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推測,甲烷爆炸「吞噬了」過往的船隻。
圖片來源:網絡
科學家或許將要解開一個自從1851年以來就困擾著我們的謎團。
科學家們認為,在百慕達三角,8127人的憑空消失可能與甲烷氣體爆炸有關。
這一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域大體上是指由波多黎各聖胡安、百慕達群島和邁阿密三點連線形成的三角地帶,人們將其稱為魔鬼三角,或者更通俗的百慕達三角。
百慕達三角現象是怎麼產生的?歷史上各種解釋五花八門,包括地磁異常、洋底空洞、海洋漩渦、存在可燃冰等等,然而這些都只是假說。
據《國際財經時報》報道,在過去的165年間,無數的船隻和飛機在這片海域消失,通常是在神秘的氣候狀況下,已經有超過8000人在此喪生。來自挪威北極圈大學(Arctic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在最新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巴倫支海底多個巨型坑洞或許能夠解釋百慕達三角之謎。
挪威近岸海床上出現的坑洞顯示大量堆積的甲烷氣體可能曾在此處發生爆炸。這些坑洞的深度約為46米、寬度約為805米。該研究認為,海底深處儲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當天然氣慢慢地泄漏便形成了這些甲烷坑洞。
在過去兩年中,科學家曾在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附近海域觀測到甲烷氣體冒出海底,在美國東海岸也有過相似的記錄。據Digital Journal報道,去年,在冰雪封凍的西伯利亞,科學家又發現了4個新的坑洞,至此,科學家已經發現了7個由甲烷氣體爆炸形成的坑洞。
更多發現細節將在下月的歐洲地球科學聯盟(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年會上發布,該會議將於4月17日至4月22日在維也納召開。海底甲烷氣體爆炸是否會威脅到海面船隻的安全將是大會的一個討論話題。目前,科學家使用雷達來提供海底細節照片,這些照片展現了世界各地甲烷氣體滲流海域的局部。
「在巴倫支海中西部的海床上存在許多巨大的坑洞……很有可能是天然氣大爆炸造成的。」挪威北極大學的研究員們表示,「坑洞海域極有可能是北極淺海甲烷泄露最活躍的區域之一。」
將巴倫支海的研究應用到百慕達三角上去
這已經不是科學家們第一次認為百慕達三角曾發生甲烷爆炸。去年,由俄羅斯托洛費穆克學會的伊戈爾•耶爾斯朵夫(Igor Yelstov)帶領的科考團隊表示,百慕達三角的神秘消失事件受到了消火栓氣體反應的影響。
耶爾斯朵夫告訴《星期日泰晤士報》,當坑洞開始劇烈分解,甲烷冰將升華成氣體。他表示,這一過程同火山噴發相似,就好像是一場核反應,會釋放出巨量的氣體。科學家推測,甲烷爆炸「吞噬了」過往的船隻。
如果甲烷氣體爆炸的理論能夠解釋百慕達三角失蹤之謎,是否也能進一步解釋該海域的磁場異常?4月即將召開的會議將是十分值得人期待的。
翻譯:韓宏;編輯:陳昇龍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