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軍演創40年最大規模 模擬斬首引朝激烈反應

Ctw| 2016-03-28| 檢舉

韓美軍演創40年最大規模 模擬斬首引朝激烈反應

南方日報 2016-03-28 10:09

原標題:韓美聯合軍演只會「亂上添亂」

韓美「雙龍」登陸演習目的在於培訓迅速深入朝鮮內陸、破壞其核與飛彈基地等核心設施的作戰能力。

美軍出動核動力航母戰鬥群參加「關鍵決斷」韓美聯合軍演。

韓美「關鍵決斷」和「禿鷲」兩項聯合軍演自本月7日啟動,共有約30萬名韓國官兵和1.7萬名美軍士兵參演,被稱為自1976年以來最大規模韓美聯合軍事演習。對此,朝鮮以「將發動核打擊」、舉行登陸與反登陸演習作為回應,朝鮮半島局勢更趨緊張。

南方日報記者梳理了近年來韓美兩國舉行的「關鍵決斷」和「禿鷲」聯合軍演情況,並採訪了中韓兩國專家和一些韓國民眾。受訪人士認為,儘管目前半島局勢緊張,對峙雙方並無進行大規模戰爭意願,但雙方頻頻上演的軍事演習和「外交仗」破壞了東北亞地區的安全和穩定。尤其是韓美聯合軍演,規模如此之大,針對性如此之強,對朝鮮半島局勢只會「亂上添亂」。要保持半島和平與穩定,各方必須走上和平談判、政治協商之路。

●南方日報記者房珊珊祁雷實習生賴盼聞策劃統籌:陳捷生洪奕宜

韓美模擬「斬首」引發朝鮮激烈反應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和美國同時代號為「關鍵決斷」和「禿鷲」的聯合軍演,有超過30萬名韓國軍人和1.7萬名美國軍人參加,美軍航母戰鬥群、戰略轟炸機等戰略武器也紛紛加入,無論武器質量還是官兵數量,都為自1976年以來之最。

此前,韓美與朝鮮對峙的頂點出現在2010年3月「天安號」事件發生之後。

當年3月26日,韓國「天安號」巡邏艦在韓國西部海域值勤時因發生爆炸而沉沒。後有調查結果顯示,「天安號」是遭朝鮮小型潛艇發射的魚雷攻擊而沉沒,但朝鮮方面予以否認。

從當年7月開始,韓美軍隊分別舉行了多場聯合軍演,包括名為「不屈意志」的東部海域(日本海)軍演,「乙支自由衛士」聯合軍演,在韓國西部海域(黃海)的反潛聯合軍演。韓國軍方甚至稱直到當年年底,計劃每月進行一次聯合軍演。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副教授成曉河對比本月舉行的韓美聯合軍演和「天安號」事件後的一系列韓美軍演發現,本月的聯合軍演,韓美雙方出動兵力在32萬人左右,而以往的韓美軍演參演兵力也曾達到二十五六萬人的規模。

成曉河認為,更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軍演動用的武器裝備:參演的綽號「幽靈」的B-2隱形轟炸機和F-22隱形戰鬥機都是戰略性先進武器,「除了最核心盟國之外,美國一般將這些武器部署在本土。」

據報道,本次軍演美軍還出動了「約翰·斯坦尼斯」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戰鬥群、核潛艇等戰略裝備。

在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韓旭東看來,韓美聯合軍演中有新武器亮相併不罕見,韓美軍方希望通過軍演,順勢檢驗新型武器裝備性能。

而在此次「關鍵決斷」中首次啟動的「作戰計劃5015」,為何會引起朝鮮的激烈反應?根據該計劃,朝鮮半島如出現緊急情況,韓美雙方將對朝鮮核、飛彈設施進行精密打擊。特種部隊更會針對朝鮮領導人採取「斬首行動」。

儘管「斬首行動」屬於指揮所演習的模擬環節,但朝鮮國防委員會對此發表聲明稱,會以「總攻態勢」應對。把敵人執意進行的聯合軍演視為對朝鮮發起的核戰爭挑釁。

朝中社3月20日還報道稱,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近日視察了軍隊的登陸演習和反登陸演習。

朝鮮舉行的登陸演習和反登陸演習被認為是針對此次韓美「禿鷲」聯合軍演中的一個環節——「雙龍」登陸演習。

韓美兩軍自2012年起隔年舉行一次「雙龍」演習。據韓國媒體報道,此次「雙龍」演習於本月7日至18日展開,韓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分別出動1000多兵力和3500多兵力參演,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各派3000多兵力和9200多兵力參演,訓練目的在於培訓迅速深入朝鮮內陸、破壞其核與飛彈基地等核心設施的作戰能力。

成曉河認為,雖然「斬首行動」等屬於軍事語言,但不排除韓美軍隊存在某些科目的作戰意願,以及具備的作戰手段。

美借力韓美聯合軍演擴大在亞太軍事部署

儘管「關鍵決斷」和「禿鷲」演習是韓美雙方多年來的例行軍事演習,但在當前朝鮮半島已經較為緊張的局勢下,隨著出動的高級別武器越來越多,參演兵力也達歷年之最,本次韓美聯合軍演給半島局勢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顯露無遺。

「關鍵決斷」(Key Resolve,簡稱「KR」)演習原名「阿索伊」(RSOI)。「阿索伊」也被稱為戰時增援演習,從1994年起於每年春季舉行。演習設定為一旦朝鮮半島發生戰爭,美軍對韓國軍隊進行接收、集結、前運和整合的過程,後改名為「關鍵決斷」演習。

從演習的類型來看,「關鍵決斷」主要為指揮所演習(CPX)而非野戰訓練的實兵演習(FTX)。代號為「禿鷲」(Foal Eagle)的演習才是實際動用戰力的野外機動演習。

梳理近年來舉行的「關鍵決斷」和「禿鷲」演習可發現,韓國軍方一般較少公布參演兵力數量,只公布美軍參演人數。成曉河告訴記者,此次公布的30萬韓方兵力占到韓國65萬總軍力的一半左右,但具體30餘萬兵力如何運用沒有透露。「有可能是全部處於動員狀態,一半參加各式各樣的軍演。」

在韓旭東看來,隨著在韓國部署的常駐兵力規模的減少,美國要通過軍事手段維護在東北亞地區的影響力和地位,選項之一便是發動軍事演習。「軍事演習這一動態手段,可以來回調動兵力,維持兵力在區域內的存在感。」韓旭東說。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2008年參與「關鍵決斷」演習的美軍是26000人,其中15000人來自美國本土。2015年的「關鍵決斷」演習有8600名美軍參加,其中6750人來自韓國以外駐地,「禿鷲」實戰演習有3700名美軍參加,其中3500人由韓國以外調入。從韓國境外抵達的美軍數量在比例上呈擴大趨勢。

據成曉河分析,駐韓美軍目前大致有26000人。自冷戰結束後,美軍迫於國內外壓力,開始削減在韓國的駐軍。「天安號」事件發生後,韓國認為自身軍備存在不足,跟朝鮮相比處於弱勢。因此,韓國希望通過韓美聯合軍演帶動本國軍力的提升,協調韓美兩國的軍事力量。

韓旭東認為,對美國來說,除了補充調整在韓兵力之外,美國企圖藉助這次聯合軍演,把一些高級別武器裝備部署到東北亞地區,不僅是在韓國部署,還謀劃將範圍擴大到日本。美軍是在趁朝鮮半島局勢不穩,加速調整在亞太地區的兵力部署,因「一己之私」,給朝鮮半島局勢「亂上添亂」。

爆發戰爭可能性較低擦槍走火可能性較高

朝鮮半島局勢不斷升溫,當地民眾的反應如何?記者近日在韓國首爾街頭看到,一身西裝革履的上班族仍行色匆匆,前來購物的外國遊客也是絡繹不絕。這場被稱為韓美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聯合軍演,並沒有影響韓國人的生活節奏。

但記者也發現,首爾市政廳對面廣場的大廈外牆上,電子螢幕不停播放著近年來的韓朝衝突事件,包括延坪島炮擊事件、「天安號」沉沒事件等。

記者隨機採訪了數位首爾街頭市民,大部分人都表示對近期局勢非常關注,也擔憂北方鄰國的異動,但更多的是表示希望半島保持和平穩定。

韓國檀國大學政治外交系主任金珍鎬教授告訴記者,韓國民眾對朝鮮半島可能出現的危險已經有點「麻木」了,一般的韓國民眾都忙於維持日常生活,韓國執政黨和在野黨則忙於3月進行的國會議員選舉,「但是如果真的發生緊急狀況,民眾的思維和行動肯定會有巨大變化。」

韓旭東觀察發現,此次聯合軍演主要在韓國南部舉行,韓美兩國在首爾以北地區舉行軍演的可能性較小。但軍演規模的輪番升級會造成「只有軍事對抗才能維護安全的假象」。韓旭東認為,半島問題不是軍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如果通過軍事手段來解決問題,只會造成兩敗俱傷,更不利於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安全和穩定,必須通過政治途徑來解決半島問題。

對於韓美雙方對朝鮮進行軍事打擊,進而引發半島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受訪專家均認為較低,但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

軍事評論家杜松濤撰文指出,韓美跟朝鮮的軍事、政治交鋒不斷升級,雖然雙方均無進行大規模戰爭的意願,但這種狀況仍危害東北亞地區的安全和穩定。

專家認為,上半年,朝鮮半島的局勢可能會繼續緊張下去。「韓美『秀肌肉』,朝鮮激烈回應的局面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成曉河分析,本次韓美聯合軍演將持續到4月底,全球核峰會3月底召開,5月朝鮮將召開黨代會,8月韓美會進行另一個聯合軍演——「乙支自由衛士」,11月美國將進行大選,因此,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朝鮮半島局勢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半島和平問題韓國單方面無法解決,還需要美中俄等國的參與和合作,實現半島無核化只能走談判協商道路,制裁不是目的,解決問題才是關鍵。」金珍鎬表示。

儘管核問題並非朝鮮半島的唯一待解決問題,但卻是目前的關鍵所在。而「要用政治手段而非軍事手段解決朝鮮半島問題,最有效的機制還是六方會談。」韓旭東如是說。

近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頻頻表示,朝鮮半島與中國山水相連,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在半島挑事惹事之舉,決不允許家門口生戰生亂,強烈希望有關各方務必保持克制,不要相互刺激和加劇緊張。

在中國和有關國家的大力推動下,朝鮮半島問題多邊會談的可能性正在悄然增大。

本月11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莫斯科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談,兩國外長共同呼籲朝鮮回到談判桌上來。

本月18日,中國外交部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武大偉在北京會見六方會談韓方團長、韓國外交部朝鮮半島和平交涉本部長金烘均。22日,金烘均和六方會談美方團長金成在首爾進行會談,推進朝核問題相關核心國家——中美韓三國進行磋商。

相關標籤: 環球軍事 海軍 武器 韓國

收藏 分享 投訴

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9886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