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美軍恰恰相反:中國空降兵必須自己疊傘,就是將軍也不例外

陳得財| 2017-07-24| 檢舉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00期】作為一支高技術兵種,中國空軍空降兵的成立時間卻非常早,而且在66年的部隊建設中,融貫東西,形成了一整套有解放軍特色的空降技術和戰術。

1949年4月,國民黨空軍傘兵第三團團長(中共地下黨員)劉農畯率領2500多名官兵在搭乘一艘坦克登陸艦移防時起義,在連雲港登陸,該團有一千多人加入解放軍,但大多是改行為炮兵,後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真正加入了中國空軍空降兵的只有極少數,其中傘兵第三團團長(中共地下黨員)劉農畯先是擔任華東軍區軍政大學傘兵訓練總隊隊長,後成為空軍第一支空降部隊——陸戰一旅的參謀長。

1949年8月,中央派劉亞樓等赴蘇聯,與蘇軍商談幫助我國組建全新的空軍,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是籌建空軍空降兵部隊,在獲得蘇聯的支持下,中央軍委決定在建國後的空軍編制內成立空降兵部隊,1950年4月開始抽調部隊人員組建空降兵,1950年9月正式成立,與現在叫做「空軍空降兵部隊」不同,當時叫做「空軍陸戰部隊」,首支空降部隊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陸戰第1旅」番號。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00期】空軍陸戰一旅在成立之初就是一支精銳部隊,組建時成員來自全軍的英雄部隊,領導機關以第9兵團第89師師部為基礎,部分技術人員來自華東軍區軍長大學傘兵總隊,蘇聯則派了一個41人的顧問團幫助訓練。陸戰旅在全軍遴選戰鬥英雄139名,各種英雄模範289名,功臣2606名為骨幹,將陸軍第27軍「常勝模範連」整建制調入。該旅打過大仗的占82.4%,黨員占73%,英雄模範功臣占60%。幹部高職低配,旅長為28軍參謀長朱雲謙。同年陸戰一旅擴編為空軍陸戰第一師。1961年中央軍委決定擴大空降兵編制,以在上甘嶺赫赫威名的步兵第15軍為基礎,成立空軍空降兵第15軍,下轄3個空降師,員額增加至32000人,擔負軍委戰略預備隊任務。

1950年9月29日,陸戰一旅成立僅12天,62名中國傘兵就執行了新中國傘兵第一次跳傘,全部安全著陸以後,宣告中國人民解放軍有能力掌握現代傘降技術,因此這一天也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跳傘日」。

在50年代末,空軍空降兵部隊還曾進行過氣球跳傘訓練,當時使用從蘇聯進口的輕型系留氣球,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氫氣球。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00期】中國空降兵的跳傘技術,既有師從美軍,並有實戰經驗的國民黨傘兵流傳下來的部分技術,也有建國後師從蘇聯,全套學習蘇軍空降兵的傘兵技術。所以與蘇軍空降兵的一些習慣和技術細節有所不同。例如蘇軍空降兵在跳傘時,槍械通常摺疊起來,插在胸前備份傘包裡面,使用很便捷,但在落地時劇烈翻滾時容易受傷。而中國空降兵則將95式自動步槍裝在專用槍套里,掛在背後的主傘包一側,很容易在跳傘的空中取出射擊。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00期】中國空降兵還有個很特別,很嚴格的規定,所以進行空中跳傘的人員,都必須自己摺疊自己的降落傘,旁人不能代替。所以中國空軍空降兵從軍長到普通傘兵,都自己疊傘,沒有人代替。2005年軍隊組織新華社等媒體的記者赴空降兵採訪,邀請記者們乘機體驗跳傘,在跳傘前也被要求自己疊傘,為此記者們事先還經歷了幾十小時的疊傘和特情處理培訓,才得以體驗了跳傘的刺激。

傘兵部隊都是自己疊傘,不管你是誰,在空降兵這裡都一視同仁。每年的年初,空降兵在進行開年第一跳的時候,往往軍長、師長帶頭,這時空降軍的各級領導也是在起跳的前一天自己疊好降落傘。

美軍空降兵則執行完全相反的體制,美國傘兵的傘,都由專門的傘務保養分隊來疊傘和保管,傘兵在取到降落傘以後,只負責檢查傘包完好就行,無需自己疊傘。統一疊傘和自己疊傘各有優缺點。統一疊傘分工明確,效率比較高,美軍甚至發明了專用的疊傘機,進行機械疊傘,更適合大規模快速出動。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00期】中國空降兵自己疊傘,能夠有效的降低開傘失敗的機率,因為自己的命自己把握最理想。中國空降兵組建之初,傘兵疊傘也由專業疊傘員來進行。在50年代中期,連續兩年多次發生開傘故障引起的傷亡,例如1955年10月10日,一名戰士因主傘和備份傘相纏繞而墜地犧牲。1957年4月5日,一名戰士因主傘開不正常,打開備份傘後再次失效而墜地犧牲。從此以後,中國空降兵就開始要求傘降人員自己疊傘。

每一名傘兵在進行首次跳傘前,都要進行疊傘訓練。疊傘時一般由兩個人一組,分主手和副手,主手負責疊自己的傘,副手進行幫助,然後兩人對調。兩個人在摺疊主傘和備份傘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報告班長,或者報告傘訓教員來檢查。新兵首次時間為1小時,熟練後為半小時,等跳過幾次傘以後,疊傘時間在十分鐘內就可以完成。

傘兵傘主要由引導傘、穩定傘、傘衣套、主副傘衣、傘繩、背帶系統、傘包、脫離裝置、開傘部件和提傘袋等部分組成,每具傘的面積展開後有80多平方米,所以在疊傘訓練當中主副手的配合很重要,每一道工序都要嚴格按照技術要求來完成,這個可是和人命有關係的。通常全連完成疊傘以後,要進行3%的地面抽驗,就是讓戰士背好傘包向前跑,然後在後面人力拉開他的引導傘和主副傘,以驗證開傘部件的完好性。在疊傘完成後,傘兵要在自己的傘包上簽名,並打上鉛封,統一放入傘具保管室,第二天跳傘時,需要檢查簽字和鉛封的完好。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00期】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正處於中美兩國的蜜月時期,為了對抗蘇聯,北約將中國視為「編外盟國」。中美兩軍的交流也很廣泛和頻繁。1987年美國陸軍空降兵的一名將軍訪華,在赴武漢視察中國空軍空降兵第15軍時,提出了想與空降15軍官兵一起乘機跳傘的要求,經過研究我軍同意了此項請求。在跳傘前一天進行整備工作時,這名將軍被中國空軍要求由他自己來疊傘,美國人提出他們的傘兵都沒有自己疊傘的習慣,但中國空軍不為所動,堅持要求美國將軍親自疊傘,否則不能跳,這令美國將軍和他的陪同人員非常驚詫。最後還是同意了中國方面的要求,在上了近一天的培訓課以後,將軍親手疊好了自己的降落傘,簽名並打好鉛封,第二天身背寫著自己名字的降落傘飛出機艙,從而成為第一個在新中國境內跳傘,落地後沒被槍斃或俘虜,反而成為貴賓的美國軍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856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