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日本「鎮國之寶」無奈覆滅於大和民族帝國夢破碎的前夜!

陳得財| 2016-03-28| 檢舉

「大和號」作為日本的「鎮國之寶」,又是「皇國象徵」,卻在二戰中僅擁有了一次一展身手的好機會,那就是1944年的雷伊泰灣大海戰。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也是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大會戰,這次會戰中「大和號」和它的姊妹艦「武藏號」相伴出航,意圖趕往菲律賓雷伊泰灣從而參與會戰。但不幸地,兩船還未到達作戰位置,就在呂宋島以南的錫布延海被美軍艦載機發現,這兩艘日本巨型戰列艦被迫不停地調整笨重的艦體來避開美軍投下的魚雷。但武藏號最終還是連中36枚美國艦載機投放的魚雷、炸彈,不幸沉沒。「大和號」也不能倖免,被3枚高空墜落的重磅炸彈擊中,艦身傾斜。第二日,大和號終於駛進雷伊泰灣戰區,但日軍指揮官粟天中將早已被「武藏號」的犧牲嚇破了膽,深恐再遭美軍攻擊,於是下令「大和艦」返回日本。

然而,即使經歷了如此屈辱的撤退,大和號最終還是沒有陪日本帝國走到最後。1945年4月,美軍發動沖繩島戰役,幾千艘美軍戰艦將沖繩團團圍住,日本大本營預感到末日即將來臨,決定讓大和號成為「國民一億總玉碎」的急先鋒,命大和號冒險出航,強行突破美軍的控制,對沖繩島周圍海域的美艦發動自殺式攻擊,並爭取能夠在沖繩島西岸搶灘擱淺,還要求2000艦員在沖繩島強行登陸,投入保衛沖繩島的地面戰鬥。

這個瘋狂的設想,自然沒有實現。4月6日,大和號按計劃出發航向沖繩。然而當天傍晚,大和號一出動就被美軍潛艇發現。美軍次日凌晨派出300多架艦載機撲向大和號,當天正午,美機在沖繩島以北300公里處追上大和號戰艦,發起攻擊。大和號開動全部高射炮進行反擊。然而笨重的戰列艦在艦載機靈巧的攻擊下幾乎毫無還手之力。為了儘快擊沒大和號,美軍戰機刻意只向該艦左舷投彈。最終,大和號因左舷進水過多而犧牲沉沒,艦上2000名官兵與這艘日本的「鎮國之寶」一同葬身在這個日本帝國覆亡的前夜。

二戰結束後,曾經有人對大和號戰列艦的得失進行過估算,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日本能夠省下建造該艦及其三艘姊妹艦的人力、資金和產能,大約足以生產十二艘飛龍級或六艘翔鶴級航母,即便這一預想只達到一半效果,日本聯合艦隊前期也足以對美軍構成壓倒性優勢。「大和號」這艘日本傾盡國力所打造的皇家標誌、鋼鐵圖騰,最終卻加速了日本的失敗,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講,日本帝國其實是敗於那個早已被時代所淘汰的迷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9872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