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4歲女Jocelyn投了近百多份簡歷,仍然待業中

新聞| 2016-04-23| 檢舉

投簡歷、上班,從此開啟一個「自給自足」的新地圖,好像這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現在,並不是這樣!

從馬來西亞來新加坡的24歲女孩Jocelyn,跟我們投訴說已經投出了近100多份簡歷,希望能找到一份固定的符合自己專業而且有興趣的的工作。而新加坡的市場似乎已經飽和了,從2015年到2016年現在已經一年過去了,她還沒有收到任何一個工作機會或者說沒有收到一個滿意的工作

目前所知她現在在一家保險公司做Part time,而此前,她已經在兩家小企業進行過短期實習。 「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也許是經濟狀況不好」,Jocelyn十分苦惱。

就業市場容納新的進入者似乎變得越來越難,似乎說來到新加坡「就等於失業」的困擾似乎也蔓延到了新加坡。

據新加坡人力部(MOM)去年數據顯示,30歲以下年輕人的失業率上升為4.3%,比2013年9月的3.9%有所提升。而與此同時,新加坡全年齡段的總失業率只有輕微增長,從去年同期的2.2%上升到2.3%。今年數據也出來了,似乎也不太樂觀

也就是說,受到「找工作難或者失業困擾」的,大多數都是年輕人。由於經濟增長放緩,老闆們對於「培養新人」這個事情越來越猶豫。相對而言,他們更願意聘請熟手,或者乾脆找兼職,或者把業務交給短期承包商。

人力資源公司萬寶盛華調查的665位新加坡僱主中,只有16%預計在2015年10-12月增加人手,而2014年這個數據是19%。

這些從馬來西亞,台灣來的打工族們不得不自求生路

糟糕的就業前景促使一些年輕的求職者努力使自己的簡歷看起來更給力

24歲的Tseng Shih Ying,國立大學金融專業的畢業生,新考了一個CFA(特許金融分析師)的證書,他說,「希望在面試的時候能提交的不僅僅是一個畢業證」。多一個證書,多一份希望。

CFA協會的主席Jan Richards女士說,考證的學生確實越來越多了。去年只有24.5%是學生,今年這個比例變成了31%。

也有一部分畢業生的應對方法是降低求職標準或者先去嘗試做一些能夠勝任但是與所學專業完全無關的工作。

還有一些人甚至於還沒來到新加坡前就已經托朋友在新加坡幫自己打好出路,找好工作簽好線

#其實這樣看一看還是很多工作機會的阿!

很多人也覺得越早開始找工作,找到合適工作的可能性就更大。他說,競爭的人太多了,所以早點開始會比較好,而且,也許你等到時間再找,可能想要招人的公司根本就已經招到人,然後不再要人了。

身在新加坡的你,是否也感覺到了就業的壓力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0383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