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上百斤黃金的人用什麼槍防身?中美整的很實用俄國萬年選AK

陳得財| 2016-04-01| 檢舉

現代空戰中預期說是裝備和裝備的較量,更不如說是人與人之間直接較量。根據我們現在的不完全計算,對於培養一名合格的五代機駕駛員,單個飛行小時耗資都在10萬人民幣以上,現在從初級教練機開始到成功飛出高級教練機,大約需要1000萬人民幣左右。這個時候開始有區分,要培養一名合格的五代機殲擊機駕駛員,需要再投入2000萬人民幣左右連帶上訓練小時數和飛機成本,也就是說一個合格的五代機駕駛員,光培養出來就需要3000萬人民幣,摺合成現代的金價已經是上百公斤黃金了。以前說培養一個飛行員要等重黃金,那麼現在就是需要翻倍了。飛行員實在是太金貴了,一直於我們必須要想方設法的保障其人身安全。

在戰爭中,飛行員最怕的事情莫過於被擊落後落在敵人控制區內。在二戰時期德國和英國飛行員在不列顛空戰中交換比接近1:1,但是英國人是本土作戰,所以只要跳傘成功,短期內飛行員就能再度升空,德國人就沒那麼幸運了。輸掉不列顛空戰的很大原因就是在於德國飛行員的損失。所以如何讓飛行員更好的生存,更快的重返戰場就成為了一個重大課題。

想生存,還落到敵占區,總得有把趁手的傢伙事護身才行。給飛行員配備槍枝彈藥已經成了條令里的一條了,但是飛機上寸土寸金,飛行員跳傘時更不可能負重太大,還要有救生器材等。給飛行員配什麼槍,就成了一個大難題。中國給現在飛行員配備的QSZ-11式5.8MM手槍,最初設計的目標就是為了高級指揮員或者特工人員,還有飛行員和航天員救生使用手槍,8發彈夾容量讓人詬病連連,種種質疑之聲不絕於耳。不過真的就是個錯誤嗎?我們需要分析下現代空戰中成功救生的案例,美國曾經進行過2次成功的飛行員救援,俄羅斯進行過1次,飛行員跳傘後,必然是所在區域所有搜索部隊的重要目標。此時想靠著手中的傢伙和攜帶重武器的搜索部隊對射是絕對不明智的。需要的是跑!躲!藏!無論是給飛行員配備多麼強的火力都不足以讓他們殺條血路返回我方控制區。

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中國的QSZ-11式的作用,必要時刻防身,多數時刻防野外的大型動物等等。在這一領域上,美國人就曾經做過多種嘗試。曾經給海軍陸戰隊的飛行員配置過經典的AR步槍:CAR-15救生步槍。這種步槍類似經典AR-15步槍的縮小版,可以方便拆分成槍管/上機匣和下機匣/槍托兩個部分,外帶4個20發彈夾放到飛行員座椅下面,火力倒是很強,但是個頭太長,不方便攜帶。所以只造了10隻就廢棄了,已經成為了市場上價值連城的珍品。還有一種是使用MP7衝鋒鎗,就是我們在《絕密飛行》中女主角使用的,火力倒是很猛,但是缺點明顯彈匣數量不夠,射速過快,在面對搜索部隊的時候根本毫無還手之力。要不是男主角開著戰機關鍵時刻支援,否則根本逃不回去。多以現在多數美軍飛行員的佩槍都很簡單,會選擇經典1911或者貝雷塔92F等這類穩定好用的槍,不指望殺敵,關鍵時候能打響就不錯了。

但是在飛行員火力配備中有個國家比較異端,那就集成了蘇聯衣缽的俄羅斯。在俄羅斯最近的對外空襲中,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飛行員竟然配備了加強火力!手槍是斯捷奇金自動手槍,也被稱為衝鋒手槍,配備4個20發的彈夾。這種使用的9×18mm馬卡洛夫手槍彈的傢伙是俄羅斯特種兵或者飛行員的最愛,在阿富汗和車臣戰場上,都有他們的身影。同時還有一把長傢伙作為飛行員的攻擊利器,AKS-74U,經典AK家族的短突擊槍型,槍管更短,射程較近,也配備20發彈夾。就這個組合已經可以跟輕裝步兵差不多,甚至有2名蘇聯直升機飛行員使用這套火力組合,支援了4名特種兵對敵方超過20人的搜索部隊的伏擊行動,最終成功返回部隊的例子。可見斯拉夫人的思路和作風是相當彪悍!

不過飛行員落地後,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給他們配備越來越重的火力,而是幫他們儘快脫離敵占區。發展類似於美國空中救援隊(PJ)那樣的快速反應救援部隊才是正途,好在中國現在已經開始建立類似的搜索救援部隊。讓這些價值連城的飛行員儘快返回部隊重上藍天才是真正正路子,畢竟這些天之驕子的戰場是在藍天而不是地面肉搏。

全文結束,謝謝大家之前的指教,歡迎更多理性點評和互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9953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