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除了「按讚」新增了更多選項,但為何獨缺「不喜歡」的按鍵?創辦人馬克祖克柏終於說出了重要原因!
有關注新聞的朋友們,一定都知道臉書昨天正式推出除了「按讚」以外的全新選項了!你現在可以對一則貼文表達更多情緒,包括按「愛」、按「難過」、按「怒」等等。但為何就是沒有「不喜歡」(dislike) 的選項呢?
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 在最近發表的聲明裡,做出了以下回應:「我們想跟大家分享的事情,並非每件事都是快樂的。我們有時分享的事是令人感到難過、挫敗的。我們的社群已經要求新增「不喜歡」的選項好幾年了,但並不是因為想讓朋友知道不喜歡他們的貼文,而是希望表達同理心,希望能夠傳達更多情緒。」
另外,臉書發言人也表示他們認為「不喜歡」並不足以表達生活中的複雜情緒,而且擔心「不喜歡」的按鍵會被人們用來行使網路霸凌,例如蓄意拉下一則貼文的讚數來激怒貼文者,可能將衍伸更多問題。
臉書創辦人曾表示不喜歡「不喜歡」鍵:對這個世界沒有好處
長久以來Facebook一向只提供單一按鍵讓使用者對貼文內容表達想法,那就是「讚」(like)。一直以來Facebook用戶都希望能夠有其他按鍵,呼聲最高的就是「不喜歡」(dislike)。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雖然坦承他也曾想過這件事,但還是不想提供dislike按鍵。
Zuckerberg在舉辦的第二場公開Q&A活動中開放外界提出各種問題,對於按鍵的問題,Zuckerberg說,大家常常分享悲傷或令人難過的事情,友人也許可以藉由同情或驚訝的按鍵來表達不同的情緒或看法,而不是dislike。這類的按鍵對於不想用文字來表達的使用者而言可能是個很好的工具。
Zuckerberg坦承他曾經想過dislike按鍵,但有些事情必須要採用正確的方法以帶來好的結果,而不是招致負面效果,讓使用者明確表達他們不喜歡或不同意某事不見得是好的,它可能會傷害用戶的情緒。有分析認為,dislike鍵將讓Facebook用戶張貼文章的次數變少,進而影響Facebook的流量與廣告收入。
有鑑於Facebook用戶對like以外按鍵的期待,Facebook工程師曾於內部競賽中提出「同情」(sympathize)按鍵的設計,甚至有駭客利用此事建置出以「dislike」按鍵為誘餌的Facebook假程式。
除了按鍵之外,Zuckerberg也在這次的公開Q&A中重申實名制的重要性。他認為這是打造一個安全社群的重要元件,也是Facebook重要的文化之一,希望藉由Facebook反映人們真實世界的關係,把大家圈在現實中。
Zuckerberg把實名制視作Facebook與眾不同之處,他說有很多網路社群是與現實脫節的,他相信那些招搖撞騙的壞人最需要的就是匿名的掩護,此舉可約束這些人在Facebook上的行為。此外,也有不少Facebook用戶透過實名制找到久未聯繫的親友。
Facebook的實名制也曾惹來一些爭議,有一名Facebook用戶向該站檢舉了數百個假帳號,而這些帳號皆屬於男扮女裝、女扮男裝,或變性人的LGBT社群,該社群抗議此一政策剔除了那些想要採用其他名稱來保障自身隱私與安全的使用者,最後Facebook出面道歉並採取了權宜措施回復了相關帳號。至於Google則是在今年7月終止了Google+自2011年起實施的實名政策,不再對Google+的使用名稱祭出任何限制。
這麼說很有道理,雖然我們有權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意見,但很多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這麼簡單,「不喜歡」按鍵是不是可能將扼殺更多元的言論?你的看法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92083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