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竟然「吊打」日本:中國出手大快人心了

Ctw| 2016-01-20| 檢舉

馬來西亞竟然「吊打」日本:中國出手大快人心了

一名生活在馬來西亞多年的媒體人表示,中國的高鐵對於當地人來說比較新鮮。目前在大馬市民中最普及的長途交通方式是巴士,鐵路交通覆蓋的範圍沒有公路交通廣。

新隆高鐵項目預計耗資120億美元,是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去年宣布的計劃。該線路長約330公里,預計在2020年左右完成,屆時吉隆坡到新加坡的鐵路交通只需90分鐘,目前這段路程需花費六七個小時。新加坡媒體稱,吉隆坡終點站已確定建在大吉隆坡區的新街場,裕廊東是新加坡的終點站。

馬來西亞媒體稱,新隆高鐵的時速可達350公里,每小時發一班車。日本媒體稱,競標日期尚未確定,新馬兩國可能在年內製定全新的時間表。

新隆高鐵

馬來西亞媒體16日報道稱,該高鐵計劃即將開展,雖然大馬和新加坡尚未就合作達成協議,但項目爭奪戰已趨於激烈。

中方顯得志在必得,中國高鐵技術高居世界領先水平,速度快,而且安全可靠,建造費用較低,能夠提供最佳的財務方案。新加坡媒體援引賽哈密的話稱,馬來西亞已有近八成的鐵路項目交由中國負責。

馬來西亞媒體稱,日本政府早在今年8月就派出國土交通大臣太田昭宏赴馬當「推銷員」,介紹日本的技術優勢。納吉布今年5月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日本新幹線技術在安全性和可信賴性方面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馬來西亞媒體評論稱,新隆高鐵項目最終將上演中日爭奪戰。除了雙方提出的優惠條件,政治因素也影響著工程選擇。東協成員國一直希望在強國之間尋求平衡戰略,因此新隆高鐵最終花落誰家,除了看競標方的實力外,還要看馬新兩國政府如何「左顧右盼」了。

日本旅遊業發達

訪問日本的外國人數或在2015年出現45年來首次超過日本人出國人數的情況。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11月訪日外國遊客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8%,達到1796萬人。而同期出國日本人數則下降4%至1487萬人,幾乎可以確定全年會出現逆轉的局面。

據日本媒體12月17日報道,11月訪日遊客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1%至164.76萬人,成為歷史上訪日遊客數最多的一個月。觀光廳長官田村明比在當天記者會上表示,截至12月1日,今年訪日遊客數達到1801萬人,首次站上1800萬人台階。政府提出的目標是2020年訪日遊客達到2000萬人,但今年的數據已經接近這個目標。

報道稱,其原因一是日元貶值導致外國人赴日旅遊成本相對降低,二是政府放寬簽證條件,擴大了消費稅的免稅制度。尤其是今年1月放寬中國遊客多次往返簽證條件後,中國遊客1月-11月同比增長了1倍多。

另一方面,日本人海外旅行人數則已經達到頂點,日元貶值相對增加了海外旅行成本,三菱UFJ摩根史坦利證券公司的嶋中雄二認為,「日本人轉向了國內旅遊」。

日本最大旅遊公司16日公布的2016年預測稱,訪日外國人將增長至2350萬人,而赴海外旅行的日本人則為1620萬人,僅增長0.3%。

日本人大量赴海外旅行是在東京奧運會的1964年。人們可以自由地取得旅遊護照。隨著經濟增長,赴海外旅行的出國者也順利增長。

在日本旅遊的外國人

在日元升值導致海外旅行成本相對較低的2012年,赴海外旅行的日本人達到史上最高的1849萬人。

中國在東南亞的高鐵布局

那之後,日元一直呈貶值趨勢,出國者趨於減少。2015年1月-11月赴海外旅行的日本人數比訪日遊客數少約300萬人,僅12月一個月很難扭轉局勢。這將是自1970年大阪世博會以來訪日遊客數首次超過出國人數。

訪日遊客增加也給反映日本與海外資金交易的國際收支帶來變化。將訪日遊客在日本使用的錢減去日本人在海外使用的錢所得出的旅行收支,在2014年度實現55年來首次盈餘。今年1-10月的盈餘高達9058億日元。

報道稱,安倍晉三在14日的演講中表示,「下一個目標是每年3000萬人」。不過,隨著中國經濟減速,訪日遊客能否繼續擴大勢頭尚不明朗。東京、大阪等城市的酒店短缺問題也可能成為制約因素。

日媒稱,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為了維持政權,依賴中國的姿態正在加強。背負巨額債務的馬來西亞政府投資基金1 Malaysia Development Bhd(1MDB,簡稱一馬發展)已成為納吉布政府的「阿喀琉斯之踵」,為避免資金困難經營破產,其資產將相繼分拆出售給中國國企。這意味著納吉布欠了中 國一個「人情」,或對南海問題和高鐵訂單產生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網1月4日報道稱,一馬發展於12月31日宣布,將旗下房地產再開發公司 「邦達」的60%股權出售給由中國中鐵和馬來西亞當地企業組成的聯營體,交易額高達74億林吉特(約合111.3億元人民幣)。中鐵和聯營體的報價額似乎 在有意收購的40家企業中最高。聯營體將參與吉隆坡市中心的再開發計劃。

在最近的一個多月里,這是一馬發展第2次向中國國企出售資產。2015年11月下旬,中國廣核集團全資收購了一馬發展旗下的電力公司,交易額達到98億林吉特(約合147.4億元人民幣)。

日本旅遊業發達

報道稱,向中國國企分拆出售獲得的資金將用於減少負債。雖然納吉布挪用公款的風波尚未平息,但因無法還債而破產的可能性已經明顯下降。

報道稱,中國收購馬來西亞資產的背後有兩個意圖。其一是為爭取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兩國推進的高鐵訂單進行布局。中鐵參與的吉隆坡再開發計劃的規劃地將建高鐵的始發站和終點站。中日企業將爭奪這條橫跨兩國的高鐵訂單。

在日本旅遊的外國人

報道說,中國的另一個意圖是在中美緊張關係升溫的南海爭端中爭取支持。東協國家對中國單方面開展海洋戰略抱有警惕,希望加強對美合作的動作越來越明顯。馬來西亞堅持「中立」立場,但最近也出現了支持牽制中國的局面。中國希望通過向馬來西亞施恩,來遏制對華批評聲音的擴大。

外媒稱,馬來西亞陸路公共運輸委員會主席賽哈密表示,當局已經邀請包括中國鐵路總公司在內的14家企業,參與有關新隆高鐵工程的面談並提供相關建議。他說,新隆高鐵工程目前只剩下最後的競標階段,過後即可動工。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15日報道,賽哈密14日在中國鐵路總公司等單位舉辦的「中國高速鐵路展暨技術研討會」上表示,陸路公共運輸委員會(簡稱陸交會)與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已通過信息徵詢書(RFI)的方式諮詢市場意見,並獲得超過200家有意參與上述工程的企業回應。

他表示,陸交會從這些企業中選出98家,再邀請其中14家針對該工程提供意見。他表示,中國已經表明參與新隆高鐵工程的強烈意願,並在他們提出的發展計劃中「展現熱情」。

報道稱,中國鐵路總公司曾在2012年呈交一份計劃書,表明有意參與新隆高鐵的建設工程,不過陸交會卻拒絕其建議。賽哈密說:「我們看到中國在這項工程中的貢獻和努力,例如此次中國高鐵技術研討會,更表現他們這方面的極大意願。」

他表示,馬來西亞已有近八成的鐵路工程都交給中國負責,最近的例子是金馬士至新山的雙軌電動火車鐵道,已交由中國鐵路總公司承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559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