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之前,中印雙方究竟發生了什麼?以至於大打出手

1962年,中國軍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遵照中央的命令,對入侵我國境內的印度軍隊發起了全面反擊。世界上每一場戰爭爆發的原因都是複雜的,中印戰爭也不例外。正是印度這個國家長期對中國領土的蠶食,才最終引發了這場戰爭,這杯苦酒除了印度自己,無人幫其下咽。

一、印度獨立以後就一直窺視中國的西藏地區

印 度原本是英國的殖民地,被英國人整整統治了兩百年。在這些時間裡,英國人的野心和做事方法深深影響著印度。英國在清朝後期一直想染指中國的西藏地區,由於 藏族同胞的強烈反抗才沒有得逞。二戰期間,印度國內民族獨立情緒高漲。英國為了利用印度的人力物力對抗日本,不得不宣布在戰爭結束以後承認印度自治。 1947年,印度獲得了獨立。但是建國以後的印度並沒有將注意力放在國內建設上面,印度繼承了英國的擴張野心,印度也準備對中國的西藏地區下手。

早 在印度建國的時候,此事就初見端倪。那年印度新出版的亞洲地圖公然將西藏地區劃在了中國版圖之外,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表示強烈的抗議。但是由於當時國共雙 方的內戰正處於關鍵時刻,因此誰也無力顧及西藏。1950年,解放軍進入大西南,奉命開進西藏。而此時印度媒體卻在叫囂:「中國軍隊入侵西藏。」印度官方 甚至跳出來要中國軍隊保持克制,建議中國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進行談判。中國的態度非常明確,中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談判,外國勢力無權 干涉,更不需要在國外進行所謂的談判。當時解放軍進展神速,印度也只能幹看著。

二、50年代前期,印度開始蠶食中國領土

1950 年,韓戰爆發。朝鮮的金日成在沒有通知任何人的情況下,命令朝鮮軍隊主動越過三八線進攻韓國。起初朝鮮軍隊進展順利,不料被麥克阿瑟上演了大逆轉,聯 合國軍飲馬鴨綠江。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不得不捲入韓戰。中國是一個窮國,為了在朝鮮和美國鏖戰,幾乎所有的主戰力量都調往了東北和朝鮮。印度趁中國 無暇西顧的時候,派出軍隊逐步蠶食中國藏南和新疆部分地區的領土。此時,中國為了外交方面的安定環境,沒有做出反擊,這進一步助長了印度的野心。

50 年代後期,西藏地區發生了武裝叛亂。從1950年解放軍進入西藏以後,那些西藏上層貴族就十分不滿,因為他們自己的利益被分給了農奴們。印度把握了這個時 機,秘密派出軍事教官幫助西藏貴族訓練軍隊。還秘密援助西藏貴族們武器,慫恿他們發動叛亂。但是印度小看了解放軍的實力,西藏的叛亂發生不久就被解放軍平 定。叛軍首腦達賴喇嘛從西藏逃往印度,印度總理尼赫魯不但不將此人交給中國,反而以接待外國元首的規格歡迎達賴。達賴喇嘛在印度組建了所謂了流亡政府,公 然升起了雪山獅子旗。

三、60年代初期的行為,讓中國忍無可忍

起 初中國為了外交的穩定,對印度一忍再忍,但是尼赫魯得寸進尺,不斷命令印度向中國境內推進。周恩來總理親自飛赴新德里同印度進行談判,印度總理尼赫魯的條 件是中印邊境就是那條所謂的麥克馬洪線。這條非法的邊境線將大量的中國領土划進了印度版圖,這樣的要求中國方面當然不能答應。毛澤東在北京發布演講時說: 「中國的領土在建國時就是960萬,不能在我毛澤東的手裡變成940萬。」1961年,一支40多人的印軍小分隊深入中國境內,並與中國邊境巡邏隊發生遭 遇戰。結果是中國軍隊陣亡一人,印軍被全殲,9人被俘。要知道解放軍的巡邏隊只有23個人,可見印度軍隊的戰鬥力是什麼水平。

此 事發生以後,印度總理尼赫魯的第一反應是檢閱部隊,並發表了演講。尼赫魯說:「讓我們高呼聖雄甘地的名字,趕走所有的中國人。印度已經強大到可以對抗任何 對手。」印度國防部長梅隆命令印軍繼續向中國境內推進,但是要推進的地區,連印度地圖上都標明在中國境內。前線的印軍遲疑了,而梅隆的命令是不要去管地 圖,我們推進到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邊境線。就這樣印軍繼續深入,而中國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不得不教訓印度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國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553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