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當年一強硬招數智退美國航母,一句話讓億萬國人拍手稱讚
新中國成立以來,美國為了達到分裂和遏制新中國的目的,曾多次將航母編隊擺在台灣海峽附近耀武揚威。然而,在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的戰略智慧面前,美國的航母只不過是「紙老虎」而已。他隨即使出了一招美國人看不懂的招數——炮擊金門,解放軍對金門「打而不登,封而不死」,即只炮擊封鎖,並不登島占領,形成世界戰爭史上的一次奇特作戰。
按照毛主席最初的戰役構想,炮擊金門的目的是為了封鎖金門列島,迫使台灣方面從金門撤兵,達到收復金門的目的。毛澤東說:「我們的要求是美軍從台灣撤退,蔣軍從金門、馬祖撤退。你不撤我就打。台灣太遠打不到,我就打金門、馬祖。這肯定會引起國際震動,不僅美國人震動,亞洲人震動,歐洲人也震動。在美國干涉台海後,中央決定因勢利導,將金門和馬祖作為拴住美國人的兩根鉸鏈,使其如食雞肋,騎虎難下。」
而美國方面卻看不懂毛主席此招的深層用意,誤以為解放軍要奪取金門、馬祖,甚至進攻台灣。因此,美國上下一片混亂,一些軍方人士建議美國應該向向金門緊急增兵,並出動美國航母編隊的戰艦和軍機一同前往預備作戰,與國民黨軍隊守護重要港口和機場。但最終,艾森豪認為此舉風險太大,未敢輕舉妄動。他甚至讓國民黨放棄金門、馬祖,因此與蔣介石產生了嚴重的矛盾。解放軍一通大炮,不僅讓美國丟下台艦及運輸船隻,掉頭遁去,更讓美國頓時撕下了「盟友」的假面,,急得蔣委員大罵「美國人混蛋」。
儘管面臨著美軍將航母擺在「家門口」的壓力,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中國第一代領導集體,堅持維護國家統一原則,積極備戰,主動出擊;同時,審時度勢,巧妙利用國際形勢的變化,精確運用外交手段,謹慎設定戰略目標,規避了與美軍的直接衝突,化解了美軍航母所形成的強大壓力。而毛澤東在談到金、馬問題時,再次分析道:「(美國的行為)前面很硬,後面就軟了,就是雷聲大,雨點小,你不打他就不想談,要把這個絞索捏緊一下,他感覺到痛了,他說,好好好,我們來談吧。你不捏他就不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9997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