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學校審核學生的入學資格,是取決於學生的學業成績/工作經驗,和入學時的當時英文成績。申請者在遞件申請時的英語能力,並不是決策過程中的因素。例如:台灣同學在申請學校時,往往無法具備學校要求的入學英語成績,因此大多數具備合適學習能力的同學, 在沒有合格英語能力證明之下,仍可透過ACIC申請學校,並收到學校條件式的入學許可」(Conditional Offer)。
但是學校並不會要求申請者,在註冊正式課程前,一定要先修讀一定期限的英語訓練課程,只要申請者在開課之前,提出英語能力證明即可:IELTS / TOFEL 或語文學校之結業成績。
在最近的諮詢中,聽到很多同學,有許多論點是關於選擇語言學校、課程,甚至是要不要去讀語文學校的疑問,我也發現,同學也有很多觀念,其實並不是很正確。有的同學會說:我的英文不錯,只要去補習 IELTS/TOFEL,考到入學標準,就可以去念大學或研究所了!
其實也對!在台灣時,同學可以到一些特定的補習班上課,但其課程並非針對提升學生英文能力,而只是教學生如何在IELTS/TOFEL考試中獲取高分,因此雖然大多數的同學,最終可以取得一份合格漂亮的英文成績,但實際上並不表示真正具備符合該程度的英文實力。
也有同學說:我不管,先用IELTS/TOFEL考試成績,搶進大學窄門再說!其實也對!
但根據很多澳洲語文學校的代表或經理的看法,是說:『如果學生是英語系國家、或靠自修、自我努力學習英文,直接考到入學標準,那倒是不必去讀語文學校!』。或是像雪梨科技大學附設語文中心,主管EAP入學分班考試的考官,說的『我相信台灣同學的英文能力不錯,但還不至於好到能直接去讀大學或研究所!向我自己就還得努力一陣子,才敢去報讀研究所』。
同學可別忘了:澳洲是一個英語系國家,在學校裡英文是唯一授課及溝通的工具。如果沒有具有相當的英文程度,是很難修讀任何一門課程的。因為從開課的第一天起,同學就必須瞭解老師的授課內容,教材及參考書籍。若是一開始就感到吃力而無法適應,也自然無法發揮原有的實力,進而錯失許多留學生涯中應有的樂趣。而沒有紮實英語程度就貿然上課的同學,不僅自身會身受其害,也會造成老師及其他同學的負擔。
因此ACIC在這裡呼籲大家:當你考慮在考慮、或是說掙扎要不要選擇報讀語言學校之前,一定要『誠實、真實』的檢視自己的英文實力,並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
您可以試想一下這樣的情節:
『您正就讀某大學研究所的碩士課程,班上95-99%是澳洲當地的學生,平均年齡40-50歲,講了一輩子的英文,大部分是中階主管,打算唸完碩士學位,申請更好的工作職務。撇開您補習或自修考IELTS或TOFEL的成績,您現在的英文實力及字彙,和這些同學差距有多大?能不能生存下去?』
當然如果您不介意,在讀完學士或碩士學位後,英文不需講得很流利,那您也不必浪費您寶貴時間看下去啦!
我有認識英文只讀10-12週,就進研究所的啊....
也有很多同學告訴我:誰誰誰只讀了10週英文就進了研究所,誰誰誰又只讀了12週、雅思就考到6.5... 我一直相信,最大的競爭者是自己!否則同樣是台灣人、都吃台灣米、喝台灣水長大的,同樣是媽媽標50萬的會錢給兒子創業、同樣每週工作7天、每天工作14小時辛勤努力的工作,為什麼鴻海郭台銘先生可以賺大錢?而我只能開計程車還賺太不到錢?
我從來就不諱言:我自己在讀研究所前,讀了30週的GE+40週的EAP!出國讀語文的目的,不外乎『升學』或是『學好英文』!而『學好英文』的最低限度定義,應該是『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吧』!我的英文恩師-賴世雄老師及劉毅老師,在30年前就提醒過學子:『學英文的3大條件~有英文環境、要花時間、最重要的是開口說!』 。所以我當初出國學英文,真的是以『學好英文』為主要目標,後來才『順便』讀了3個研究所!
很多同學告訴我:『宋大哥,我的英文很好,我多益考了7、8百分;我全民英檢是中高級;我雅思拖福考了幾分....』我也是過來人,台灣同學或家長口中的英文好,不外乎『眼睛認單字』或『選擇題/考題破題技巧好』!所以很不幸的,許多英語系的歸國學人~不論是來自英美加紐澳、不論是碩士、博士、博士後 研究學者,很多頂著高學歷的鍍金歸國學人,真的無法向馬總統或呂前副總統一樣流利的『開口說英文』!
為什麼呢?只要您是在台灣考了雅思/拖福,再去讀短期語文中心的學術英文的同學,甚至不讀語文中心的學子,您已經沒有太多的機會去學習會話英文的『聽』跟『說』的技巧了 !
如同政大英語系陳超明教授分析,台灣學生的聽說能力開始有起色,主因是英語教學從小學開始,國小階段教學重視實用,以聽說對話為主。但到了國中、高中,英文變成了「考試學科」,偏重文法結構、句型語法,但現在英文閱讀主流是語意認知、文章啟發,造成學生每個字都看得懂,但串成句子卻一頭霧水。 此外,為了活化英語教學,現在許多台灣老師喜歡圖像閱讀,造成了深入的閱讀越來越少,高中英文課本一篇文章不超過八百字,到了大學除了大一英文,也沒有其他課程強化學生的英文閱讀寫作能力。
而劍橋大學ESOL在台辦事處王舒葳經理則認為,台灣國、高中的英語教學模式,偏重單字背誦及文法記憶,死板的方式容易讓學生失去興趣,無法持續學習,這也是為什麼學生的閱讀寫作表現不如預期的主因。韓國這幾年推行英語國際化,從英語使用者角度來反推教學政策,也大力鼓勵學生出國學英文,這種策略是對的;英語學習不是時間拉長就有效,台灣學生學了很多文法、背了很多單字,但最後都用不到、甚至無法開口說英文。 這也是韓國學生職場英語能力、或口語能力比台日強的原因之一!
進了大學或研究所,我再慢慢練......
您一定會說:『我進研究所再慢慢練『聽』跟『說』的技巧、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練英文,不行嗎?』如果您答應我,您不會和『說普通話』的同學『聚』或『住』在一起,您成功的機會就很大了!只是很不幸的,據我所知:高於90%以上的台灣同學,是和中國(海峽兩岸的同胞早就大三通囉!)或台灣同學住在一起的!
而且,讀過澳洲大學或研究所的過來人,一定知道:第一週、第二週,基本上老師不教課~因為還在等學生退選、加選;到了第3週上課,連本帶利把前2週的進度追回來。第4週起,幾乎每一週都有作業或Presentation DUE,一不小心第6週或第7週就期中考了....試問您要怎麼練習?況且,如果您一不小心讀的名校課程,是那種『遍地都是中國人』的課程,我相信不但您的心都先涼了一半,而且保證您的口說英文程度,絕對退回到您出國前、或者是語文學校的程度!
也有同學會說:『要讀語文中心,也要讀大學附設的語文中心,比較容易把英文給學好!』『你為什麼一直阻擋我去讀大學附設的語文中心呢?』其實答案很單純:
首先,很不幸的,現前澳洲的大學附設語文中心,有80-95%的學生是來自海峽對岸的同胞,因為基於澳洲簽證條例的限制,他們不得不去讀大學附設的語文中心、做成打包簽證,才能到澳洲去!如果您不排斥 『中國同學多』的學習環境,又能堅強的面對這群托福平均90-100分的高手、在您提出問題問老師時、換來不屑您時的噓聲,相信您去讀大學的附設語文中心,一定可以被衝擊出巨大的成功火花!
此外,澳洲的大學附設語文中心,相對學費貴、沒有送週數。但是很多同業絕對會想出一堆理由勸您去~因為佣金抽的高嘛!當然啦!如果您已經鎖定非讀那所大學不可,那也只能硬著頭皮付學費去做打包簽證!但如果您要讀的大學語文中心,沒有直升的便利性、最終還要您出去考個雅思成績回來,那您就要考慮考慮了!
第三,不是說您報了30週大學附設語文中心課程,您就『一定』會『直升』大學研究所,您一定要設法在類似『台灣補習班幾乎』都是華人的環境中,怎樣按耐下心中不爽的心情,趕快調整讀書節奏。而且別忘了:您也有可能在語文學校被當喔!
最後同時也要請您留意:坊間很多謠傳~您去讀A大學的附設語文中心,對您申請A大學的學士或是研究所課程『會有強大加分』的效果,您自己也要當心,22年我去澳洲時,就遇到很多這種留學孤兒型的同學了!別忘了:到澳洲升學的2大門檻,一是英文入學門檻:您可以考雅思、考托福或讀語文學校直升來達成。第二就是您的學術背景:是否為相關科系出身?畢業學校是S1級、S2級?畢業成績是75%?還是及格而已?..... 好像這兩個門檻都是獨立、不相關的耶!要小心啊!
雪梨大學『當人』風波~原文連結『請按此』~部分節錄轉載
從這次雪梨大學的學生被當風波,我們可以瞭解到英文的重要性以及調整學習態度的必要性。筆者採訪一位經營澳洲留學顧問中心多年的宋先生,他表示從台灣的準留學生或家長在諮詢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就可以發現台灣人對於出國留學的認知具有非常強的主觀意識。 常見的錯誤觀念包括「只願意就讀『技術移民』相關的科系」、「只想讀澳洲『知名』的學校」、「依據雅思成績而高估自身英文實力」和「以為澳洲的大學在課堂互動方式、作業要求、課程強度與密集度,都和台灣的大學『大同小異』」。
宋先生強調學生出國前要先明確瞭解個人興趣和自身優勢,移民不該是最主要的目的,生涯規劃和能否順利進入澳洲職場才是更加值得思考的問題。還有台灣同學在規 劃留學澳洲時經常糾結在自己讀的學校「有沒有人聽過」、「是不是名校」、「台灣承不承認」,而忽略了考慮「專業是不是自己想學的」,或是「學了,未來到底 能不能用?」 如果讀了名校,卻進不了職場、找不到好工作,那讀名校不也只是和吃迷幻藥一樣?
宋先生說現在留澳的學生有一種詭異的新趨勢,就是「永居成功」等於「開始失業」。每年都有一大把新取得澳洲永久居留權的學生,又開始回頭念技職課程準備拿證照。他說大學或學院畢竟只是「學術」的理論傳輸,進入職場後仍要把理論及技能收藏好,變成一張白紙進入職場開始「被培訓」,其中誰能縮小「學用」差距或誰在讀書期間有「被培訓的多」,誰就能在職場上比其他人更一帆風順。
另外,澳洲的課程規劃通常非常扎實與嚴謹,需要學生投入持續性且高強度的專注力來應對課堂的挑戰。教學內容傾向於強調思考、表達與創新,死記硬背的模式絕對 無法滿足教授訂定的要求。每一科除了期中考跟期末考之外,還有小考、突擊測驗、論文、個人作業、小組作業、口頭報告、實驗報告、課堂參與和出席率,全方位 針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自我管理能力與專業表現進行評估。
宋先生更苦口婆心一再提醒學生「英文真的很重要」。英文基礎是留學生學習成績好壞的根本,英文不好的同學,老師課堂講授的內容聽不懂、作業寫不出來、書讀不完,考試時也擠不出幾滴墨水,最後的學期末成績總是令人非常失望。 其 中有不少人雅思考取7分甚至7.5分,就以為自己的英文水準完全足夠應付,但實際上課後才發現,自身的寫作能力在語言邏輯、詞彙、文章結構,和口語表達的 清晰度、能理解性根本「漏洞百出」,大幅低於教授或自身的預期。因此宋先生非常建議學生謙卑地認識自己的英文能力,好好加強生活英文和學術英文的使用,充實語言的底子以應付澳洲的學習生活。
「學習態度」甚至是「人生態度」則是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宋先生看到很多前來諮詢、有意出國深造的台灣學生,「既要擁有世界名校的光環,又要僱主高薪的寵愛,但卻沒有足夠的專業技能、流利的溝通能力,及正確做人處事的態度,能怎麼辦?」 他 相信有的年輕人未來的人生有的會是傳奇,有的只能是平淡無奇。何以得知?從「諮詢態度」及「提問深度」,就能大約判斷得出來。但不論怎樣過一生,大才的擔 大任,平凡的守本分,只要這一生活出「自己的意義」、活得充實、心也是滿足的。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能不能在生活瑣事裡得到淬鍊,進而領悟些道理。
在修改本網頁時,正巧墨爾本大學附設語文中心校長 Denise Bush女士到訪。 她提到在研究屬性最強的墨爾本大學最近的一項內部調查中發現:
澳洲本地學生或來自英語系國家的海外學生,在學習成績方面要拿到80分以上的高分(尤其對想繼續攻讀博士的學生而言,85分是基本的申請條件)輕而易舉;而非英語系的海外學生,即使能達到最低的英文入學標準IELTS6.5/寫作6.0,但是入學後學科成績能拿到50+的Pass,乃至於65+的Credit就很不容易了!即使墨爾本大學提供免費的英語支援服務,但學生忙於應付功課,根本無暇去妥善利用這項福利。
而交叉分析中又發現:曾就讀語文中心IELTS準備班,及IAP密集學術英文班的學生,前者因為在IELTS準備班中,只針對IELTS考試的250字寫作,做反覆的練習;而IAP的學生因針對『模擬大學情境』的作業環境,以最少2500字論文寫作,做反覆的練習。讀過IAP的學生明顯寫作能力,比考IELTS的學生更能得到課業的高分。供您參考!
所以啦,到底要不要讀語文學校 ? 留給您自己決定!
請誠實的評估自己的英文實力
如同墨爾本大學語文中心駐台林經理常跟學生提醒的:台灣同學說自己英文能力好是指『誰背的單字』數量多,而不是指『單字的靈活運用能力高』~ 所以學生會在閱讀或考選擇題時認字、但是在會話或寫作時就沒輒了!
台灣同學在練習英文或學習英文時,是習慣用『眼睛+大腦』看英文,而不是用『耳朵 + 嘴吧』在讀英文~ 所以學生會在閱讀或考選擇題時認字、但是在會話或寫作時就沒輒了!
要不要去讀語文學校,全在同學自己的一念之間,您可以利用下列圖表,先選出你期望的語言程度目標,釐出現實與自己期望之間的差距,那就是你要努力的方向。
語文學習目標
級數
生活上語言運用程度
字彙庫有限- 約800-1000字,能簡單對話。
1級
應付點餐、訂房或購物。
基本的會話理解能力 -約 2500個 字彙,能簡單敘述活動內容、自我介紹。
2級
能應對問答、與人討論要做的事 - 例如約會看電影。
能說明事件、描述個人經驗 - 約5000個字彙。
3級
可簡單聊一些日常生活經驗、自我介紹。
可以和國際朋友對話,並能處理各種情況-約10,000個字彙。
4級
簡單打屁、聊天、可表達不同心情境界。
4級以上~~具備一般工作上的基本需求
可有條理的陳述想法,並能隨時加入談話- 約25,000個字彙。
5級
打屁、八卦中,還可加入大量自己意見。
可以長時間的和國際友人海闊天空的討論、描述問題的細節 - 約30,000個字彙。
6級
可在酒吧、PUB、電話裡滔滔不絕的談話。
6級以上~~具外商公司中級主管的語言能力
可以正確無誤的傳遞訊息細節、並有辯論能力。約40,000-50,000個字彙。
7級
可極詳細表達自己看法。
在一般國際會議、說明會、報告或演說中能明確凸顯、辯論觀點。約60,000個字彙。
8級
可開國際會議、簡報,能隨時加入PUB討論。
8級以上~~可申請海外大學進修學位
對語言運用自如,講話有創意、且具自己獨特風格 - 約70,000-80,000個字彙。
9級
可即席演講、並表達錯綜複雜觀點。
說、寫能力都完美,並具有協調與辯論能力- 約100,000個字彙以上。
10級
英語簡直像母語一般流利。
IELTS評鑑
IELTS 不僅是英文能力測驗,更是一種準確的英文診斷檢定(IELTS包括聽,說,讀,寫四項測試),可以提供學校及申請者一個正確的評鑑。如果您是在沒有補習的情況下去考IELTS,這項成績就可以當作是您的實力指標。IELTS的滿分為9分,最低分為1分,每一階段的分數都有其代表的程度,以下為各項分數的解釋:
9:Expert User 熟練的使用者:能適切、準確、流利且完全理解地運用英文。
8:Very Good User 非常好的使用者:能很好的運用英文,只是偶而有不能連接及不適切的錯誤,在不熟悉的狀況下可能會產生誤解的情形。
7:Good User良好的使用者:有能力運用英文,大致上可以理解掌握一些複雜英文,但在某些情況下會發生一些不正確、不適切和誤解的缺失。
6:Competent User 合格使用者:大致上能有效地運用英文,雖然會有一些錯誤產生。若是在熟悉的情況下,一些較複雜的英文還可以理解及運用。
5:Modest User 適度使用者:在多數的情況下還可以全盤應付,雖然可能犯下許多錯誤,但在自己瞭解的領域內可以掌握基本的溝通。
4:Limited User有限使用者:在理解與表達上常產生問題,只能在熟悉的狀況有基本的理解能力,無法使用複雜英文。
3:Extemely Limited User 非常有限使用者:只有在非常熟悉的領域內,才能理解溝通。
2:Intermittent User 困難使用者:在最熟悉的情況下,才能用單字或簡短字句傳達最基本的訊息。在英文的說寫方面有很大的困難。
1:Non User 完全不能使用者:可能只會說一點單字,基本上無法使用英文。
平均而言,IELTS成績要進步0.5分,就需要就讀10週(1週20~25小時)的密集英語課程,所以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及學校所設定的英文標準,以此類推,算出所需上英文課的週數。 如果您是在自修的情況之下,考出的IELTS成績,就挺接近您真正的英文『實力』!
如果您是有到坊間去補習IELTS再來考試的成績,套句語文中心校長們常講的:成績代表了學生的『破題技巧純熟度 + 技巧的難易度』了!
寄放分享~透過澳洲留學、技術永居成功的關鍵 (節錄自Immi)
自 2000年至今,澳洲的技術永居範圍不斷在擴大、但是要求一直在提高,從沒降低過,而近年難度更比以前上升得快了。但有趣的是,筆者留意到在華人當中,近 年由中國大陸透過『技術簽證』永居到澳洲的年青人仍然多的是,技術永居要求的提升好像是對他們沒有太大影響似的。
相反,不少來自香港或台灣的年青華人卻『老鼠拉龜』,即使有機會在澳洲待了幾年,最終也只是空手、未能取得澳洲的永居權而回。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分別呢?如果你在澳洲跟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年青人傾談過,便不難發現箇中原因。 一、心態 心 態的不同是最根本的原因。很多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都有很強烈的意志永居澳洲,目標非常清晰堅定,就是要拿到澳洲的永久居民簽證。
相反,不少台灣和香港 的留學生都欠缺了這團「火」,只是心想如果可以申請永居就當然好,不行的話也沒辦法,打道回府算了。這種心態上的差別其實對實踐永居計劃的動力有莫大的影 響,因而直接影響了成功永居的機會。 永居是一件人生大事,徹底影響著一個人往 後的一生。而且對大部分人來說,永居也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情,除了很多時都要花上數年時間的準備和部署外,更少不免要有所付出和犧牲一些東西,例如要 『花費大額留學費』,『努力不懈』甚至『艱辛地』去實踐永居計劃,『離別』在原居地的家人和朋友,『放棄』在原居地已建立的事業等。
因此,如果沒有很強的意志,永居是不容易做到的,很容易會因為困難而放棄。 此外還得明白,一個國家願意接收的技術永居人士,一定是該國『當時』所需要的技術人才,所以你的心態應該是『要努力成為這個國家需要的人才』,而不是首要考慮你自己的個人志趣,因為『永居是不會理會你的志趣』是甚麼的!有不少人會想,這樣很為難自己呢!
是的。永居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想要永居,就得有心理準備去走一條有可能是艱辛的『失敗』路。所以,如果你真的很想永居澳洲,最好先立定決心,並調整自己的心態。否則還是省點時間和精力算了,免得白白折騰自己。 二、計劃和部署 永 居是需要有周詳的計劃來進行的,而且通常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很多時都得花上至少幾年的時間來部署,所以行動前的周詳計劃非常重要。
《孫子兵法》 的「軍形」篇有雲:「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即是說能打勝仗的軍隊,都是『先有了勝利的盤算』而後出擊的,吃敗仗的軍隊則是魯莽行動出擊 之後,才思考怎樣打勝仗。這形容,對以技術簽證來永居澳洲的人士來說,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大體來說,技術永居成功的人士,多數都是早已有了全盤的永居計劃,知道每一步該如何走,知道走每一步的目的為何。
雖然有了周詳的計劃,並不能保證必定成功,但成功的機會卻是『大得多』了。相反,失敗者多數都是事先沒有周詳計劃的。例如,到澳洲讀書的,等到畢業時才思 考如何永居;來工作渡假的,在澳洲待了差不多兩年,才『重新』找方法怎樣永居。臨渴掘井,要成功永居自然是困難重重了。所以,如果你已立下了決心永居澳 洲,接著要做的就是及早定出周詳的永居計劃。
三、策略 澳洲的永居政策經常改變,一年『幾小變』、數年『一大變』已是屢見不鮮。除了簽證的要求和申請程序的改變外,技術職業列表(SOL 和 CSOL)的改動也是頗頻繁的。即使你今天符合申請技術永居的要求,有可能下個月已因列表的變動,而不再符合申請要求了。 兵貴神速,很多技術永居成功人士的策略,都是盡量以『最短的時間』去符合申請技術永居的要求,不作無謂的遲疑和拖延。因為時間越短,節外生枝的機會就越少。 所以計劃技術永居的策略就是要『快』,盡量令自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裡,『符合』申請要求。如果現時已符合申請要求,就應『立即行動』辦申請,不要拖延。如 果未符合申請要求,則應細心計劃,找出能以最短時間去符合申請要求的方法,並盡早付諸實行。
四、年齡 所 有的技術永居簽證都有年齡上限。但更重要的是,對於某些需要計算分數的簽證來說,不同年齡組別可取得的分數是不相同的。25-32歲的組別可於年齡部分取 得最高的分數,因此 25-32 歲是申請這些要計算分數的技術永居簽證的黃金時間。如果錯過了,就有可能需要藉著更多的相關工作經驗年期或更好的 IELTS 成績來補回分數,亦即門檻變高了。所以 32歲或以下的人士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技術永居的黃金年齡。而對於 25 歲以下的人士來說,他們是少數能夠因隨著時間的過去而獲取更高分數的一群,所以也應及早做好自己的永居大計,以待時機的來臨。
五、英文能力 對 於非英語背景的人士來說,無論是想到澳洲留學、或欲透過技術簽證永居澳洲,都得先符合指定的英文成績要求。IELTS(雅思)是在澳洲最被廣泛接受和採用 的英文能力考試。雖然有些其它的英文考試成績也被接受,但現時還沒有任何一個是跟 IELTS 那樣「百搭」,廣受各機構的共同接受,所以考好 IELTS是留學或永居澳洲必須的。
可是IELTS(雅思)欲是很多人的攔路虎,部分人連技術簽證所要求的最低IELTS 成績要求也達不到,有些人則是為要取得計分技術簽證所要求的分數,而需要考取更好的 IELTS 成績。無論是哪種情況,結論都是『要提升自己的英文能力』。可是英文能力是不可能在一朝一歹間有大幅進步的,所以加強英文能力,也應該被放進自己的永居計劃當中。為了要配合「快」的策略,增強英文能力應該與永居計劃中的其它部分同時進行,免得有朝一日「萬事俱備,只欠英文」。 例子分享某國有不少留學生都是來澳洲修讀會計學位課程的。該國的學生會特別喜歡會計嗎?才不是呢!如果你問他們,很多都會答你他們根本不喜歡會計,亦從來沒有想過要當會計師,他們讀會計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以最短的時間來符合資格申請技術永居簽證。
不少人會覺得,花數年時間修讀一個自己沒有興趣的學科,還要不打算在畢業後以此為職業,不是在浪費學費和青春嗎?這就是為甚麼我在上面說過,永居是需要有很 大的決心,有所付出,甚至有所犧牲的了。當然,如果你覺得為了永居而這麼做是不值得的,你絶對有權選擇不這樣做,或者可以另覓較迀迴曲折的途徑來達到永居 的目標,只是這樣做就不符合我上面所說「快」的策略,實行起來也可能會更艱巨。 對大多數人來說,一生中可以合資格申請技術永居的時期不會很長,錯過了就可能不會再有下一次機會。所以如果站在以永居為首要目標的角度來看,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策略。
先把握住一生中少有的永居機會; 會計的技術評審沒有工作經驗要求,免去了畢業後又得先等幾年累積工作經驗的時間,非常符合「快」的策略。夜長夢多啊! 過了海就是神仙呀!取得了澳洲永居權後,你可以以本地學生的身分修讀本來自己喜歡的學科,而學費只需付本地生的價錢,便宜很多呢! 如果之前讀大學時修讀過一些相關的選修科,更可以嘗試申請學分豁免,縮短修讀時間兼節省學費。如果不想再讀書了,又可以選擇做其它行業的工作,沒有規定要你從事用以申請技術永居的職業啊! 於這三至四年在澳洲的留學時間裡,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去學習和增強英文能力,到畢業前再花點功夫操練一下 IELTS 的模擬試題,掌握考試技巧,要取得 IELTS 全七分也不是太困難的事,很多人都可以成功做到。 以 上是一個讓你看到如何運用「快」的策略的例子。
當然修讀會計不是唯一可以「快」的途徑,只是因為會計的入學門檻較較低,例如不像工程科目般必須先有良好的 數學根基,也是現時唯一仍然可以用以申請獨立技術永居(即是不一定須要有擔保人)的商科學科,因此是個非常熱門的「永居學科」。 「快」 的方法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的背景和際遇都不相同。網上盛傳一些職業的技術永居方法,就不是人人都合適了 。一來這些職業須要有擔保人(例如澳洲僱主),而找擔保人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事(雖然這個世界總會有人是幸運的,要不是就不會每星期都有人中彩票了),二 來很多時透過這些職業來申請技術永居都未必符合上述「快」的策略。所以,我建議大家不要只道聽途說那些方法,一來未必真確,二來即使可行,也未必一定適合 自己。如有需要,應該盡早向澳洲的註冊永居代理徵詢專業意見或尋求協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97960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