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業為何突然做這件事?內幕讓美俄兩國徹底傻眼了

Ctw| 2016-03-06| 檢舉

中航工業為何突然做這件事?內幕讓美俄兩國徹底傻眼了

圖為中國從俄羅斯引進的AL31發動機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450期】近日,中國開始重點打造的「航發航母」--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對外宣布組建,據悉,該集團將主要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發動機研製生產單位剝離出來並重新組建的,將主要側重於軍民航空發動機、直升機傳動系統和第二動力等航空產品的開發,其總資產將達1450億元,將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航發航母」。

在世界航空工業界,航空發動機製造技術被譽為「世界工業王冠上的明珠」。要想摘取這顆「明珠」,不但國家要具備相當雄厚的實力,還要同時具備尖端的技術,以及大批的高精尖專門人才。因此,這不是一般國家所能做到的。目前來看,只有美英法俄等已開發國家才能做到,而中國可能是下一個加入這一行列的後來者,而且很可能會後來居上,這一點,美俄兩國非常清楚其中的意義,一旦中國可以自主研製先進航空發動機,將會讓他們這些航空強國徹底傻眼。

圖為中國發動機圖譜

中國當前正在研製的航空發動機有哪些?

中國是一個航空大國,但卻不是一個航空強國,因為中國現在雖然能夠生產絕大多數飛機,但卻不發生產出滿足自身需要的航空發動機。從最早的仿製前蘇聯的渦噴-5到2002年定型渦噴-14「崑崙」發動機,中國在渦噴發動機的探索中走過了半個世紀的征程。但是,在渦扇發動機的研發上,中國卻長期徘徊不前,從渦扇-6到渦扇-8,中國開始摸索發展渦扇發動機的嘗試,但卻均以失敗告終。

從引進英國技術仿製生產渦扇-9「秦嶺」發動機開始,中國正式走上了國產渦扇發動機的生產之路。之後為殲-11配套的渦扇-10「太行」讓中國航空發動機開始發威,儘管這型渦扇發動機存在很多問題,但經過不斷改進,如今終於成功裝備殲-11戰機。而其改進型性能也大幅躍升,被稱為FWS-10B型「太行」改進型發動機已開始裝備殲-11B系列戰機以及殲-10B/C戰機,未來將成為中國第三代戰機的標準發動機。諸葛小徹認為,不僅是上述項目,中國還同時在研發多種發動機,如渦扇-13「泰山」、「岷山」、「九寨」、渦扇-15、渦扇-18、渦扇-20以及渦扇-30等,它們已組成中國航發的「集團軍」。

圖為中國改進版渦扇10發動機

中國為何會重金研製國產先進發動機?

作為當今世界的尖端產業之一,航空發動機是現代戰機的「心臟」,是一個國家的戰略裝備,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裝備水平、科技工業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但是,對於中國而言,此前所有三代戰機的「心臟」,卻幾乎全部依賴從國外引進的,中國戰機直追國外先進水平但卻大都存在「心臟病」這一現實,不得不讓積極向戰略空軍方向發展的中國空軍心傷。

沒有自己的完整成熟的航空工業,就不能算作一個世界大國,更不能稱作世界航空大國,諸葛小徹認為,作為當今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如今中國信心百倍要做世界航空和航空產業大國,更要為自己的空軍插上騰飛的翅膀。特別是在信息化現代化戰爭面前,中國的先進戰機項目絕對不能落後於世界已開發國家,緊追世界先進水平的殲-20、殲-31、殲-18、運-20、轟-20等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戰機不斷問世,它們均需要一顆強勁的「中國心」。因此,中國航空工業時不我待,必須要為上述戰機提供滿足要求的「心臟」,這就是中國不惜上千億巨資打造「航發航母」的最大最強理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94032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