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萬萬沒想到一句話刺激中國:中國隨即拿出這門炮讓它閉嘴
自從反艦飛彈出現之後,如何對付反艦飛彈也成了各國海軍競相研究的東西,大體方案,有軟手段:以干擾與欺騙手段,讓來襲飛彈找不到真正的目標,主要方式就是發射干擾彈。硬手段:以近防炮擊落來襲飛彈,最有名的當然是美製「密集陣」系統。它是一種六管20毫米口徑火炮系統。
中國的近防炮最早的型號為隨俄現代級進口的AK630,隨後出現了國產的730近防炮,海軍制式編號:H/PJ12型七管30mm艦炮,簡稱:H/PJ12,俗稱:730。
730近防炮的研製工作始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本世紀被開始列裝,主要裝各於我國海軍大型驅逐艦和護衛艦上,並有小部分出口國外。
它剛推出時,給人一種類似於荷蘭的守門員系統的感覺,不過仔細研究之後,才發現兩者設計相差很大,比如:彈藥供應系統及儲備位置完全不一樣,待到正式列裝時,兩樣區別就非常明顯了。
它的構成由艦炮基坐、隨動系統、射擊控制系統及其他配套設備等組成,整個系統重量達到8噸左右。
其火炮採用的自動旋轉式,也稱為加特林式,其主要特點是射速高,因此也是近防炮使用的主要工作原理。它採用的7管30毫米炮的設計方案,據說該炮的研製代號857,即85年7月,其實中國早在60年代即開始加特林式30毫米炮的研究工作,後因各種原因沒有定型。
火炮射擊依然外部電力驅動,射程極高,低射速也達到1200發/分,高射速則達到4200發/分鐘,由於它的彈鼓內只能裝640發炮彈,最多能保證30秒的射擊,不過它的射擊採用幾秒鐘的點射方式,可以攔截多個目標。這可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因為美製密集陣最多只能射擊20秒的射擊。
炮架上的左側為跟蹤雷達,右側為光電跟蹤系統。光電跟蹤系統包括:熱相儀,電視攝像機、雷射測距儀。可以保證對目標搜索的高效率,從而保證系統及時與準確的反應。由於採用30毫米炮,所以它的最大攔截距離可以達到3000米,相較之下,「密集陣」只有2000米,這等於有更長的反應時間,以及更多的攔截機會。
整體性能上,730近防炮超過了國外普遍使用的「密集陣」等近程防禦系統,特別對抗超音速反艦飛彈的能力。此前,外媒一直懷疑中國的技術水平,認為近防炮這樣的高技術產品非中國能製造,連俄羅斯人也是這個論調,認為中國沒必要發現,繼續採購俄國產品即可,等中國展出了730近防炮,他們才老實不再叫喊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