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獨立報》報道,隨著對2014年3月8日失聯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客機的搜索工作接近尾聲,調查人員或將推論這一事故為飛機的蓄意墜毀。
10周後,耗資9000萬英鎊(約合8.4億人民幣)、為期近一年的MH370搜索行動即將結束。失聯航班上乘客的家屬還在焦急地等待最終的調查結果。
澳大利亞或將改變推論
MH370失事航班搜尋示意圖。
報道稱,如果未來的搜索行動仍未能有所發現,則存在飛行員蓄意操縱飛機造成墜毀失聯的可能性。屆時,飛機殘骸搜索工作的主要參與者之一澳大利亞的官方或將改變對飛機失聯前發生了什麼的推論。
過去近一年,澳大利亞在印度洋上4.6萬平方英里(約11.9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進行搜索,這一搜索範圍是基於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失能或死亡的假設,飛機成為「幽靈航班」處於自動飛行模式,直至燃油耗盡墜入印度洋。該搜索範圍也受到了失事飛機所屬的波音公司和英國國際海事衛星衛星通信公司的數據的支持。
然而,在過去數月的搜索中,並未在該區域內有任何有效的發現。如果經過搜索證實失聯飛機未墜毀在該區域內,則意味著或有人為操縱飛機試圖滑行約160公里,使飛機殘骸超出了搜索區域的範圍。因而飛行員失能或死亡的假設便不成立。
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首席專員馬丁·多蘭(Martin Dolan)向英國《泰晤士報》表示,「我們還沒到那個節骨眼上,不過我們早晚會到的——我們將不得不向政府解釋其他的可能性。」
「坦白講,儘管我們目前獲得的證據並不支持這樣的推測,但是如果我們所搜完當前的區域範圍(而為未有所發現),則存在另一種可能性更大的假設:有人一直操縱著飛機的飛行和滑翔。」馬丁·多蘭補充道。
「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如果我們還是找不到飛機,我們必須考慮更有可能發生的情形:在飛機最後的飛行中,是有人在操縱飛機的。」
所搜結果仍不容樂觀
2015年7月29日,法屬留尼旺島(Reunion)的海岸上發現了一塊被證實屬於MH370的波音777的襟副翼。
2014年3月8日,馬航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MH370航班在起飛後不久就失聯了,一直有猜測稱飛行員或有劫機者控制了這架載有227名乘客和12名機組人員的波音777飛機,隨後墜毀在大海上。
澳大利亞政府負責在印度洋上飛機可能墜毀的區域內搜尋飛機殘骸,以便能協助馬來西亞重負查明飛機失聯的原因。搜索船目前還在印度洋上繼續搜索麵積約3.5萬平方公里的區域,來自中國的一艘船裝備了高解析度聲納,它將專注於掃描普通聲 納難以掃描的海底區域。但是,對於最終能否找到客機墜毀地點的預估仍不容樂觀。
曾正確找到法航447客機安息之地的科學家拉里·斯通(Larry Stone)表示,MH370的搜索極其困難,如果最終無法找到,他本人對此不感到意外。MH370搜索區域的水深最深處有6公里。上個月,一個參與搜索的拖曳式聲納設備因為與海床上的一個火山口發生碰撞而沉沒。
2015年7月29日,法屬留尼旺島(Reunion)的海岸上發現了一塊波音777的襟副翼。經過調查後,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證實該飛機殘骸屬於馬航失聯的MH370航班客機。
然而不幸的是,在那之後的幾個月內,各國搜索團隊都未能有所收穫,MH370發生了什麼也許永遠不會被知曉。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中國去年達成一致,如果在搜索區域完成搜索仍然沒有找到飛機將結束搜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