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窮人真實生活:無家可歸者的最後天堂

軍情諜報| 2016-02-15| 檢舉

摘要:「帳篷城」作為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的產物,又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美國窮人真實生活,無家可歸者的最後天堂。

20世紀30年代,在經濟大蕭條中絕望的人們,在美國加州首府薩克拉曼多的美國之河兩旁搭起帳篷,作為藏身之所。經濟復甦後,許多美國城市取締了「帳篷城」。如今,「帳篷城」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

圖為美國洛杉磯機場附近的帳篷營地,51歲的McDonough在她的帳篷外。

據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去年年底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美國,有超過500000人無家可歸。窮人只能搭起帳篷作為小商鋪,或者遮風避雨的家。

圖為當地時間2015年10月8日,美國西雅圖,無家可歸者帳篷營地。

對許多無家可歸者而言,「帳篷城」意味著安全和家。在「帳篷城」,沒人會在半夜騷擾或傷害他們,生活在這裡的人對彼此負責。

圖為2015年10月13日,美國西雅圖,Nickelsville無家可歸帳篷營地,一對父子在帳篷外的木火旁。

美國西雅圖,28歲的Kadee Ingram帶著孩子坐在位於西雅圖城外的「帳篷城」中。

「我和丈夫已經到了無路可走的境地,我們找不到工作,也沒錢租房子。」Ingram說,「來到這裡後,我真的非常喜歡。在這裡我們感到了安全,獲得了活下去的希望和依靠。」

如今,西雅圖的「帳篷城」中生活著50多人,59歲的Lantz Rowland便是其中之一。

「我們在這裡開始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有了孩子,成立了家庭。人們不必擔心,自己的東西會被別人丟掉。『帳篷城』和傳統的社區沒有區別。」Rowland說。36歲的加里(Gary Dumo)也表示:「我很樂意看到自己的家,這裡有電,還有空調。」

一些人曾經無法感到社區的存在,只是冷漠地活著,但他們在「帳篷城」中找到了溫暖。

32歲的Kalaniopua Young原本住在夏威夷的公寓中,但來到西雅圖的「帳篷城」後就不願離開。「這裡的人直接而親切,我住在公寓里時感到孤獨和壓抑,但在『帳篷城』中,我體驗到了久違的放鬆,我喜歡這裡人們交往的方式,感受到了友誼。」她說。

在58歲的退伍軍人Daniel J. Wabsey看來,生活在新墨西哥州西南部城市拉斯克魯塞斯的「希望帳篷營」(Camp Hope)中,也是一件樂事。

「我已經流浪三十幾年了,我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住進營地的生活。我只是想可以有飯吃,有地方住,並且保證自身安全就可以了。」Daniel說。

美國華盛頓,65歲的Owen Makel在帳篷外坐著,他無家可歸了近14年。

「我們不想住在街道上的,但我們沒有選擇。我們沒有其他地方可去。」Makel說。據報道,2015年11月20日,該地區的居民將他們趕走。

美國華盛頓,無家可歸的孕婦Lovenia Evans在帳篷外抽菸。

「這是我在帳篷里的第二周了,這比在街頭露宿好得多。因為我懷孕了所以他們不想讓我繼續待在街頭。」

美國華盛頓,無家可歸的一對夫妻在營地帳篷。

「每個人之間都相互照料,這真的很棒。大家都相處的很融洽。」

2015年1月27日,聖路易斯市中心附近,Terry站在他的帳篷外。

出於健康和安全考慮,城市計劃拆除營地,但官員說將幫助這些無家可歸者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

2015年10月9日,美國西雅圖,SHARE/WHEEL組織經營的帳篷城4。

SHARE/WHEEL自稱是自己管理的無家可歸人的民主組織,經營著幾個帳篷城。

2015年10月9日,美國西雅圖,31歲的Stephan Schleicher在他的帳篷前,「這裡就是一個社區,人們對彼此負責。」

2015年10月9日,美國西雅圖帳篷城4,聖經和菸灰缸。

美國西雅圖,56歲的Buzz Chevara站在帳篷外。

「帳篷城的概念是社區和安全,也是一個沒有人會在半夜騷擾傷害你的地方。」

夏威夷檀香山,55歲的無家可歸者Lohe Akau是一名建築工人,他正經過一個無家可歸者營地。

在夏威夷,估計有7620名無家可歸的人住在大街上。

夏威夷檀香山,24歲的Deja-Lynn Rombawa-Quarles坐在帳篷里。

2015年10月6日,美國新墨西哥州拉斯克魯塞斯,希望營地(Camp Hope)。大約有50人住在這個營地中。

希望營地,Richey Luper坐在帳篷外,「這裡很好,毫無疑問,帳篷城給了我安全感。」

美國西雅圖,6歲的Emma Savage打開爸爸送的生日賀卡。

她的爸爸Robert Rowe年42歲,是一名臨時僱工,剛結束12小時的工作回到帳篷城。

美國西雅圖,SHARE/WHEEL組織經營的帳篷城3。

帳篷城3,居民在用公共電視觀看足球比賽。

現年50歲的Aaron Ervin在他的帳篷前,「對我來說,帳篷城是一個可以讓我刷新和整理自己的思緒的地方。當我在這裡時,我要以身作則,對營地產生積極的影響。」

儘管很多居民說他們喜歡穩定的營地生活,但他們仍然生活在不確定中。近年來,許多城市開始對「帳篷城」進行管制,實施拆遷。

圖為洛杉磯市區的街道邊,無家可歸者營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997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