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艦載機起降架次比過去多了數倍,真相曝光讓美國人都驚訝萬分

Ctw| 2016-02-02| 檢舉

中國艦載機起降架次比過去多了數倍,真相曝光讓美國人都驚訝萬分

2016年春節將至,在全國人民歡天喜地過大年之際,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訓練卻在寒冬中再掀高潮,據人民網報道,「遼寧艦」與殲-15融合訓練提速,艦載機單日起降架次提高數倍。這一消息無疑極大振奮人心,標誌著中國航母向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又邁進了一大步。

嚴冬時節,中國近海某海域寒風刺骨,波高浪涌,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在寒風中堅定地遠航。惡劣的氣象條件正適合遼寧艦的初始作戰能力訓練,官兵們熱情高漲,甲板上、艙室戰位旁,處處都是研判氣象、調試設備、戰位值勤的身影。隨著海平面升起如火朝陽,高密度、多批次的艦載機起降訓練拉開了大幕。發動機咆哮聲滌盪海天,殲-15艦載戰鬥機和直升機在遼寧艦上時而升空,時而降落呯地一聲掛住攔阻索,如此周而復始,一直到黑夜圍繞住這艘中國重器。

中國航母形成作戰能力固然讓人欣喜,想當年「遼寧艦」入列之前美軍嘲笑中國海軍10年內無法運行航母,如今短短3年時間中國海軍就能大密度起降艦載機,著實會令美軍感到驚訝。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美國海軍艦載機聯隊已經發展了近百年,最近又在進行艦載機聯隊全面改革,訓練勢頭絲毫不落後於「遼寧艦」與殲-15。目前,美國海軍艦載機聯隊已經進入「空海一體戰」時代,正在計劃研發的一系列作戰平台、傳感器、電子戰系統和武器系統已經足以支撐艦載機聯隊近期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環境。

根據美國國防部發布的《聯合行動介入構想》(JOAC),美軍航母將在空海一體作戰理念指引下遂行聯合介入作戰,美軍海、陸、空和海軍陸戰隊的資源將在戰略地區建立優勢,確保任務行動的絕對自由。美國海軍艦載機聯隊目前具備尋找反介入/區域拒止防禦作戰的弱點或缺陷,通過破壞敵方C4ISR系統降低美軍部隊和基地的可視度,壓制敵方各作戰節點的火力,有效利用己方的能力,並在開拓「賽博空間」等全新領域的作戰能力,用一種更系統的方式進行「強行進入作戰」。

對於未來航母艦載機聯隊的構想,美國海軍目前計劃混合編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F-35C聯合攻擊機、EA-18「咆哮者」電子戰飛機和E-2D「先進鷹眼」預警機,這種組合雖然不夠「奢華」,但是比上一代艦載機聯隊裝備的A-7「海盜Ⅱ」攻擊機、A-6「入侵者」重型亞音速艦載攻擊機、F-14「雄貓」戰鬥機、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和S-3「北歐海盜」反潛機的組合要先進了許多。

2030年前,美國海軍將在所有航母上部署AGM154「傑索」飛彈等聯合遠距投射武器(JSOW)、AGM-84H「斯拉姆-增敏」反應增強型防區外對地攻擊飛彈(SLAM-ER)、「魚叉」反艦飛彈和「戰斧」巡航飛彈等遠距離打擊兵器,艦載機掛載相對短程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寶石路」等型號的雷射制導炸彈(LGB)和GBU39/40等小直徑炸彈(SDB),所以在未來至少20年內,美軍還是需要大量的「豪華」作戰平台來投射這些彈藥。

「航母彈射起飛的無人監視和打擊系統」(UCLASS)是美軍航母飛行器正在進行的探索,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國際無人系統協會(AUVSI)會展中推出了名為「深海幽靈」(Sea Ghost)的艦載無人監視/打擊飛機方案,利用RQ-170「哨兵」(Sentinel)無人機、F-35C聯合攻擊機等海軍項目的各項技術,提供持久的情報、監視與偵察能力和低強度打擊能力。該方案採用了創新的設計,考慮了適航性、機艦適配性和作戰安全性,是一種多功能、可保障、可通過能力升級適應未來威脅環境的解決方案。

目前,美國海軍已經完成了UCLASS飛機項目的「備選方案分析」(AoA)工作,正在確定成本費用等其他各項「關鍵性能參數」(KPP)。得到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批准後,美國海軍將向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通用電子公司等多家廠商授出UCLASS飛機項目的技術孵化合同,2016年確定設計方案並開始作戰型飛機的工程研製,預期在2020年之前列裝該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788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