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蘇35戰機交易出重大變故!俄羅斯一舉動讓中國心寒
圖為俄羅斯蘇35戰機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456期】近日,俄羅斯衛星網發表文章稱,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總裁切梅佐夫表示,雖然中俄兩國在去年簽署了蘇35戰機的銷售合同,但俄羅斯不會在今年向中國交付首批蘇35戰機,此話一出,立即引起了外界的強烈關注,因為此前有媒體報道,俄羅斯將會在2016年第四季度,完成對中國蘇35的首批交付使用。
作為中俄兩國近10年來最大的武器交易合作,蘇35戰機終於在2015年確定銷售事宜,中國將斥資20億美元,從俄羅斯購買24架蘇35戰機,此外,中俄兩國還會擴大在發動機領域的合作關係,這一合作外界普遍認為是中俄軍火交易開始回暖,如果俄羅斯推遲蘇35戰機的交付日期,無疑將會讓中國感到徹底心寒。
圖為俄羅斯蘇35戰機
中國為何繼續購買蘇35戰機?
中俄蘇35戰機的談判進行了很長時間,最終達成銷售協議,是中俄兩國相互妥協的一個結果,很多人可能都會有疑問,在國產殲20和殲31隱身戰機成功首飛後,中國為何還要繼續從俄羅斯購買不具備隱身功能的蘇35,諸葛小徹認為,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以從戰術和技術兩個層面來分析。
戰術方面,蘇35作為最接近五代機的「4++」戰機,一旦進入中國空軍服役,綜合作戰性能完全可以應對周邊國家的所有戰機,甚至包括美國F22隱身戰機;技術方面,蘇35裝備的117S矢量發動機、雪豹E型雷達、KS172超遠程空空飛彈等,都是可以加速中國殲20研製重要的裝備和技術。
圖為在敘利亞執行作戰任務的蘇35戰機
俄羅斯為何推遲向中國交付蘇35?
關於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總裁切梅佐夫所說:俄羅斯不會在今年向中國出口蘇35戰機,主要原因是這項已經簽署的合同,還需要經過雙方的審批程序,而這一程序的審批可能會在今年秋季完成,如此一來,蘇35的交貨日期將會向後推遲,並不是外界之前報道的今年第四季度。
諸葛小徹認為,這其實只是俄羅斯推遲交貨期限的一面之詞,諸葛小徹認為,主要原因是俄羅斯在空襲敘利亞期間,更加重視對蘇35戰機的採購,俄羅斯空軍從2009年開始接受批量生產的蘇35戰機,截止到2015年,中國裝備了48架蘇35,但在空襲敘利亞後,俄羅斯追加訂購了50架蘇35戰機,如此一來,產量有限的蘇35戰機,必須率先滿足俄空軍的作戰需求,中國訂購的24架蘇35戰機,也就只能被迫推遲交貨期限。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