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金帳汗國統治俄羅斯長達238年,後來俄羅斯是如何推翻蒙古統治的?

張無忌| 2016-02-23| 檢舉

蒙古金帳汗國統治俄羅斯長達238年,後來俄羅斯是如何推翻蒙古統治的?

金帳汗國又叫欽察汗國,建立於1242年,滅亡於1502年,是建立大元的成吉思汗子孫建立的國家。這個國家統治著俄羅斯200多年,那麼俄羅斯人是如何推翻蒙古的統治的呢?

金帳汗國的建立

1225年,成吉思汗劃分了四個兒子的封地。長子朮赤的封地在額爾齊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包括額爾齊斯河流域和阿爾泰山地區),朮赤的斡爾朵(行宮)設在額爾齊斯河流域。

1236年,朮赤次子拔都統帥「長子軍」西征,到1240年先後征服了欽察草原、克里木、高加索(到打耳班)、保加爾(保加利亞)、伏爾加河和奧卡河地區以及第聶伯河流域的羅斯各公國。被征服的這一廣大地區成為拔都的兀魯思,從1242年以後稱為「欽察汗國」。

汗國的疆界大致包括:東自額爾齊斯河西部,西至第聶伯河,南起巴爾喀什湖、裏海、黑海,包括北高加索及花剌子模北部和錫爾河下游地區,向北臨近北極圈。拔 都把伏爾加河地區作為政治中心,在入口處建立了首都薩萊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羅斯諸公國與欽察汗國為藩屬關係。

1259年,蒙哥大汗去世,阿里布哥在漠北被大部分蒙古貴族選舉為大汗,1260年,忽必烈則在漠南開平稱帝,並發動了討伐阿里布哥的戰爭,蒙古帝國的中央政權不復存在,金帳汗國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

金帳汗國是一個由各民族組成的龐雜的聯合體,其中作為征服民族的蒙古族,人數甚少。東南歐,特別是欽察草原,是欽察人居住的地方。汗國的人口主要是欽察 人、保加爾人、花剌子模人,以及其他一些突厥系族群,尤其以欽察人與土庫曼人居多。由於統治民族蒙古人佔少數(約數萬人),因此,逐漸被周圍的大量欽察、 突厥等突厥部族所同化,到14世紀前葉,完成了突厥化過程,突厥語和突厥文成為汗國的通用語言和文字。

此外,汗國內部各地的經濟發展亦不盡相同,欽察人處於封建生產關係的初級階段,大部分人過著遊牧生活,只有極少數人遷到頓河和伏爾加河下游轉入定居;克里 木、保加爾則進入封建生產關係的發達時期;花剌子模具有高度發展的農業技術,過著城鎮化的定居生活;克里木及其沿海城市,商業發達,可通往小亞細亞和君士 坦丁堡,一直通向敘利亞和埃及;保加爾是農業國,是金帳汗國的主要糧食產地。

欽察汗國的版圖遼闊,東起額爾齊斯河西部,西到斡羅思(今俄羅斯)西北部、烏克蘭,多瑙河的下游,南起巴爾喀什湖西部、裏海北部、黑海,土庫曼斯坦西北部,北至北到北極圈附近的遼闊廣大地方(包括諾夫哥羅德)等地。

蒙古人是如何統治俄羅斯的?

蒙古人對俄羅斯人的進攻始於1223年,蒙古西征軍的一支由速不台率領攻入南俄羅斯地區。

基輔大公穆斯提斯拉夫·羅曼諾維奇組織南俄聯軍迎戰,在卡爾卡河畔遭蒙古人突襲,幾乎全軍覆沒。十多年後蒙古大軍再次西征,此次遠征作了周密準備。 1235年蒙古庫里爾台決定西征,窩闊台盡遣各王公和千戶長,百戶長的長子出征,「長子出征,則人馬眾多,威勢盛大,聞說那敵人好生剛硬,我兄察阿歹謹慎 的上頭,所以教長子出征,其緣由是這般」。這次西征共出動蒙古和突厥軍隊約十二萬,由拔都任總指揮,實際的統帥是速不台。1237年秋蒙古大軍攻入俄羅斯 境內,首先圍攻大城梁贊,梁贊堅守數月,於12月21日陷落,蒙古人大肆屠城。1238年蒙古人繼續進攻,相繼攻陷莫斯科,弗拉基米爾等城市。

此次蒙古人由北翼進攻俄羅斯,最終目標是征服北方最強大的諾夫哥羅德共和國,但這一目標沒有達到。蒙古大軍雖一路攻城略地,但遭到的抵抗非常激烈,每一步 進展都要蒙受損失,光是小城科澤爾斯克就抵擋了蒙古人五十天才陷落。俄羅斯人的英勇抵抗終於贏得了時間,隨著冬季臨近,軍旅疲憊,道路日漸泥濘,繼續進攻 已不可能,拔都只得命大軍退回頓草原休整。1240年初蒙古大軍再次進攻,這次的進攻目標是南俄,蒙古人勢如破竹,大城基輔於年底陷落。1241年拔都分 兵進攻,北路大軍深入中歐,攻掠加利西亞和波蘭,在捷克受挫後南下與南路大軍匯合。南路蒙古軍大敗匈牙利人,在多瑙河草原上大肆劫掠,遠達亞德里亞海岸, 最後於年底開始撤離歐洲。北路蒙古軍隊依然在活動,直到1242年夏被捷克人擊敗後才退回伏爾加河草原。1243年,拔都在伏爾加河下游薩萊建立汗庭,金 帳汗國的統治正式開始。

雖然蒙古人在俄羅斯取得了輝煌勝利,但公正地說:他們沒能完全摧毀俄羅斯人的實力。俄羅斯跟東方專制國家不同,那些東方帝國雖然強大,但只要擊敗其主力 軍,攻佔其重要城市,整個國家即行瓦解崩潰,民眾亦成為征服者的奴僕。俄羅斯由眾多分立的城市和鄉村構成,要徹底征服他們,除了逐個攻陷這些設防的城市和 堡壘並派兵駐守之外沒有其他辦法,要做到這點,即便是強大的蒙古人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諾夫哥羅德就毫髮無損倖存下來,當時諾夫哥羅德擁有強大軍力,如果認 真抵抗蒙古人未必會失敗。可諾夫哥羅德寧願向蒙古人稱臣,是因為必須對付更急迫的威脅—-來自西北方向的瑞典人和德意志騎士團。蒙古人如同風暴一般,席捲 大地之後自然會退去,而瑞典人和德國騎士不同,他們的目的在於開拓疆土,而且此前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瑞典和德意志對俄羅斯的威脅比蒙古人大得多,諾 夫哥羅德必須全力抵擋其東擴。

1240年,諾夫哥羅德大公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在涅瓦河畔擊敗瑞典人,同時立沃尼亞騎士團趁虛攻佔臨近大城普斯科夫,給諾夫哥羅德造成更大威脅。雅羅 斯拉維奇傾全力以戰,於1242年初收復普斯科夫,隨後在4月5日爆發了著名的楚德河冰湖血戰,俄羅斯人大敗立沃尼亞騎士團,終於遏制了德意志騎士團的東 進勢頭。這幾場大戰都發生在蒙古人西征的高潮時期,這至少證明俄羅斯人跟其他被蒙古人征服的民族不同,其實力並沒有被蒙古人完全摧毀。

金帳汗國如果要徹底降伏俄羅斯,最佳時機在十三世紀後半葉,那時蒙古人軍威盛大,俄羅斯地區則分崩離析,而且大部分地區殘破不堪,可蒙古人直接統治俄羅斯 的種種嘗試均以失敗告終。開始俄羅斯人和金帳汗國之間維持朝貢關係,可這種鬆散的間接統治獲得的利益畢竟有限。這時蒙古人在華北和中亞等地開始模仿各國舊 制,派達魯花赤對民眾直接管理徵稅,獲利巨大,這促使金帳汗國統治者也試圖把這套制度移植入俄羅斯。1257年,敵視的別兒哥繼位後開始在俄羅斯推行類似 其他征服地區的「八思哈」制度,往每一個城市派駐蒙古人達魯花赤;同時清點戶口,準備派遣蒙古人和突厥人擔任由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十戶長,以期對俄 羅斯人嚴密控制;另外還計劃在重要地點以蒙古人和突厥人進行殖民。這些措施遭到俄羅斯貴族和平民的一致反對,比如諾夫哥羅德大公雖然鎮壓了反蒙古的暴亂向 金帳汗示好,但嚴拒蒙古官員入城。由於反抗風起雲湧,難以遏止,十三世紀末,金帳汗只得放棄「八思哈」制度,也不再用蒙古官員征取貢賦,貢賦改為委託俄羅 斯王公代為徵收。十四世紀初,「八思哈」制度被正式廢除,此後蒙古人對俄羅斯的控制能力已經非常微弱,俄羅斯諸邦事實上只是金帳汗國的屬國,蒙古人主要靠 挑撥各邦的不和來維持自己的宗主地位。

這期間本來不起眼的莫斯科依靠蒙古勢力慢慢崛起,莫斯科大公從蒙古人那裡獲得徵收貢賦和宗教方面的特權,然後逐步擴大勢力範圍。1341年,烏茲別克汗覺 察到莫斯科的威脅,扶植另一城市尼什哥羅德與莫斯科對抗,同時試圖和西面興起的強國立陶宛聯合遏制莫斯科。但莫斯科羽翼已豐,反而擊敗尼什哥羅 德,1367年,莫斯科大公迪米特里娶尼什哥羅德公主,順利合併尼什哥羅德。隨後莫斯科於1372年和1375年分別擊敗西面強敵立陶宛和特維爾。這時蒙 古人為了維持自己的宗主地位,除了親自出兵沒有其他選擇。1378年,馬麥汗的軍隊在沃查河畔被迪米特里擊敗,1380年馬麥率大軍捲土重來,結果遭到更 大失敗,蒙古軍在庫里科沃平原被俄羅斯人大敗。

圖為 德米特里大公 對於強人的心理需求至今仍然籠罩在每個俄羅斯人心頭

一代強人推翻蒙古統治

季米特里.伊凡諾維奇與1359年繼承莫斯科大公,這一年他只有10歲。而年幼的他立下大志,一定要讓俄羅斯擺脫蒙古人的統治,使自己成為全俄羅斯的最高 統治者。他開始積蓄力量,四處張榜,以高官厚祿廣納賢士,吸引一些強大、富有的領主帶著眾多的僕役、家丁聚集到莫斯科。他同時命名馬不停蹄地建造「莫斯科 石頭城」莫斯科內城(即克里姆林宮)四周很快就築起了高大的石牆,並建有塔樓、碉堡、炮門和鐵門。

為了迷惑金帳汗國,季米特里繼續採用「錢袋加枕頭」的戰術。1371年,他前往金帳汗的駐地,用豐厚的禮物向當時金帳汗國的實際統治者馬麥汗和他的妻妾以 及韃靼萬人長門獻殷勤,取得了冊封為「全俄羅斯大公」的敕令。在取得權力後季米特里加快兼并俄羅斯其他公國和部落的步伐。

而此時的金帳汗國已今非昔比,大批的地區脫離了他的統治,在金帳汗國內部不斷發生政變。1360~1380年,金帳汗國內部發生權力爭鬥,20年內,金帳汗像走馬燈一樣換了14個,季米特里開始準備組織對蒙古統治者的鬥爭。

圖為 裝備精良的 金帳汗國騎兵 甲具有明顯的東歐風格

圖為 亞美尼亞騎兵 這個古老的民族一直為不同帝國輸出自己的騎兵

圖為 亞美尼亞步兵也是骨灰級別的 帝國輔助軍

俄羅斯首贏蒙古兵團

1378年8月11日,俄羅斯軍隊與蒙古軍隊在梁贊的沃扎河河岸相遇。蒙古騎兵渡過河,大汗大叫地向俄羅斯人衝來。雙方開戰,季米特里大公在前方指揮作 戰,蒙古軍隊最後擋不住俄羅斯軍隊的進攻,在濃密的大霧中撤退。蒙古軍將領別基奇被當場打死。這一戰讓俄羅斯人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振奮了精神。

金帳汗國的軍事統帥馬麥汗勃然大怒,發誓要親率大軍討伐俄羅斯人,於莫斯科大公決一死戰。馬麥汗說到:「我要處死那固執而任性的俄羅斯奴隸!金帳汗大軍所 到之處,要把俄羅斯的城市,所有的教堂化為灰燼!我們要靠俄羅斯的金子發財。我們要向拔都時代那樣向俄羅斯王公進軍,全力進攻俄羅斯。我們再也看不到— -,我們將焚毀上帝的教堂。俄羅斯人將為之流血,他們的法律將被徹底毀滅」。

1380年夏,馬麥汗率領20萬大軍越過伏爾加河,同時派出使節遊說俄羅斯的敵人——立陶宛與金帳汗國結盟,聯合出兵。

結果,蒙古兵團 傷亡慘重,無法重新進攻,加之剛剛的敗退,致使全線崩潰。羅斯軍隊佔領可汗大本營,追擊了將近50公里(至克拉西瓦亞梅恰河),沿途殲滅馬邁軍隊殘部。雙 方損失慘重(死傷約20萬人)。 其中,俄羅斯戰死6萬人,金帳汗國戰死7萬人。庫利科沃大決戰結束了。不久,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被元老會議授予「頓斯科依」的稱號。(就是頓河的主人)

圖為 伏擊團成功殺出 擊破敵軍

主因是金帳汗國內部出現衰敗

蒙古失敗,主要源於內部衰敗。

14世紀末,金帳汗國呈現衰敗局面,花剌子模、克里木、保加爾逐漸從金帳汗國中分裂出去,金帳汗國同時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的侵襲。到15世紀時,欽察汗 國先後分裂出了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克里木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等獨立國,欽察汗國中央直轄的只剩下有限的疆土,被稱為大帳汗國,欽察汗國的正統汗位 由大帳汗國繼承,但他的實際地位 同於其他汗國。

1472年,阿合馬汗發動了與莫斯科公國的戰爭,戰爭以阿合馬的戰敗而告終。1480年,阿合馬再次出兵進攻莫斯科公國,強迫其納貢,由於阿合馬的同盟軍 立陶宛大公未能如期出兵援助,致使阿合馬到烏格拉河後撤兵,回到伏爾加河下游時,被諾該帳汗國人殺死,蒙古人對羅斯公國的統治到此結束(統治時間長達 238年)。1502年,末代大汗賽克赫阿里被克里米亞汗國擊敗,欽察汗國滅亡。

16世紀初期,卡馬河沿岸和烏拉爾地區被莫斯科公國佔領。16世紀50年代,沙皇伊萬四世統治時期先後佔領了喀山、阿斯特拉罕、克里木三個汗國,金帳汗國領土全部併入莫斯科公國領地。

欽察汗國從建立之初就分裂成斡兒答家族、拔都家族、昔班家族、莫斡勒家族、脫花帖木兒家族,只是拔都家族實力最大,一般提到欽察汗國,都是拿拔都家族來代表。

明朝推翻元朝的同時,欽察汗國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興起的白帳汗國所取代,而後俄羅斯開始崛起,蒙古人在中、東歐、西、北亞逐漸失去了影響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9154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