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1歲女童被」囚」儲藏室,一年有兩千兒童受虐

鄭家強| 2016-04-28| 檢舉

女童被家人虐待長達一年的悲慘遭遇,在新加坡發生這樣的事情,讓大家大跌眼鏡。

因為被母親和繼父當成「災星」,這名女童在整整一年內,生活起居各方面都被限制在儲藏室里。吃、喝、拉、撒、睡、讀書……因為深怕違規被罰,即使儲藏室沒有上鎖,女童也不敢隨便擅闖「禁地」。也就是說,只有在沖涼和出門上學時,她才可以踏出儲藏室。

(新加坡的組屋一般都有儲藏室。堆放雜物以後,能夠自由活動的空間,大概只有一兩平米。)

謝天謝地還好家人有讓她上學。終於有一天,學校輔導員察覺到女童的身上常有尿味,加上性格憂鬱寡言了許多,才揭發了她被虐的事實。

這只是兒童保護處所提供案例中的一例。根據數據,去年一整年,兒童保護處共接到2022起有關虐童的報告包括詢問,當中有超過1/4屬於嚴重案件,高達551起,當中就包括了強姦和非禮所引起的嚴重傷害。

這數據與2012年至2014年三年里,每年有約380-400起嚴重虐童案件相比,大幅增加了40%,好可怕。

這些兒童的施虐者,主要是父母,各個收入階層和種族的都有,他們可能患有精神病,或有各種毒癮、賭癮等,也有部分父母是因為自己面臨許多問題,就過分訓導孩子或對孩子帶有敵意,可見虐童是個非常沉重的社會課題。

畢竟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對虐待的認知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就有兒童保護機構給出如下調查結果,在「威脅說要遺棄孩子」,「總是責備孩子」,「告訴孩子別人做得比他更好」和「從不擁抱孩子」這四項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家長認為是虐待(下圖橙色顯示),黃色代表「可能是虐待」,至於灰色,則是完全沒覺得是虐待。

至於兒童,因為年紀和閱歷不同的關係,對受虐的感受也大相逕庭。他們針對「被關在家外」、「鎖進房間」、「被說無用」、「被要求學習很長時間」的調查的反應,大家可以自行對照查看。同樣是橙色代表感覺受虐了,黃色代表可能被虐待,灰色代表完全沒覺得是虐待。

兒童保護處認定的兒童虐待包括:

身體虐待

疏忽照顧

性虐待

情緒和心理虐待

當然,無論是14歲以下的兒童,或者14-16歲的青少年,都會受到相關法律的保護。兒童保護處也呼籲各位家長,如果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可以到附近的家庭或社會服務中心尋求援助。

大家如果發現有類似的兒童受虐現象,也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關心和保護受虐者,通知附近的警察局,或者撥打兒童保護處的援助電話:1800-7770000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0471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