家移民新加坡,並在新加坡購置房產送兩個孩子在新加坡讀書。他表示「我在美國住了很多年,後來在國內也住了幾年,之前還去過澳大利亞(澳洲)和瑞士,但最後落戶新加坡,只是想給孩子找一個學習的地方,一個他們能接受中英文文化教育的地方,一個我可以去做事又不用擔心他們的地方。找來找去,找到了新加坡。」
左邊三位,就是李連杰和他的兩個寶貝女兒
還有張柏芝、吳鎮宇、趙本山等一眾明星都把孩子送到了新加坡來,除了接受雙語教育,另外就是圖生活環境的簡單清凈。
也只有在新加坡,才能看到這樣的張柏芝吧
新加坡不止是名人培養孩子的沃土,也是更多的普通人心儀已久的留學天堂。家住瀋陽的劉先生經過多方打聽,通過對師資力量、辦學歷史、歷年通過率、老師評價等方面的綜合測評,並結合了自己的實際情況後,讓孩子選擇了新加坡春天國際學院的在線教育課程,在家就能接受新加坡優質教師的指導,她還表示,以後等機會更成熟,要讓孩子直接出國,在真正的雙語環境中成長和學習,為子女創造一個良好的國際化的發展平台。
家在廣東的王女士為了讓孩子來新加坡參加政府中學的預備課程,乾脆放棄了自己在國內的事業,當起了陪讀媽媽;家在浙江的李同學已經在新加坡5年了,他已經通過新加坡春天國際學院的預備班考上了政府高中,現在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學院就讀,他表示,自己下一步的計劃是去往美國深造,爭取能進入矽谷這個世界上網際網路最活躍的地方……
是的,這個世界有很多不公平,但最公平的就是,每個人每天都擁有二十四小時。時光有限,我們每一個人的精力更是有限。把精力花在修煉自己上,不傷心,不抱怨,不浪費唇舌,每天進步一點點,留著所有的時間把自己、把孩子變成最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04803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