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這次經濟轉型,能扭轉衰退的經濟情勢嗎, 為人民謀求福祉?

新加坡已多方開展經濟轉型,著眼推動各行各業改革以維持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和發展有意義的職業,牢記取得經濟增長的最終目標是要為人民謀求福祉。

人力部長林瑞生在勞動節獻詞中重申勞資政夥伴對工人的重視,指僱主、工會和工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同把有限的人力資源轉變為珍貴的人力資本,對各方都有利。

他說:「經濟轉型已在3方面展開。首先,我們力求創造未來經濟所需的職業以保持競爭力。其次,我們致力於協助勞動隊伍掌握未來經濟所需的技能,確保他們繼續受僱。最後,我們竭力確保新加坡人在未來可成就一番事業,讓他們發揮熱忱並實現更遠大的抱負。」

這些挑戰並不容易克服,但他堅信「只要僱主更珍惜每名員工,每名員工學會更珍惜每個就業機會,那我們就能取得成功」。

加速精簡人手和提高勞動生產力

人口老化、本地勞動隊伍的增幅顯著放緩,以及新加坡對引入外籍勞動力實行的調節政策,意味著人力資源有可能成為新加坡未來經濟增長的瓶頸。

林瑞生的獻辭因此延續他本月初在國會撥款委員會人力部開支預算辯論上的基調,再次強調加速精簡人手和提高勞動生產力,是新加坡應對挑戰的不二選擇。

他說:「這也是確保企業能繼續發展、失業率保持在低水平,而工資又能持續增長的唯一途徑。」

僱主協助不同年齡和背景的員工充分發揮潛能,工會應該動員工人不斷學習,提升技能。政府將同時強化政策,投入更多資源扶持企業和工人,協助他們適應未來經濟發展並成長。

過去5年,本地勞動人口和外來勞動人口平均每年各增長5萬5000人,但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經濟轉型,這2大勞動人口的年均增幅在未來5年各將銳減至2萬人左右。

去年,新加坡整體勞動人口的年增長率從2011年至2014年的4%降至2%。預計到了2020年勞動人口增長率將降至1%。

預計不會出現經濟衰退

這兩年間受國際經濟形勢影響,新加坡的各類經濟指標都出現下滑,但是分析師指出今年預計不會出現經濟衰退,也不會出現全面的物價下跌,但不排除國內生產總值或出現一個季度的環比萎縮。本月讓市場出乎意料的新元停止升值政策,其實是「貨幣政策略微放寬」,和之前的政策動向是一致的。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昨天發布半年一度的宏觀經濟報告,對我國的經濟展望做出了上述評價,並解釋了本月放寬貨幣政策背後的考量。

金管局指出,我國經濟今年的增長預計會比半年前預期的來得疲軟。除了外部經濟不利的周期因素外,我國經濟出現了更多疲軟跡象。

全球經濟展望更加黯淡,尤其是我國的主要貿易夥伴,這將衝擊我國經濟的增長。

第1季新加坡多個領域的經濟活動有所放緩,金管局說:「除了貿易相關行業中的個別領域外,現代化服務業和消費者服務業的表現也低迷。」

金管局認為,新加坡經濟未來幾個季度增長預計持續平緩,全年預計增長1%至3%。

物價方面,由於主要商品市場庫存水平高,進口通脹的壓力會保持低迷,而經濟情況緩和,薪金和其他商業成本對通脹的影響也會有限。

金管局預計,核心通脹(core inflation)今年上漲的幅度會低於之前的預期,中期內會低於2%的水平,因為全球經濟可能會面臨長期的低通脹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0477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