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稱中國軍官睡覺都擔心海戰 只靠兩武器威脅美軍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月29日刊登《這就是中國在戰場上摧毀美國海軍的總體設想》一文,作者為美國國家利益中心高級研究員哈里·卡齊亞尼斯。
文章稱,中國軍官上床睡覺時,心裡最害怕什麼?雖然付出了艱辛努力,雖然投入了大量財力,但沒有一名中國水兵希望與美國海軍交戰。正如2014年底一位退了休的中國國防部官員說過的:「我最害怕在凌晨三點接到緊急電話說,我們跟你們海軍開戰了。」
文章稱,雖然這種說法無疑會讓五角大樓官員心裡美滋滋的,但只需給予適當的重視,害怕的心理就能幫助頭腦找到應對複雜軍事挑戰的方法,即使這樣的挑戰曾一度顯得那麼不可戰勝。
舉例來講,在1995年至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北京的「噩夢」幾乎成為現實。他們的對手擁有超級軍事實力,能部署大量尖端海軍武器,能通過多種方式投射軍力,歷史上沒有哪個國家能與之匹敵,因此中國根本沒有招架之力。中國擔心美國航母戰鬥群有能力阻止北京向台北實施任何程度的軍事打擊。美國還一度發現,有明確證據證明中國甚至找不到美國航母的位置。那次危機顯然影響了北京的想法,促使他們研製具有非對稱優勢的武器。
文章稱,假如戰鬥確實爆發了,中國會動用什麼武器對付美國海軍呢?有些武器比較容易了解,還有些武器不那麼出名卻可以重創美國海軍。假如爆發台海危機,美國戰略思想家真正擔心的就是下面這些武器平台,而且此時此刻恐怕還難找到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首先是水雷,而且是海量水雷。人們可能不知道這樣一個不太好的事實: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水雷。對於究竟有多少顆,不同的人給出不同的猜測數據,有人覺得北京掌握著8萬到10萬枚水雷。應該說,中國目前並不具備將所有這些水雷一次性投放出去的能力。但歷史告訴我們,如果想造成巨大破壞,你不需要擁有什麼高精尖水雷,也不需要擁有太多水雷。
其次是飛彈,而且是海量飛彈。雖然射程和威力很重要,但真正構成威脅的是瞄準美國海軍的飛彈數量。就連世界最先進的飛彈防禦系統,恐怕也無力應付。這個挑戰很難對付。中國需要做的就是發射海量飛彈——不管是巡航飛彈還是彈道飛彈,不管是陸基、海基還是空基飛彈,其目標就是要超越美國海軍反導系統的應對能力。即使美國飛彈防禦系統的攔截成功率達到百分之百,現有艦載攔截器的數量依然是固定的,可以被輕易了解到——也能被輕易擊垮,這是個簡單的數學問題。
最後,美國海軍有能力「蒙著眼睛」打仗嗎?這個話題(所謂中國可能動用反衛星武器打擊美國軍事設施)之所以獲得極大關注,應該感謝美國媒體的大力宣傳。這種戰法顯然不會僅僅影響到美國海軍。但可以想像一下中國真的朝天空發射飛彈,打擊並摧毀了美國在軌衛星。如果沒有全球定位系統之類的現代化系統提供嚮導,美國能發動有效反擊嗎?
文章稱,雖然美國同樣具備類似的能力,但這個問題引出了一個有趣的緊張關係升級模式:假如緊張關係不斷升級,比如爆發台海危機,假如打擊敵國的在軌衛星就能獲得決定性優勢,那麼隨後會出現什麼情況?爆發衝突的風險上升到何種程度會讓人覺得可以發動進攻了?中國或者美國的臨界點在哪裡?敵國遭到毀滅性打擊後會作何反應?不要忘了,中美都有核武器。
文章稱,儘管華盛頓及其盟友與北京之間存在許多可能引發衝突的壓力點,但實際爆發戰爭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至少就目前而言是這樣。但是假如中國繼續在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施壓,假如中方覺得台灣問題必須解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政策規劃師和安全專家就更有必要討論北京的軍備問題了。
專家稱美國海軍仍是全球最強 領先中國一代以上
美國海軍1月5日發表報告,稱自冷戰結束以來,美海軍還從未遇到過競爭對手。但現在,中國和俄羅斯軍事實力的大幅提高讓美軍在25年以來第一次遇到了對手。軍事專家尹卓在接受央視《今日亞洲》採訪時表示,美國海軍仍是目前全球綜合實力最強的海上力量,但中國海軍作戰能力正在增強,保護國家核心利益能力也正在增強,這是讓美國感覺受到挑戰的主要原因。
美國海軍仍是全球最強海上力量
這份報告的全稱為《維持美國海上優勢的頂層設計》,由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理察森於當地時間5號親自簽發。該報告認為美國海軍目前所處的環境「非常嚴峻」。
理察森還表示,對手正集中力量趕超,因此美國海軍必須加快速度,遠遠領先對手。
儘管一再強調面臨威脅和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海軍仍然是目前全世界綜合實力最強的一支海上力量。尹卓指出,美海軍強大首先強在「信息化水平」,在電子對抗等領域水平「拔尖」,所有作戰平台都能融入信息化作戰網絡,其全球網絡、戰區網絡和部隊區域網均已完全體系化,聯合作戰能力全球最強。此外,美國海軍理論創新走在世界前列,軍事科技領域相對其他國家始終領先「一代以上」。
中國海軍保護國家核心利益能力增強
美國海軍的這份報告稱,25年來,美國第一次面臨重返大國競爭的時代。中俄的高端作戰能力不斷增強,其中很多都是專門瞄準了美軍的弱點。
報告對中國海軍裝備近年數量與質量同步飛躍給予關注。認為中國海軍的艦艇數量不僅超過了亞洲各國,更是已經超越美國海軍。在質量上,美國最關心的就是航母和潛艇。
尹卓表示,美海軍所稱的「遭中國挑戰」可謂是「中國威脅論」新變種,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爭取軍費。不過,中國海軍的作戰能力毫無疑問正在增強,在軍事科技領域與美軍的差距正在縮小。美國之所以感覺受到挑戰,是因為美軍仍然想像過去一樣,控制中國近海近岸水域。但如今中國海軍保護國家核心利益能力正在增強,針對台海、釣魚島、以及南海問題的掌控能力增強,這是讓美國感覺受到挑戰的主要原因。
美眾議長:維持強大的海軍以發揮對華威懾力
資料圖:日美艦艇編隊。
境外媒體稱,美國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1月7日表示,南中國海緊張態勢凸顯,美國有必要維持強大的海軍以發揮威懾力。瑞安對歐巴馬政府的提議提出批評,稱那會縮減美國海軍艦隊規模。
據路透社1月7日報道稱,瑞安在一次記者會上說:「這恰恰表明,我們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作為總統就不該提議將我們的艦隻數量降至一戰前的水平。我們需要維持一支強大的軍隊和海軍。」
報道稱,五角大樓發言人彼得·庫克1月7日說,近日,中國民航客機降落在南中國海某島嶼的一條新建跑道上。
庫克說:「我們對中方當前在南中國海爭議島嶼上進行的所有這些活動表示關切。」
報道稱,美國共和黨籍總統候選人、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馬爾科·魯比奧支持瑞安的上述呼籲。魯比奧表示,如果當選(總統),他會派美國艦船到南中國海爭議海域穿越航行,以挑戰中國主張的海空權益,他還會與該地區盟友展開合作。
魯比奧說:「我們要給我國在太平洋地區打造的軍事同盟重新注入活力,而首先要做的就是,美國要投入重建海軍所需的各種資源。」
報道稱,美國海軍規模處於一戰後最低水平這一說法成了備受共和黨人歡迎的有利論據,但這種說法被大打折扣了,因為現役艦船的先進程度和規模已遠超100年前使用的艦船。
國務院女發言人安娜·里奇-艾倫說:「我們再次呼籲各聲索方停止填海造島、繼續開發新設施以及對前哨基地實施軍事化等行為,並致力於達成爭議海域的相關行為準則。」
報道稱,此外,還有一些重要的共和黨國會議員批評歐巴馬政府未能在南中國海繼續開展航行活動。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8日報道稱,解放軍退役少將徐光裕透露,南沙群島永暑礁上中國新建的機場很快就會有軍機試飛,可能今年上半年就會進行。
報道稱,中國政府用民航機完成永暑礁機場試飛,引起日本、越南和美國的關注。
徐光裕表示,該機場主要是民用,如用於救援和貨運,但也可供軍機起降,「軍機遲早會在那裡起飛,很可能就在今年上半年」。
徐光裕說,民用機場比軍用機場標準嚴,民航機試飛成功,說明機場也滿足軍用。
徐光裕稱,允許民航機在永暑礁上起降的話,就可以為在當地的軍隊提供物資,這對於中國發展和守衛南海諸島非常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7957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