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美解伊朗 是對是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為了圍殺「北極熊」,美國「解禁伊朗」俄羅斯有著豐富的土地,可謂三十六度無死角。卻天生有著一個缺陷:靠石油出口來穩定經濟的發展。可以說,油價在90美元的時候,俄羅斯是一個吃胖了的北極熊;油價在60美元的時候,俄羅斯是一個飢餓的北極熊;而油價在30美元的時候,俄羅斯則是一個奄奄一息的北極熊。很顯然,現在的俄羅斯,已經奄奄一息了。
但巴西貿易部長Armando Monteiro今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巴西將接受伊朗用歐元,或是其他貨幣支付汽車、飛機和其他貿易等的款項,以規避美國對伊朗仍未取消的制裁。
根據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伊朗不能使用美國金融系統。而Monteiro卻是首位證實巴西可能接受伊朗以歐元等其他貨幣付款的巴西官員。在與六大國達成核協議後,伊朗尋求用歐元結算債務,包括石油買賣等,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核協議的達成使伊朗遭到的制裁在上月被取消。
伊朗,作為美國的宿敵,在遭受美國「金融封殺」幾十年後,國內的「反美」情緒始終不減。但詭異的是,美國突然對這個死硬的「反美派」網開一面,在去年開始逐步解禁伊朗對外貿易。
伊朗解除制裁後,將導致石油的價格進一步下跌,對於高度依賴能源進口的歐盟和美國好處不言而喻,遭制裁多年的伊朗,各種基礎設施面臨更新換代,而大部分產品只有歐美才能生產。但對俄羅斯而言,伊朗解除制裁對其沒有一點兒好處,不僅降低了對歐盟的能源控制,油價的進一步下跌,對其的經濟壓力無疑更重了。但最終俄羅斯最終還是同意了伊朗解禁的提案,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伊朗和俄羅斯同為「反美陣營」,在中東很多利益有著共同的訴求(比如敘利亞問題),在國際上頗為孤立的俄羅斯不會輕易開罪伊朗;另一方面,在伊朗問題上,掌握話語權的是歐美,即便俄羅斯強烈反對,也沒什麼實際效果,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毫無疑問,伊朗是個雙刃劍,不僅傷了俄羅斯,對美元體系下的石油貿易也構成了危險。美國在提出」解禁伊朗「問題上肯定是對利弊做了充分的權衡,但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主導下的石油美元體系已經搖搖欲墜。
歐盟對俄羅斯的能源供應依賴度太大一直是其致命的問題,所以俄歐關係出現惡化後,歐盟因為俄羅斯打「能源牌」而陷入被動。而伊朗一旦解禁,歐盟便等於多了一條從中東獲取能源補給的渠道。這個結果雖然不能幫歐盟徹底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但卻可以大大削弱俄羅斯「能源牌」對歐盟的影響。
另一方面,伊朗解除制裁後,將導致石油的價格進一步下跌,對於高度依賴能源進口的歐盟好處不言而喻,遭制裁多年的伊朗,各種基礎設施面臨更新換代,又因伊與美交惡,只有歐美才能生產的產品,伊朗必然向歐求購,所以不難發現在談判過程中,表現最積極的就是歐盟,伊朗第一時間購置的大飛機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說到俄羅斯,伊朗解除制裁對其沒有一點兒好處,不僅降低了對歐盟的能源控制,油價的進一步下跌,對其的經濟壓力無疑更重了,俄羅斯為什麼要同意解除伊朗制裁?想要走出目前低油價的局面,讓其他產油國一起減產保價談何容易。相信大家對國際油價暴跌的原因都清楚,一切都是美帝在背後搞得鬼,不搞定美國,相對來說伊朗解禁對於油價暴跌影響不大,美國完全有能力繼續壓低油價,減輕自身傷害,最大限度的打擊俄羅斯。
但伊朗解除制裁後,情況就不同了,在這場石油戰爭激戰正酣之時,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陡增變數,伊朗更豪言在目前水平之上增加150萬桶/日後才會考慮減產。很明顯其他產油國要麼死撐玩完,要麼迫不得已減產保價,共度難關。而美帝自然希望第一種結局,自身的經濟實力,雖說目前並不是其鼎盛時期,但沙特、俄羅斯幾個綁在一起也不是他的對手,等對手崩潰了,加大原油產出,搶占市場份額。炒高油價恢復元氣。俄羅斯自然是背水一戰,謀求一線生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