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ohnny Hsueh
我在台灣長大,台灣是我永遠的家,去了哪裡、薪水多少都不會改變這件事。
我畢業於台灣所謂的好大學,也曾在台灣有不錯的工作,
所以請不要再說我們是不努力混不下去才去了澳洲。就像去美國或中國、
一直玩或選市長一樣,這只是一種選擇。在辭職申請上英國研究所後,
我有半年多的空檔,帶著兩千澳幣就踏上澳洲打工旅遊的奇幻旅程。
我運氣比較好,因為歐美影集看太多,與外國人聊天沒什麼障礙,
我的雅思平均八分,找工作相對容易一些。剛到澳洲不久,就在中餐廳當過廚房助理,
負責用巨無霸鍋子炒飯;我曾在按摩店當學徒學習真正的按摩;
我差點就加入了壽司店當壽司師傅。
接著,我在全球最大的其中一家礦業分析公司(ALS Global,時薪24.8澳幣)工作,
是處理礦物樣本的體力活;
也在一家手工披薩店(Crust Pizza Morley,時薪18.5澳幣)兼職做披薩和送披薩,
有趣的是這裡剛好每個員工都來自不同國家,都說不同母語。
這兩份工作都有辛苦的地方,可以看到人生百態,
另外,一週的收入加起來平均都有一千六澳幣左右,
食宿交通玩樂頂多也三四百澳幣
(澳洲牛奶肉類蔬菜水果其實都很便宜,
背包客大家一起開伙吃很好也花不了幾塊錢),
著實可以存不少旅費。
如果沒有來澳洲,我或許永遠不可能知道憑著赤手工作是什麼樣子。
曾幾何時,人們忘了食物和服務是從哪裡來的:士農工商,各司其職,缺一不可。
在澳洲,認真念書拿到好成績進大公司並不是唯一的一條路。
如果你願意認真工作、只要你出得起勞力或願意學一技之長,
無論你會的是修車、做披薩、神速採蘋果、職業屠夫
或送飲料時很會燦笑,你都會被尊重,都可以拿到一個很不錯的工作,
你和名校畢業的白領階級沒什麼不同,甚至薪水也沒什麼不同。
你為了什麼而工作?你還記得你孩提時的夢想嗎?
世界會不會因為有你,而變得更美好一些些呢?
在台灣工作倦怠後,我一度有些迷失,忘了自己在做什麼。
自從我來到澳洲,在揮汗的工作中有了很多自省的機會。我從不瞭解時代的鐘究竟是什麼,
直到真正扮演過許多不同的小齒輪。
原來,工作有許多不同層面,我開始感謝以前在台灣的一切,思考並尋找真正的快樂。
你上一次赤腳踩在草地上是何時呢?
上一次慵懶躺在海灘沐浴陽光又是何時呢?
在澳洲,那是很自然的例行公事。很快我就存到超過預定的旅費,開始兩個多月的紐澳行。
猶記得那個永生難忘的畫面,我赤足踏在西澳Monkey Mia的海中,
豔陽下海波泛著金光,腳邊三公尺外游著的,是三隻美麗的野生海豚。
我曾從西澳開了五千公里的露營車到北澳,
有些人甚至有兩三萬公里環澳Road Trip的競豔。
我也從紐西蘭北島開到南島又開了五千公里環了無數令人心醉的景點。
紐澳開車一路上看到過沙漠、荒原、丘陵、高原、雪山、冰河、
綠湖、峽灣、叢林、大海,更曾有袋鼠、Emu在旁邊跳、
野生牛羊馬兔子蟒蛇和多少沒看過顏色的鳥(紐西蘭野生KEA等)。
雪梨、墨爾本、布里斯本和黃金海岸等大都市的深度遊也令人懷念,
離開不久就有想回去住的衝動。
不要懷疑,網路照片和明信片上的風景,
都是真的,有些地方甚至會讓你看到有想掉淚的衝動。
當然,和許多人喜歡戰的一樣,澳洲並不完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問題。
你有可能找到黑工、有可能Share house不舒適、有可能水土不服找不到便利商店、
有可能語言文化不同有很多不便、有可能晚上八點郊區就陷入黑暗、
有可能沒電視網路不夠快都不能宅在家一整天
(我在澳洲一分鐘的電視都沒看過,休閒是下班開車去海邊、偶爾烤肉、
去無光害公園看星星、去市區小酌、或跟三五好友搭夥煮火鍋喝啤酒)。
然而,澳洲更有很多美好令人歌頌的地方,單看個人的選擇和價值觀。
在台灣、在中國、在東南亞或者歐美工作旅遊,都有它的美好和辛勞。
來到澳洲度過半年多從未想像過的生活,讓我衷心感謝世界之大,
有這麼多特別的地方能夠踏足,這麼多美好的事物可以體驗。
台灣也很好,台灣畢竟是我們最熟悉的土地,有最親密的親朋好友,
還有隨處可見的珍珠奶茶炸雞排和小七。也許我們習以為常,逐漸遺忘了我們的愛。
我來到澳洲,卻有了機會從另一個角度想家,反思孩提、
求學和工作一路以來忘卻的感動。台灣有再多問題,
都不會改變我們這些從小到大把它當家的愛。
許多人批判去澳洲去美國去哪裡的人,說那麼好就不要回來!
我不懂世界這麼美這麼大,我們有機會用自己的雙眼去看、用自己的雙腳去走,
甚至用自己的雙手去體驗,當我們興高采烈迫不及待地分享喜悅,
卻得被貼上標籤。難道去日本吃壽司、去義大利吃披薩、去美國吃漢堡的人,
就真的比較不愛台灣嗎?
難道因為靠雙手勞力工作存到一桶金,就不值得被尊重嗎?
這幾年去澳洲的台灣人多,台灣似乎把它當薪資差距的負面教材,
但事實上澳洲還有更多的歐洲人、韓國人、香港人等等,他們的薪資不見得輸給澳洲,
卻還是前仆後繼去體驗不同的人生。另外還有許多關於打工的爭論,
我認為似乎不該用能淘金與否來勸阻或鼓勵大家去澳洲。
在澳洲打工旅遊,錢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打工和旅遊各有各的辛苦和美好,錢只是衍生出來的問題。
澳洲只是提供你多一個選擇。我認識有人一年英文從零到有、
有人環澳完去環遊世界、
有人認識了幾十個國家的朋友、
有人體驗過幾十種不同的工作、
有人走遍澳洲所有一二線城市、
有人變得渾身肌肉陽光、
有人極限運動玩了一輪、
有人修車一個月存二十幾萬、
也有台清交高學歷的人決定拿工作簽證留下來再打拚一下。
沒有所謂的誰好誰不好,只是想要的人生不一樣,人人有不同的價值觀和道路罷了。
我很喜歡澳洲的生活,但並不代表我就會忘記台灣,相反地,
看得更多感觸更多,因為有機會思考,我更愛台灣了。
真心推薦想要看看世界還沒有包袱的年輕人出去走走。
我們只活一次,要勇敢用力地過自己的人生。
作者簡介:
愛美食貪享受不善吃苦的業餘背包客。畢業於台大經濟系,
不安於現狀,曾在離島當排長、外派東南亞闖蕩、又到澳洲打工旅遊。
現於倫敦帝國大學挑燈念財務碩士,
摸蜆兼洗褲,邊與數學奮戰邊遊遍英倫。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03562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