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拿下印度高鐵計劃後才驚覺:又被中國算計了!計劃還沒開跑已經幾乎肯定賠本!這隻大死貓,安倍怎樣吞?

張無忌| 2016-02-01| 檢舉

日本拿下印度高鐵計劃後才驚覺:又被中國算計了!計劃還沒開跑已經幾乎肯定賠本!這隻大死貓,安倍怎樣吞?

進入正式分析前,咱們先來看一段背景資料。

北京時間12日俄羅斯媒體報道,印度總理莫迪於星期六在德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印度與日本簽署了價值120億美元的高鐵協議,高鐵運行區間為孟買至艾哈邁達巴德。

這條高鐵連接孟買和艾哈邁達巴德。艾哈邁達巴德是莫迪家鄉的商業重鎮。這條高鐵也是印度規劃的首條高鐵線路,預計總長505公里,建成後兩地旅程時長將從7-8小時縮減至2小時。項目總造價約為9800億盧比(約合147億美元)。這條高鐵最終或將通向新德里。

日本政府計劃為該項目提供超過超廉價貸款,期限50年,年貸款利率僅為0.5%。要知道,日本一般只會提供1.5%的貸款利率和不超過25年的貸款期限。

說實話,當日本拿下印度高鐵項目的消息傳出後,我是真的長長鬆了一口氣。

至於為何如此,原因亦很簡單,因為印度高鐵,說穿了,就是印度給中日挖的一個「大坑」,誰先跳進去誰倒霉。

其實,從印度此次高鐵項目的招標細節中,咱們就能看出貓膩來。

一直關注咱們中華家高鐵工程的網友想必都清楚,放眼當下世界,高鐵建設的合作模式,大概有兩種。

第一種模式,被我稱作「戰略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在摒除第三方參與的情況下,某國直接和咱們中華家接洽,進而簽署高鐵建設合作備忘錄,到時候,通過一系列調研考察,在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後,便正式簽署高鐵或者普通鐵路建設合同,「中老泰鐵路」、「中俄高鐵」就是這種模式。

第二種模式,則是大多數商業活動中採取的「公開競標」模式。

事實上,墨西哥高鐵,以及印尼高鐵項目,都屬於這種模式。

不過,在以上兩種正常合作模式之外,印度卻是玩出了第三種花樣,那就是……競拍!

說得更通俗點,就是把印度高鐵項目放出來,然後通過各種運作,讓中日雙方搶得頭破血流,進而讓印度「默默」受益。

其實,大家只要看看印度的一些做法,就會知道印度其實也有「流氓」的一面。

眾所周知,今年9月初,印度總理莫迪訪問日本,而在訪問期間,印度高鐵項目正是雙方洽談的重要議題之一。

不過當莫迪結束訪日之旅時,日本並沒有跟印度方面就高鐵問題達成正式協議。

很顯然,日本方面並不想輕易就範。不過,印度也不是吃素的。

9月23日,咱們中華家鐵路總公司(下稱鐵總)發布消息,鐵總下屬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鐵三院)牽頭與印度本地企業組成的聯合體,9月18日獲得印度高鐵公司簽發的授標函,授予聯合體承擔新德里至孟買高速鐵路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大家看好,是「承擔新德里至孟買高速鐵路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而不是正式的鐵路合作備忘錄。

從這點來看,印度高鐵挖的這個大坑,恐怕更多是衝著日本去的,咱們中華家更多的,則是在充當印度逼迫日本就範的籌碼(其實仔細想想,就不難理解印度的心思,畢竟在地緣政治層面,咱們中華家給印度的壓力實在太大,而一旦印度答應讓咱們中華家建設高鐵,那麼毫無疑問,咱們中華家在南亞次大陸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這對於頗有些「傲嬌」,而且想要成為整個南亞次大陸霸主的印度來說,顯然有點難以接受,所以如果真要修建高鐵,對於印度來說,無疑選擇日本比選擇咱們中華家更為合適)

如此一來,當印尼高鐵競標失敗後,日本終於被印度逼得就範,進而簽下了那個「期限50年,年貸款利率僅為0.5%」的驚世合同。

那麼,印度高鐵這個「坑」,對日本來說到底有多深多大呢?

在我個人看來,日本簽署印度高鐵合同後,最有可能在以下幾點被坑!

第一;在還貸問題上被坑!

關注日印高鐵合同的網友想必都清楚,日本提供給印度的貸款,乃是日元貸款,換句話說,印度還貸時,同樣可以用日元還貸。

如此一來,問題也就來了。

要知道,當初蘇聯解體時,印度可是用已經跟廢紙差不多的盧布,一口氣還清了當年由蘇聯提供的巨額貸款,而印度這種做法,自己雖然很爽,但卻是把承接蘇聯遺產,急需外匯度過困境的俄羅斯狠狠坑了一把。

所以,對印度這種有「前科」的國家來說,一旦在未來的50年內,日元某一時期真的出現了大幅貶值,那麼印度肯定會像坑俄羅斯那樣,毫不猶豫的再坑日本一把。

到時候,日本必然血本無歸!

那麼,日元能夠再堅挺50年嗎?

說實話,沒人能知道結果,畢竟50年實在太長了,而以日本當下的經濟形勢來判斷,日元想要再堅挺50年,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二;日本高鐵的名聲很可能會因為此次日印高鐵合作,而在日後「臭大街」。

說實話,在我個人看來,日本給印度修高鐵不難,真正難的,是保證高鐵不出事。

至於為何如此,原因有以下兩點。

首先,日本並沒有在熱帶修建高鐵的經驗。

要知道,日本本土乃是典型的島國氣候,以溫暖濕潤為主,而印度的氣候則屬於熱帶季風氣候,一到夏天,溫度可謂是高得不像話。

事實上,不論是俄羅斯,還是歐洲諸國,出售給印度的部分武器裝備,都出現過嚴重的水土不服。

換句話說,如果日本真把適應本國氣候條件的高鐵,原原本本複製到印度,那麼出問題的可能絕對很大。

再者,則是印度的後勤保障體系,實在是出奇的「爛」。

如果說前面那一點,對日本來說還有解決可能的話,那麼當下這一點對日本來說,絕對是無解的。

關注印度的網友想必都清楚,印度的飛機、軍艦每年都或多或少要出點事,而這些事故中,因為後勤保障不力而出問題的情形絕對不在少數。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連軍事領域這種頂級的後勤保障體系都出問題,其他領域能好得了嗎?

事實上,印度鐵路後勤保障體系有問題,亦非沒有證據可查。

印度國家犯罪檔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印度鐵路系統發生各類事故超過2.8萬起,致死超過2萬人,近4000人受傷。其中,從列車上墜落和行人穿越鐵軌被撞死亡人數最大,共計大約1.35萬人。其他事故包括列車相撞、脫軌、爆炸或火災。

2012年,一份政府報告說,印度平均每年大約1.5萬人在鐵路事故中喪生,堪稱「大屠殺」。

怎麼樣,大家現在明白了吧?給印度修鐵路不難,真正難的,是保證鐵路建成後不出問題。

而一旦真的出了問題,日本高鐵的聲譽想要不受影響,那是絕對沒有可能的。

說到這,有些網友想必要問了,既然印度高鐵是個「大坑」,日本為何還會義無反顧的踩下去,難道日本人是傻子不成?

在我個人看來,日本人肯定不傻,而日本人明知印度高鐵項目是個「大坑」,還一腳踩進去,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跟咱們中華家競爭連番失敗後,日本迫切需要取得突破來保全「國家面子」。

眾所周知,在之前一系列的高鐵競標中,日本都以失敗而告終,尤其是競標印尼高鐵的失敗,可謂是令日本顏面掃地,這從日本落選印尼高鐵項目後,其國內傳出「這是日本巨大恥辱」這點上就能看出端倪。

另外,這裡要說明一下,泰國跟日本簽署的那個《曼谷至清邁高鐵合作備忘錄》,乃是在咱們中華家覺得修這段高鐵不划算,主動放棄後,泰國方面才向日方尋求的合作,所以在泰國鐵路項目上,中日無所謂誰勝誰敗,只能說是「各取所需」。

如此一來,日本會在印度高鐵項目上發力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短期內,除了印度高鐵項目,暫時沒有別的高鐵合同出現,如果錯過了這一次機會,那麼也就意味著日本短期內,將很難再做出突破,進而保住自己的「面子」。

再者,日本需要拉攏印度,來對抗咱們中華家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一直關注我帖子的網友想必還記得,在之前有關咱們中華家對日政策的帖子中,我曾說過,如果日本敢沖咱們中華家開第一槍,那麼咱們必然會新仇舊怨一起跟日本算算;如果日本繼續跟咱們中華家作對,但卻不敢開第一槍,那麼咱們中華家必然要將日本邊緣化。

而從咱們中華家外交部正式撤銷「日本處」這點來看,我當初的判斷無疑是正確的。

當然,想要把日本邊緣化,光靠外交部的某些動作,顯然不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事實上,想要把日本真正邊緣化,還得靠咱們中華家日益增長的實力,以及對外影響力。

而日本在印尼高鐵競標一事上的失敗,無疑就是隨著咱們中華家實力,以及對外影響力飛速增長,最終產生了質變的最有力證明。

要知道,印尼乃是日本在東南亞的最大受援國,說得更直白些,就是東南亞這一塊,日本在印尼身上撒的銀子最多。

所以大家不難發現,在競標印尼高鐵的過程中,日本那是相當的高調,就差直接告訴世界……印尼高鐵,我們日本贏定了。

可結果呢?

日本卻是被印尼生生抽了一耳光,日本官方事後的表現更是「大失風度」,說是「氣急敗壞」都不為過。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連印尼這種日本撒銀子撒得最多的國家,都開始不買日本的帳了,再加上東亞的咱們中華家,俄羅斯,朝鮮,韓國都已不買日本的帳,日本當前在東南亞的處境到底有多尷尬,由此可見一般。

所以,日本想要不被邊緣化,必然要在亞太周邊國家,尤其是那些有一定影響力的國家中有所突破才行。

而印度,作為跟咱們中華家有陸上邊界爭端的擁核大國,無疑是日本做出突破的最佳切入點。

毫無疑問,日本如果真能把印度拉到自己這一邊,進而共同遏制咱們中華家,那麼對日本來說,白給印度修一條高鐵,還是物有所值的。

不過,印度會那麼輕易就被日本拉攏嗎?

說實話,我並不能猜知具體答案,但有一點,我卻是十分清楚,那就是……對日本來說,印度的友誼很「值錢」!

最後,日本製造業這個日本的「國家品牌」正在飛速貶值,而印度市場對日本製造業的重新崛起,可謂是至關重要。

眾所周知,以前一提起日本,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那異常強大的製造業。

不過隨著韓國,以及咱們中華家製造業的強勢崛起,日本製造業這塊日本的「金字招牌」,其貶值速度絕對快得超乎大家想像。

如果大家不信,看看下面這些統計數據就明白了。

日本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JEITA)最新公布,2015年1~6月份,日本國內民用消費電子產品(主要是黑色家電,家電網注)的出貨額同比去年同期下滑11.4%至5984億日元。

其中電視機、攝像機等視頻機器今年上半年的出貨額同比下滑9.4%至2954億日元;汽車導航系統等車載機器出貨額同比下滑11.1%至2686億日元。

2015年6月份,日本國內民用消費電子產品出貨額同比下滑了3.4%,這是該國黑色家電類產品連續15個月同比出現下滑。

經查閱,2015年1-6月份,日本國內白色家電的表現同樣不佳。日本電機工業協會(JEMA)統計數據顯示,該國白色家電上半年出貨額同比下滑11.3%至1萬627億300萬日元。

日本黑色家電產業雄霸世界多年,短短三、五年時間就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2015年10個月的總額還不到3年前一年總額的零頭。

怎麼樣,日本家電業現在面對的困境有多大,大家想必心裡有數了吧?

那麼,日本製造業的困境難道僅限於家電業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據日本權威家電量販店數據調研機構BCN數據顯示,2015年7月華為在日本公開市場(無鎖市場)的占有率達28.82%,位居第一。作為運營商強主導的市場,日本各大運營商之間的SIM卡不能通用,日本政府近年來要求並實施所有手機無鎖化的政策。從2014年開始,華為以高技術、高性價比和高品質的競爭策略,逐步撬開了日本無鎖機型市場,並奪得頭把交椅。

說實話,雖然咱們中華家製造業起步很晚,但前進的步伐卻一點都不慢,如果放在二十年,甚至十年前,大家對上面這組統計數據中的內容,怕是打破腦袋都想不到吧?

而印度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巨大的發展潛力,這對陷入困境的部分日本製造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場。

換句話說,如果日本能通過此次高鐵項目合作,推動印度對日本相關製造業進行大幅採購,那麼對日本那些陷入困境的製造業來說,必然是一個大大的利好消息。

好了,說完日本部分中端製造業,咱們再來說日本的頂端製造業,在我個人看來,如果說日本當下部分中端製造業深陷困境,處境尷尬的話,那麼讓日本更尷尬的,無疑是日本的頂端製造業,比如高鐵,核電,以及大飛機,還有先進軍火。

高鐵自不用多說,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成本層面,日本跟咱們相比根本不具有優勢,所以在墨西哥,印尼這兩次高鐵項目的公開招標中,日本都以失敗而告終。

至於戰略合作模式,日本就更尷尬了。

中俄,中歐高鐵合作都沒日本什麼事,而最讓日本沒面子的,則是習大大訪美期間,美國居然選擇咱們中華家來修美國高鐵,這……打臉打得實在太狠了。

通過上面這幾的分析,不難發現,對日本來說,拿下印度高鐵項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其實是此次合作所帶來的其他衍生紅利。

換言之,一方面出於無奈,一方面出於對那些衍生紅利的追求,才是日本明知印度高鐵項目是個「大坑」,還會義無反顧跳下去的真正原因所在。

那麼,日印此次達成高鐵合作協議,對咱們中華家又有何影響呢?

說實話,要不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作支撐,我絕對會認為此次日印簽署高鐵協議,是咱們中華家在特意給日本挖坑。

至於我為何會這麼說,原因亦很簡單。

那就是……日印簽署高鐵協議後,對咱們中華家的好處實在太大了。

眾所周知,泛亞鐵路網乃是咱們中華家一帶一路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日本卻是一直在利用自己的高鐵,來給咱們的泛亞鐵路網計劃添亂。

事實上,無論是中泰鐵路,還是印尼鐵路建設,一旦真被日本拿下,那麼咱們的一帶一路計劃絕對要遭遇大麻煩。

所以對咱們中華家來說,如何化解日本高鐵給咱們中華家一帶一路計劃帶來的威脅,自然也就顯得刻不容緩。

那麼,想要解決日本高鐵這個大麻煩,咱們該如何做呢?

毫無疑問,將日本高鐵吞掉最直接,也最有效,但這種想法顯然不具有操作性。

如此一來,將日本高鐵搞臭,甚至搞垮,就成了最具有操作性的辦法。

而印度高鐵項目,正像我前面分析的那樣,無疑最有可能把日本高鐵的名聲搞臭,而且這個可能還十分的大。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有了日本在前面趟雷,如果咱們中華家日後也承建了印度高鐵,並且因為印度後勤保障不力而出問題,那麼咱們高鐵的聲譽受損程度將小得多,而如果咱們的高鐵沒出事,日方承建的反而出事了,那麼兩相對比下,日本高鐵怕是將就此輸的一敗塗地。

一旦日本高鐵的名聲徹底臭了,那麼日本高鐵想要再跟咱們中華家競爭,自然將變得十分困難。

當然,想要搞臭日本高鐵的名聲,短時間內是不會出成果的,所以讓日本付出極大代價來承接印度高鐵,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要知道,日本此次把姿態放得這麼低,以後再給別人修高鐵,將很難再採取高姿態。

就拿之前的泰國日本高鐵合作來說,眼看印度得了那麼大的實惠,泰國方面肯定會獅子大開口,到時,就算拿不到印度那樣的優厚待遇,也會要求拿份差不多的待遇。

如果差別太大的話,泰國的國家顏面必然受損,那麼到時估計不用人煽動,泰國老百姓自己就會鬧起來。

而這種局面,對急需政局穩定的泰國來說,顯然是政府無法承受之重。

如此一來,日本的處境就比較尷尬了。

如果日後所有的高鐵建設,都以此次印度高鐵的合作條件為基準,那麼日本錢再多都虧不起,而日本開出的合作條件,如果跟印度高鐵的合作條件相差太多,那麼招標國家出於保護自己國家顏面的目的,肯定會拒絕跟日本合作。

而這種情形對咱們中華家來說,無疑大大的有利。

至於日本看重的那些衍生紅利,對日本來說,亦不是那麼好拿的。

就拿安倍此次訪印,要跟印度進行的核能和軍售合作來說。

眾所周知,印度的核能領域利益,一直都是俄羅斯餐盤裡的菜,日本此次借著簽署高鐵合作協議的機會,向印度兜售核電站,毫無疑問將觸犯俄羅斯的既得利益。

同理,日本對印軍售,同樣會觸犯俄羅斯,以及美國的利益。

如此一來,等美俄結束當下的博弈,並騰出手來後,到時有日本受的。

好了,今天的分析到此結束。

說實話,在我個人看來,此次針對印度高鐵項目的爭奪,雖然日本最終取得了「勝利」,但同時亦將日本缺乏戰略遠見的老毛病顯露無疑。

要知道,在咱們中華家高鐵大成之前,日本高鐵技術早已成熟,但率先將高鐵用於地緣政治博弈的國家,恰恰就是咱們中華家,而不是日本。

試問,如果日本在很早以前便開展自己的「一帶一路」計劃,哪裡還用得著像當下這樣,用一份近乎「白送高鐵」的合同,來承接印度的高鐵項目?

中日兩國戰略眼光差距之大,由此可見一般。

而歷史早已告訴我們,一個沒有遠見的人,就算能因一時機緣大富大貴,富貴亦不能長久;而一個有遠見的人,就算遭遇些許挫折,未來亦終將崛起。

在我看來,個人如此,國家如此,民族亦如此,日本將來如果衰落,那麼必然是因為缺少足夠的戰略遠見,而咱們中華家,以及中華民族,雖然在之前的歲月里遭受了太多的屈辱和挫折,但只要戰略眼光還在,我相信,在無數華夏子孫的共同努力下,咱們中華家必將重新崛起,中華家民族必將再次迎來偉大復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777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