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略石油儲備有多少?

我國60%的原油依賴進口,來源主要集中在中東、非洲及中亞等地。

運輸有三種方式:鐵路、管道和海上油輪。

雖然戰爭和災害只是小機率事件,但戰略原油儲備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進口原油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維護和管理也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在這方面美國僅一年的維護費用就高達2億美元,大額的資金從何而來?

1. 以政府撥款和利息補貼為主;

2. 收取石油消費特別稅;

3. 來自企業等民間機構的籌資。

△日前發改委表示油價暫緩下調,並且拿出防霾這一「合理解釋」,公眾一片譁然,而背後的緣由,你懂的……

戰略石油儲備只有關鍵時刻才能動用,各國的動用機制也不盡相同,以美國三種釋放機制為例:

1. 全部釋放出現石油供應中斷,對國家安全和經濟造成嚴重負面影響或者已經導致石油產品價格暴漲時,可以全部釋放。

△必須由總統決定——極小機率事件

2. 限量釋放國際或者國內出現大範圍石油供應短缺時,為了避免影響經濟,可以限量釋放儲備石油,釋放總量不得超過3000萬桶。

△1990年海灣戰爭期間,美國投放了2114.1萬桶儲備原油,穩定了原油市場

△2005年9月,動用1620萬桶,應對卡特里娜颶風對墨西哥灣油田的衝擊

△2008年8月,動用539萬桶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的國際油價震盪

△2011年7月,動用3000萬桶來穩定由利比亞政局更迭所帶來的國際油價波動

3. 試驗銷售銷售總量不得超過500萬桶,能源部長具有使用權限。

△2014年3月,烏克蘭政治危機,克里米亞公投在即,美國宣布首次「試銷」,釋放500萬桶原油

△近期美國宣布2018年至2025年間,將銷售58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因為美國已經從進口國華麗變身為出口國了關於戰略原油儲備。

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足夠該國消耗240天,日本達到187天,瑞典107天,法國116天……

截止到2015年第二季度,中國共建成8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總庫容為2860萬立方米,可儲備2610萬噸原油,約2.1億桶。但是,這隻夠國內消耗30多天(⊙o⊙)…

△舟山、鎮海、大連、黃島、獨山子、蘭州和天津共7個地面儲備基地;還有1個黃島地下儲備洞庫

△鎮海石油儲備基地:中石化承建,共52座儲油罐,庫容520萬立方米

△舟山石油儲備基地:中石化集團承建,總庫容將達到750萬方

△大連石油儲備基地: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承建,可儲備300萬立方米原油

△大連石油儲備基地: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承建,可儲備300萬立方米原油

當前國際市場原油供大於求,油價斷崖式潰跌,這引發了一輪全球性的購買熱潮。

傳統原油進口國都在抄底囤積原油,中國當然也不應該錯過機會。有報告顯示中國政府將在2016年增加7000萬至9000萬桶戰略原油儲備。但目前國內原油儲存能力已經告急,大量滿載的油輪停泊在近海。

如果明年再增加進口9000萬桶原油,戰略石油儲備達到3億桶,這也離2020年達到5.5億桶的政府目標相差甚遠,改變眼前的困難或許真的需要從多個角度調整思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93325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