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安」詐騙轉移獅城! 詐騙伎倆推陳出新!

天天好聞| 2016-04-08| 檢舉

假公安」詐騙轉移獅城! 詐騙伎倆推陳出新!

假冒中國公安詐騙集團把目標轉移我國,本地多人陸續接到騙子電話,其中一人被指速遞郵包里有八本假護照,被指與犯罪集團同夥,跟電話里的「公安」對話四小時,經朋友點醒才發現是詐騙伎倆。

前天下午一點多,沈女士(47歲,家庭主婦)接到一通自稱是某速遞公司職員打來的電話,對方指她從家裡寄到上海的包裹內有8本偽造護照,被海關扣留,上海公安部要她協助調查。

沈女士說,電話隨後轉給一名自稱叫高正義的男子。後者聲稱來自「公安部國際特務組」,還以對話要錄音為理由,要她到安靜地方談,同時跟她要了住家地址、護照號碼等資料。

高正義透露,當局在上海逮捕了涉嫌偽造證件的李文成,是他把「同謀」沈女士供了出來。「調查」同時發現,她在當地銀行的戶頭,有一筆258萬元的不明資金匯入。

沈女士說,她不曾寄包裹到上海,也不認識李文成,但去年年尾曾到上海旅行,期間每晚護照都被收走,隔早才取回,她一度懷疑可能因此出事,所以很緊張。

她說,高正義後來又把事情交給檢察長韓正優先處理此案。韓正答應幫忙,但要沈女士每天在四個特定時間打電話向高正義通報行蹤。

沈女士掛電話後心神不寧,找好友劉女士(52歲,補習中心業者)商量對策,想不到劉女士同天早上也接到類似電話。

「我這才明白他們是詐騙集團,決定報警備案,沒想到警察告訴我,前一天也有兩人因此報案。對方後來還打電話來,但我已經不接了。」

沈女士和劉女士說,整個行騙過程很真實,對方有名字和職銜,說話很嚴謹,會讓人信以為真。對反也會以退為進,通過一些小細節解除受害人的疑心,讓受害人一步步墜入圈套。」

「高正義不問戶頭號碼,說這涉及隱私,要我交給他們解決。他要我每天報備,是要試探我,如果我照做,就是上當了。」

一港富豪被騙1041萬

「假公安」在中國很猖獗,香港已有多個富豪中招,最高被騙金額達1041萬新元。

一名50多歲的香港富豪,去年10月就被「上海公安」指他被懷疑利用銀行戶頭洗黑錢,要他另設「安全戶頭」,否則存款會被凍結。

富豪按照指示開了「安全戶頭」,把戶頭密碼給「公安」,然後把存款轉進安全戶頭,轉移款項後,被盜去1041萬新元。

該男子被騙過程與沈女士極為相似,因此相信詐騙集團的觸角已伸向本地。

網上情~騙局增17倍

內政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李智升,昨天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內政部開支預算時提到,網絡犯罪案日益猖獗,國外的不法之徒利用網絡在本地干案,手法層出不窮。他說:「近年來,雖然傳統犯罪活動持續下降,網絡罪案卻急速上升。」

新加坡警察部隊早前發布的數據顯示,網上騙局去年大幅增加17倍,從前年的66起飆升至去年的1203起。

李智升也在辯論時描述典型的網絡騙局干案手法。

受害者在社交應用軟體如微信,收到自稱是「小燕子」的陌生女子發來的簡訊。對方聲稱自己在新加坡念書或工作,他先與受害者談天,然後表明自己急需用錢,建議雙方見面提供性服務,兩小時價格約150元,若過夜收費則更高。受害者一開始可能會拒絕,但干案者會再三發簡訊求助,直到受害者答應見面。

干案者會要求受害者在見面前先購買100元或150元的iTunes卡,通過微信把兌換密碼傳給他。受害者抵達見面地點時不見「小燕子」,才發現自己已上當。

李智升強調:「公眾不只自己要謹慎,也要多留意身邊的子女或年老父母和長輩, 因為他們可能對網絡威脅比較沒有意識。我們也會持續檢討法律制度,更有效地打擊跨國界網絡罪案,並應對網絡罪犯不斷改變的犯罪模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0098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