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來華借10億美元:北京態度出乎意料

1月14日轉引BBC消息,哥斯大黎加總統路易斯·索利斯表示,政府亟需資金應對財政赤字,但中國提供10億美元貸款的時機仍未成熟。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1月13日報道,索利斯1月12日在瓜納卡斯特國立科技大學分校落成典禮致詞時說:「中國政府對是否最終購買10億美元債券並未直接表態,目前看來這並不是選項之一。」

中國並沒有說『不』,但表示短期內購買債券將是一個較為複雜和困難的決定。」

哥斯大黎加位於中美洲中部,儘管仍是一個農業國家,但已經取得相對較高的生活水平,根據世界銀行2014年數據,該國人均GDP為10120美元,屬中高等收入國家。

圖為哥斯大黎加

長期以來,拉美大宗商品生產國一直把中國視為資金雄厚的盟友,哥斯大黎加希望自己可以效仿委內瑞拉和厄瓜多,後兩個國家都在今年應對油價暴跌之時獲得了中方的資金。其中厄瓜多獲中國進出口銀行53億美元貸款,委內瑞拉獲得中國50億美元貸款。

2015年9月,哥斯大黎加財政部曾請求中國幫助填補國內外到期債務所需的10億美元缺口,但中方至今沒有公開回應

哥斯大黎加首都聖何塞

這位中國在中美洲唯一建交國的總統表示,財政部長仍未就過去數月間與中國洽談的細節向他彙報。但顯而易見,中方未給予回應的原因是最近幾個月來中國的經濟未能如過去幾年般強勁增長。

索利斯強調哥斯大黎加亟需藉由可能的稅務改革解決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而非依賴重組債務。

2016年哥斯大黎加政府赤字預估為國內生產總值的6.2%,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國際警戒線一般為3%。

2007年6月1日,哥斯大黎加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這是近年來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中美洲國家。建交當日中哥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斯大黎加共 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決定兩國自簽署建交公報之日起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雙方於北京時間6月7日正式宣布兩國政府的這一決定。哥斯大黎加

時的總統阿里亞斯曾表示:「哥與中國建交是糾正了一個歷史錯誤」。

哥斯大黎加首都聖何塞

2008年,任內拋棄台北而與北京建交的奧斯卡·阿里亞斯總統曾藉發行債券從北京獲取了12年期3億美元優惠貸款,年利率為2%。

2015年1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哥斯大黎加總統索利斯舉行會談

中國承諾建交條件中除3億美元貸款已執行外,兩國合資興建15億美元大煉油廠計劃及拓寬首都聖荷塞至加勒比利蒙港32號公路4.85億美元工程項目,目前均陷於停滯,前景並不明朗。

索利斯總統2015年1月4日至10日曾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參加了1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拉共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當時,這 位有部分中國血統的領導人曾表示,「我們兩國的交流可以追溯到150多年前,那時中國人就來到哥斯大黎加。我的曾祖母來自牙買加,她就是黑人和中國人的混 血兒。哥斯大黎加只是一個小國,大約有450萬人口,規模可能只相當於北京周邊的一座小城市。而中國是一個經濟大國。」

2015年1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哥斯大黎加總統索利斯舉行會談

2015年1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哥斯大黎加總統索利斯舉行會談

另據哥斯大黎加媒體《民族報》近日報道,哥斯大黎加中央政府的高額赤字和高失業率拖累了2015年經濟。截至2015年9月,公共債務已經達到國內 生產總值的41.6%。財政部長法利亞斯表示本屆政府已盡一切可能解決財政問題,但相關項目仍未得到批准。政府面臨的另一大挑戰是失業率。根據勞動部的記 錄

2015年上半年新增就業9376個,新增失業人口912人,然而失業率仍居高不下。全國家庭調查和連續就業調查統計的失業率分別為8.5%和9.2%,達八十年代以來最高水平。

中國為何在世界到處發錢?看完你就明白了

總是看到各個主力網站的「憤青」們不停的噴中國不顧本國平困山區的人民,不停的往外國送援助送錢,說什麼中國政府典型的是「寧予外邦不予家奴」典型 的賣國賊行為。相信大家看到這也的回覆也不在少數。當然,這裡有很多人就是見不得中國政府,見到噴點就開罵,但也有很多確實是沒想明白其中的奧秘。在此我 給我我的個人意見和看法,很樸實的道理,僅供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一下。

關於援助國外,我們先假設幾種情況……然後再分析這其中的可能性。

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加大對外援助力度

第一種情況:中國真的不求任何回報的去援助國外,就是為了讓國外友人過上更好的日子。不管中國國民的死活。

對於這種情況,我個人覺得只要我國外交人員年滿18周歲,智力健康。是絕對不會幹出這樣的事情的,這就好比你自己閒錢多到處無條件發錢,還做好事不留名……誰幹的出這種事?????

所以我認為援助外國必然是有好處所以才援助的,名譽上也好,實際利益上也好,或者國際環境,塑造國際形象也好,反正先不管值不值得肯定是有利益收穫,國家才願意掏錢的。

中國對外援助物資

第二種情況:弱國向富國叫保護費,所以要援助,對於這種情況,我承認中國曾經干過這樣的事情,比如清政府的慈禧太后。事實也證明這種搞法是沒什麼卵 用的,反而讓那些外國胃口愈來愈額大。想方設法掠奪中國,然後中國就衰落百年……至於現在,我不敢說沒有類似這樣的外交援助,但肯定不是被迫的,而且所謂 的援助方式也是天壤之別,就像中國援助歐洲,我們是提供貸款,或者企業入股類似的援助,至於美國,無非是沒到中美關係緊張,或者美國總統競選之前,我們就 去購買美國的客機、或者一些國家確實需要的東西,而且中國的外匯儲備有那麼多,總歸是應該用出去才能叫錢吧。既然拿了美金不找美國找誰?這也叫採購外交。 也並不吃虧吧。另外大家可以統計下,中國應該援助最多的是弱國家吧,既然是弱國所謂交保護費就無從說起吧。難不成真的指望烏干達哌500軍隊過來幫中國收 復台灣??

第三種情況:出於同情,發善心,所以全球到處撒錢。這種情況就要分時候說了,中國經歷過毛時代,那個時候還真有點這種味道,但依然是有利益訴求才援 助的,比如中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就是那個時候頂著美國人的壓力辦到的。有人說沒什麼卵用,那你看看日本、巴西、印度等國家花了多少錢為什麼就辦不成這 個事呢?而且他們提出的不是常任理事國哦,是非常任理事國,也就是干幾年就要下去的,但依然辦不到,尤其是日本這些年在國外投的錢不少吧。當然你又會說, 日本人品不好,大家都是明白人,他要如常肯定辦不成。那你舉個例子,除了中國以外有幾個國家像中國一樣恨日本?日本在國際上的形象不錯好吧(在利益面前談 人品簡直是搞笑嘛)。 說完毛時代,在說現在是不是也是那樣呢?我可以肯定的說不是。雖然依然有部分為了塑造大國形象,給了一些窮國援助,但主題肯定不是這樣的。

中國對外援助物資

倒不全是中國人只注重利益,不注意形象。而是毛時代曾經的援助方式大多是一錘子買賣,沒有後續,導致短期內這些國家對中國的好感度大幅提升,但持續 性不好,所以現在中國援助都以長期為目標。倒不是說中國人總要花錢養著那些國家。而是以做買賣的方式,幫助他們發展。這樣的話,他們的發展模式和援建項目 的後期維護和發展都離不開中國。這樣的話。雙方互惠互利,才能長期合作下去。但這種合作絕對不是中國專門燒錢無收益的。比如非洲援建,有了鐵路就需要買火 車,既然鐵路是中國免費給你建的,那麼火車找誰買?運營找誰管?

那麼好,既然以上三總情況都不是,那麼中國對外援助的方式是怎麼樣的呢?我在這裡也把我的理解和分析跟大家交流下。

中國對外援助物資

1.塑造形象的需要

所謂塑造形象,也就跟你交朋友一樣,你不能總指望你的朋友幫你的忙,不請他吃個飯什麼的。國際上有很多窮國在國際決議上是支持中國的,中國當然要適 當的給予回報,否則有誰跟你混?美國有那麼多小弟,難道真的是美國人品好?跟著美國混就高貴?胡扯嘛,無非是跟著這樣的老大有兩個好處,1.軍事強大,有 這樣的老大罩著出去混安全(反過來跟他對著干就危險)。2.跟著這樣的老大有工資發。(曾經的援助日本,援助韓國,馬歇爾計劃援助歐洲都是這樣的,當然最 近些年美國自己經濟都不怎麼好,所以這個工資估計是沒怎麼發了。) 當然說倒這些,中國直接援助現金的也比較罕見,而且幾乎所有援助現金都有指定的目的,比如:援助某國200億人民幣用於建設國家交通。當然相對現金援助較 多的就是人道救援、給些器材、給些糧食、醫藥、等消耗品。

2.發優惠券的需要

最近些年這種情況比較明顯,比如這幾天剛剛援助敘利亞300億人民幣(具體數字記不清了),看清楚哦,是人民幣哦。給的是人民幣,那麼他拿到錢就需 要跟中國合作,比如找中國買了槍,肯定就需要找中國再買子彈,找中國建了基礎設施,肯定就需要找中國買設備,但光靠這幾百億人民幣肯定是不夠的,那麼他就 必須要拿東西跟中國換人民幣再繼續買中國的東西。那麼先不提幫助敘利亞有利於我們的隊友(毛熊)減輕壓力,就說這敘利亞後續消費如果維護的好的話,那麼敘 利亞有可能就逐漸轉換成人民幣使用國。這種情況有沒有跟你第一次用滴滴打車的時候送的打車券一樣?有沒有跟你第一次用美團網團購送的抵扣券一樣?實質上就 是為了把1000元的東西賣給你,然後先給你發了100塊的抵扣券。就是這樣。你總不會覺得這些發抵扣券的企業全是做慈善的吧??

中國對外援助物資

3.政治利益的需要

一個國家為了拿下另外一個國際的某些大項目,先援助一些錢,給些好處。這種行為在國際上屢見不鮮,中國搞這樣的事情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中國人熟悉 得很,說難聽點就是行賄嘛,不過國家與國家之間就叫援助羅……呵呵……當然還有集中情況,國外有很多政黨分開負責一些項目,如果支持中國的政黨能夠獲得中 國的援助,那麼大選或者其他政治利益競爭就容易勝出,勝出之後就能給中國更多的利益。比如緬甸政府比較想親美,中國就援助昂山季秀派別的項目。最終緬甸政 府就要必須對中國服軟。 另外的就是直接鬥爭需要了,比如援助敘利亞,就有利於俄羅斯對抗美國……

4.隱形交易

這種情況可能比較少,但我估計肯定是存在的。什麼叫隱形交易呢?舉個例子:《二十一條》是中日秘密協議。如果這個二十一條不曝光,那麼當時的中國人 往後看到的會不會是日本無償援助中國很多錢,給中國軍隊很多武器呢?日本很友好呢?(畢竟日本人承諾支持袁世凱稱帝可不是光口頭說說就有用的肯定是要掏錢 的,而且就算日本還會保密)。

當然這是一個很極端的例子,畢竟日本太貪婪了,但國際上類似這樣的例子也很多,而且我也不相信當代國際就就沒有……畢竟再民主的國家也不可能把援助 文件的細節全部公布給普通國民的。既然你不知道細節條款,你怎麼就知道到底是援助國陪本賺吆喝,還是受援國根本就不划算呢?你說中國有沒有跟別國的密約? 我也許有一些。比如租港口給我們的國家,如果硬是把這種協議搞的世人皆知,那麼出租港口的國家就沒有憤青???他們就不會罵他們政府:喪權辱國,割地求 榮???他們不會鬧???就你中國有敲鍵盤的「熱血男兒」?

手持中國國旗的外國兒童

以上內容為個人淺見,不代表任何組織和個人!

談這些也是希望各位網友不要動不動就辱罵國家援助。這些對外援助在一個國家外交中很有必要的。你反對外交援助很多時候就像你跟你反對你們老闆叫他, 不要納稅(交聯合國會費),不要搞商業交際(援助友好國家,密約援助,政治援助等),不要搞什麼慈善活動(國際救援),也不搞新項目投資(中國全球投資援 助),應該把所有賺的錢都發給低收入員工(把援助國外的錢給貧困山區)一樣荒謬可笑。

中國對外援助在世界各地區所占的比例

國家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沒辦法了解細節,但是我們應該看這個國家發展的結果就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我覺得我國外交人員應該都是比那些整天在鍵盤上抱怨「國家不顧自己人死活援助國外」的「憂國憂民」鍵盤黨有智慧的多的。相信專業人辦專業事,靜待結果吧……

又一國將人民幣設為法定貨幣:美媒如吃酸葡萄

美媒稱,辛巴威最近令人驚訝地宣布把儲備貨幣改為人民幣。當地商界和經濟界人士說,這是對中國示好的跡象,不過僅此而已。

美國之音電台網站12月29日報道,辛巴威上星期宣布的決定令外國經濟界人士不以為然。當地經濟界人士說,在通貨膨脹到天文數字的辛巴威元 2009年作廢以來,在這個資金短缺的南部非洲國家的街頭已經充斥了各種外國貨幣。2014年,辛巴威央行(微博)允許交易商使用美元、南非蘭特、博茨 瓦納普拉、英鎊、歐元、澳元、印度盧比、日元和中國的人民幣結算。

辛巴威元因通貨膨脹而作廢

商業諮詢師菲利普·馳科尼認為,和他做生意的商人不會受辛巴威這一決定的影響。他說:

他說: 「這一決定不會使任何人受到太大影響。我們早就在使用外幣。」

辛巴威元因通貨膨脹而作廢

他還說,大多數交易商喜歡美元的穩定性。美元是事實上的辛巴威貨幣。

由於政府多年來管理不善和決策不得人心而導致的經濟崩潰,在辛巴威元2009年作廢之前,這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了2.37億%。

最後,國家儲備銀行發行了面值100萬億元的紙幣。這也沒起多大作用。當時一個麵包的價格已經漲到3千億元。

從那以後,隨著美元的廣泛採用,市場穩定下來。不過,辛巴威的物價仍然很高,比鄰國南非高出大約60%。

儘管如此,非洲銀行的首席經濟師詹姆斯·韋德說,把人民幣定為儲備貨幣雖然只有象徵意義,但仍不失為正確的舉措,因為增加了選擇。

習近平會見辛巴威總統

他說:「我們並不是強迫人們使用人民幣,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個好主意。這只是為人們增加一個選擇。有些公司可能和中國公司有大量的生意往來,它們從此就不必把美元折算成人民幣或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多了一項選擇,由他們自己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563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