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芳難忘 德光島祭祖

范文芳會帶著老公李銘順祭拜祖先,並透露等兒子在大一點後,一定會帶他一同拜祖先。(檔案照)

兒時的記憶里,念念不忘德光島,阿姐范文芳難忘清明節上「公司山」祭拜祖先的點點滴滴。如今一晃數十年,物轉星移,阿姐還是堅決守住傳統習俗,每年只要有時間,必定會跟家人一起去祭祖。

阿姐甚至說,等兒子李晞銓(Zed,1歲)稍微長大一些,她和李銘順會把兒子帶去一起祭祖,要把華人的習俗傳承下去。

本報早前報道,德光島大約5000名客家島民,在政府徵用德光島作為軍訓用地之後被迫搬了離小島,埋葬在俗稱「公司山」里的許多客家祖墳也陸續被挖掘,遺骸火化後安放在萬禮骨灰甕安置所。

新聞見報後,本報接獲一名前島民的通知,得知本地藝人范文芳(45歲)的母親和外婆,原來也是德光島島民,祖墳就在公司山。她家就跟其他島民一樣,祖先同樣安置在萬禮骨灰甕安置所。前島民甚至說,曾親睹范文芳和李銘順(45歲)在萬禮祭拜祖先。

針對前島民提供的消息,范文芳在本報記者聯絡上時告訴記者,她的外婆和母親確實是德光島島民。

「我的童年記憶少不了德光島,更少不了清明節,每逢清明,我一定跟隋長輩去掃墓,即使母親搬離德光島後,這個傳統也不曾間斷過。」

阿姐告訴記者,她的祖父母和父母很重視清明祭祖的習俗,她耳濡目染,自然也很重視。

她說,這麼多年來,每年只要她在新加坡,就一定會抽空到萬禮骨灰甕安置所祭拜祖先,如果遇到出國拍戲,她也會特地叫父母幫忙買點祭品並替她上香。

「清明節是一個有意義的傳統節日,等Zed長大一點,我一定會年年帶他祭祖,把習俗傳承下去。」

范文芳小時候每逢清明節就會乘船到德光島掃墓,當時的德光島碼頭很熱鬧,還有攤販在賣活魚。(取自面簿)

乘船上島祭祖 感覺像郊遊

乘船上島祭祖,感覺像郊遊,阿姐最難忘的,是外婆和母親講述的「德光島故事」。

范文芳說,她每年都很期待到德光島祭祖,提著雞鴨糕點等豐富的食物上山,就等著拜完祖先後把美食全吃進肚。

她記得,頭幾年一家乘坐霸王車上山,後來島民搬走了,只好用機車代步,後期更是徒步走上山,成了名符其實的「行山」(客家話「掃墓」的意思)。

說到德光島,阿姐不忘提起外婆和母親講述的「德光島故事」。其中,有外公割樹膠時遇見老虎,大狗忠心保護主人的故事;有兄弟姐妹吃老么的醋,搶著生吃新鮮雞蛋的趣事;也有阿姨傍晚下課後,因為沒有路燈,怕黑而沖回家的故事。

萬禮骨灰甕安置所的B座安放584名祖先的骨灰。(檔案照)

德光島584祖墳 骨灰安置萬禮

當年從「公司山」挖掘出來的華人墳墓,有584個最終被安置在萬禮骨灰甕安置所B座。

國家環境局受詢時說,德光島的華人墳地從1990年12月至隔年二月進行挖掘,火化後的骨灰安放在萬禮骨灰甕安置所B座。發言人證實,萬禮骨灰甕安置所有584個骨灰瓮來自德光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0084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