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這次「謙虛」了:戰機數量嚴重不足,無法同時打贏中巴兩國
據《印度斯坦時報》10日報道,印度空軍副司令承認,印度空軍戰機數量嚴重不足,已無法滿足「同時打贏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戰爭需求。
報道稱,這是印度空軍高層罕見地「坦承」自身的戰力缺陷。為同時在兩條戰線上打贏中國和巴基斯坦,印度空軍認為需要至少42個戰鬥機中隊,而目前僅有33個,而且數量仍在呈下降趨勢。
1962年邊境戰爭中印度軍隊在喜馬拉雅全線遭到慘敗,儘管中國出於國際戰略考慮,在將潰敗的印軍追進印度境內後,主動後撒至戰前的實際控制線,但是依舊震撼和刺激了整個印度,戰爭在中印之間刻下了深深裂痕。
這次流血衝突成為中印之間至今長達50多年,並還將繼續下去的軍備競爭的開端。1963年至1976年期間,印度空軍裝備技術水平和先進戰鬥機數量都迅速得到提升,而中國空軍裝備發展則出現了停滯。
1967年之後印度空軍逐步取得了在高原地區的制空優勢。1976年至1992年期間,印度空軍在已經取得對中國空軍的裝備優勢基礎上,開始新的全面更新換代,大量裝備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使得中國空軍對印度空軍的劣勢加深。
中國空軍直到1992年引進蘇27先進戰鬥機,並裝備國產新型戰鬥機,才逐步重新扭轉在高原地區的空中劣勢。之後,中國空軍現代化開始顯現爆髮式成果,殲-10、殲11、殲20等新成果不斷。
而目前,印度空軍的擴軍計劃,正遭遇本國研製的LCA輕型戰機難產和從法國購買「陣風」戰鬥機陷入僵局的雙重困境。讓局勢更為惡化的是,到2024年還將有14個中隊的米格-21和米格-27老式戰機將完全退役,印度空軍的戰機數量缺口更大。此外,從俄羅斯引進的蘇-30MKI系列戰鬥機也問題不斷,飽受發動機故障和各種可靠性問題的困擾。
印度空軍宣傳片
而自稱能打敗中國空軍的底氣所在——T50戰機計劃,由於俄T50的研發一度停滯不前,讓印度漸漸喪失了信心。如今遑論中國,就是對付巴基斯坦,能否占上便宜都不好說,在199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武裝衝突,前3天,印度空軍先後損失米格-21、米格-27戰鬥機各1架,米-17直升機1架,引起印度軍方高層的巨大震動。
近年來,印度在軍費支出上出手闊綽,作為西方與俄羅斯軍火市場上的寵兒,「買買買」已成為印度國防首先想到的上上之策,只是這種「萬國牌」不僅使得後勤維護成本高昂,而且體系非常繁雜,無奈「摔摔摔」成了印度航空不可阻擋之勢,難怪數量不足,難以同時打贏中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95322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