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世界究竟還需要多少石油?
新能源會對石油構成威脅嗎?
天然氣發展如何?
頁岩油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未來20年世界能源形勢如何?
近日,BP(英國石油公司)發布了一份能源預測,關於石油的未來,BP是這樣看的。
石油需求依舊會增長
能源的需求持續增長原因很簡單,因為世界經濟也在增長嘛。隨著生產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需要更多的能源。但是未來20年能源需求的增長速度會逐步放緩,未來人們會更加注重能源利用率的提高。雖然世界GDP的增長速度不確定,但想要確保經濟繁榮昌盛,在未來20年就需要更多的能源。到2035年,世界能源消費將增長34%,天然氣每年增長1.8%,石油年增長0.8%,非化石能源年增長6.6%。
能源結構繼續改變
變是肯定的,但未來20年不要擔心化石能源會被新能源取代。BP預測在未來20年,天然氣產量會大漲,煤炭的需求增長減緩,新能源發展則快馬加鞭。化石燃料依然會是主要能源,到2035年,化石能源將占到總能源消費的80%(2014年為86%)。
石油的動力是汽車
未來能源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是交通和工業,2/3的能源需求增長將是由交通業的發展帶來的。交通業之所以能帶動能源需求增長主是由於在新興經濟體中私家車數量將大幅增長。全球汽車的數量在2035年將增加一倍,幾乎所有的增長量都將來源於新興經濟體(中國、印度),非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的汽車數量在2020年後將增加兩倍。在2035年,交通消耗的能源有88%將來自於石油,石油仍然占主導地位。此外,刺激石油需求增長的另一個因素石油化工。在工業上,有40%的石油消耗都不是作為燃料使用的,因此受到碳減排政策的影響也較小。
未來石油三劍客
BP預測全球石油日供應量在2035年將增加19百萬桶,增加的產量主要來源於美國頁岩油氣、巴西深水油氣、加拿大油砂。美國頁岩油氣、緻密油,巴西深水油氣、加拿大油砂和生物燃料日供應量將增加16百萬桶。
天然氣需求增長量爆棚
對天然氣需求增長的主要貢獻來源於新興經濟體(中國、印度等),中國和印度將為天然氣增速貢獻30%的力量,中東國家貢獻20%。在新興經濟體國家,天然氣直接作為燃料使用和用於工業的比例各占一半,在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天然氣則主要是用於發電使用。對天然氣產量增長的貢獻,常規天然氣和頁岩氣將各占一半。常規天然氣增量將主要來自於非OECD國家(中東、中國、俄羅斯)。
頁岩氣產量增速明顯
頁岩氣產量每年增速將在5.6%左右,世界頁岩氣產量占天然氣總產量將從2014年的10%增加到2035年的25%。美國頁岩氣到2035年,將占到美國天然氣產量的75%。在未來,頁岩氣的增長量在初期將是源自於美國,但逐漸地,中國的頁岩氣產量增速將愈加明顯。到2035年,中國頁岩氣產量增速對世界頁岩氣產量增速的貢獻將是最大的。到2035年中國頁岩氣日產量將達到130億立方英尺。
緻密油世界產量占比低
美國緻密油(頁岩油)由於技術的飛速進步曾一度超出預期產量,在2013年BP預測美國緻密油的日產量在2030年為3.6百萬桶,然而2014年就超過了這一水平。目前預計,到2030年,美國緻密油日產量將達到8百萬桶,占美國石油日產量的40%。然而全球來看,緻密油到2035年,僅能占到全球石油產量的10%。
中國對世界能源的影響不小
中國在未來將對世界能源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如果中國經濟結構轉型,能源需求將降低。BP預測中國的能源需求年增長量將小於2%,遠小於2000年8%的增速,因為中國GDP年增速在2014~2035之間的平均值預測將在5%左右,是2000年至2014年增速的一半左右。中國能源需求增速放緩,對煤炭行業的影響尤其重大。同過去20年相比,世界對煤炭需求增速將小於過去20年增速的1/5。在過去十年,中國為世界能源需求增長貢獻了60%的力量,而從2025~2035年,這個數字將下降到30%。中國能源需求的降低,將由印度能源需求的增長彌補。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