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邁入20大關,俄羅斯面臨破產,站在背後的中國成最大收益國
導讀:眾所周知,俄羅斯因為過分依賴出口石油,造成國家經濟結構脆弱,所以深受國際油價影響。一旦全球油價受到衝擊,俄羅斯的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都會受到極大的衝擊,造成經濟的蕭條,貨幣貶值。而目前油價暴跌,高盛預測,油價或會跌破20美元。那麼俄羅斯經濟破產之路將不再遙遠。
最近國際油價大跌,可能是各國及投資者最為關注的事情。因為,從去年6月20日起至今,國際原油一路暴跌,油價預測即將邁入20美元大關。而我們知道按照俄羅斯的原油開採成本及經濟狀況,原油的價格只要跌到80美元以下,就會對俄羅斯經濟造成重大打擊。這也是對俄羅斯的經濟最大的制裁。所以,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揚言,國際原油的價格跌到80美元以下,對世界經濟是一次最大的災難。然而,事實真會如普大帝所說一樣嗎?由於原油價格的暴跌觸及到全球各國重大的利益關係變化,因此對原油價格暴跌的解釋與言論也就風起雲湧。也有「陰謀論」認為,原油價格暴跌是美國及沙烏地阿拉伯聯合起來對付俄羅斯的陰謀。
比如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油價當時從每桶145美元狂跌至36美元。當油價暴跌到36美元時,沒有看到哪個國家的石油企業而破產,但是當前油價維持在100美元之上的水平時,一些產油國家則成了暴發戶。而國際油價之所以會長期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與產油企業成本及市場供求關係不是太大,而更多的是國際石油輸出國壟斷定價的結果,再加上有石油期貨來左右,在這種情況下,石油輸出國可大獲其利,如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委內瑞拉等國,而中國、美國、歐洲及日本石油需求國的利益則大幅受損害,買同樣多的油,付出成本更高。這不僅不利這些國家的消費者,也會嚴重損害這些國家及全球的經濟增長。
在高油價下,這些國家不僅賺得盤滿盆滿,也讓這些國家的政策治理擴張的得心應手。有人分析,如果油價維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的水平,俄羅斯政策的財政就能夠高枕無憂。但是如果油價低於100美元,俄羅斯便不可能在財政基本平衡的前提下,維持原有的開支規模;要麼節衣縮食,要麼財政赤字激增,兩個結果對俄羅斯經濟民生都會造成沉重打擊。但是油價維持如此高的水平,對石油需求國來說,就得要付出更高的代價。因此以美國的作風是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
俄羅斯作為重要能源輸出國,受到油價暴跌影響最為嚴重,國際油價暴跌使得深度依賴能源出口的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而中國作為最大進口國,油價暴跌將成收益最大國家。因為,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隨著中國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中國對石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除美國之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大國之一,對外依存度也在58%以上。如果中國的人均石油消費最提高,中國石油消費的對依存率更是會高。所以,國際油價的暴跌,中國應該是最大受益者(因為,隨著美國頁岩氣開發利用,美國也可能石油出口,由消費國轉向為出口國)。它不僅可能全面降低企業成本,也直接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這些對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是相當有利的事情。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決不要受各種無端言論所影響,特別是不要用陰謀論來解釋油價的下跌。即使地緣政治紛爭不斷,但國際油價的下跌估計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對此,國內市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與國際市場那些主張高油價的國家瞎起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