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14日報道,日本北海道大學與東北大學將與菲律賓、越南等亞洲八國共同構建衛星監測網,最多能串聯50顆微型衛星從太空監測地球。計劃在2020年之前完成,將可實時監測整個亞洲地區。
日媒稱,該監測網將用於收集衛星圖像,監測自然災害和農田管理等。日本將與其他亞洲國家聯手,共同開拓新市場。
據報道,微型衛星的體積為50厘米見方,每顆重量約為50公斤。相當於大型衛星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單顆的生產費用約為3億日元,將通過日本H2A運載火箭和國際空間站(ISS)發射。
據悉,菲律賓、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孟加拉國、泰國和蒙古將加入該計劃。日本的北海道大學和東北大學將分別與各國的相關政府機構和大學等簽署合作備忘錄。
單顆微型衛星的作用有限。各國將向地球上空300至500公里的軌道上分別發射衛星,互相利用。據悉,監測整個亞洲地區至少需要25顆微型衛星,將用於拍攝暴雨和河流的泛濫情況,將在災區重建等方面發揮作用。
按照計劃,相關國家首先將在2016年夏季之前,利用美國的無人補給機將菲律賓科技部與菲律賓大學共同開發的衛星運至國際空間站,然後通過日本實驗倉"希望號"發射。微型衛星上配備的攝像頭可以地上3至5米的精度拍攝地面情況。
衛星的零部件由日本北海道大學等負責設計,日本的中小企業負責生產。現已從菲律賓接到2顆衛星訂單,包括發射在內的8億日元費用將全部由菲律賓承擔。
日本此舉,在干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
他們表面上宣稱是"監測自然災害和農田管理",實際上"微型衛星上配備的攝像頭可對地上3至5米的精度拍攝地面情況。"誰又會相信他們是在監測整個亞洲地區的微型衛星"將用於拍攝暴雨和河流的泛濫情況,將在災區重建等方面發揮作用"呢?
從日本拉攏的這些國家,就可以看出,除蒙古外,其他都是東協國家。
近 年來,為了圍堵中國,日本使用"金元外交",給東協國家提供政府開發援助。為了加強與東協的關係,從2013年開始未來5年日本向東協提供2萬億日元(約 合1178億元人民幣)的政府開發援助,其中絕大部分是低息貸款。此外,為了在2015年啟動整合東協區域內市場的"經濟共同體",安倍政府還籌備所需的 基金出資約100億日元(約合5.9億元人民幣)。

日本在提供東協國家如此巨大的經濟福利之時,也希望 收到政治回報,所以日本要求東協成員國就東海區域的"飛行自由"、"航行自由"與日本一起發表聯合聲明草案,共同"抵抗"中國劃定的防空識別區。並挑撥並 警告東協,"中國今後也可能在南海地區劃設防空識別區,對東協國家是一種威脅"云云……
而且日本還為東協一些國家提供軍事裝備,進行聯合軍演,對中國進行威脅。

日 本妄想用不多的經濟福利來博取極端的政治需求,而對於東協成員國來講,這樣的政治和經濟根本就不能結合著來看。日本給予的金融支持其實有助於日企在東南亞 搶得更多大項目、獲取更多市場份額。客觀來講,對於經濟發展正在起飛階段的大部分東協國家來說,這些投資將使該地區受益,東協國家對此是歡迎的。但是,歡 迎經濟投資不代表歡迎極端的、可能危害自身國家安全的政治主張。日本試圖在這個問題上偷換概念以取得東協的支持,無疑是行不通的,東協不會認同。
" 在中日爭端問題上,東協國家十分小心,避免選邊"。這其實正是絕大多數東協國家真正的想法,他們希望能在政治問題上尋求一個平衡點,既不得罪中國也不得罪 日本。就像不得罪美國也不得罪中國一樣。東協成員國不是傻子,在利益與區域安全和平面前,他們很清楚地知道,是應成為日本對付中國的同夥,還是應成為與中 國共同發展的夥伴。日本送錢送東西,利益照拿,要怎麼做是按照自己的國家利益來做的。

不過這些衛星很難說不被某些國家作為間諜衛星使用,如果日本不斷地挑釁中國,一旦發生不測,這些衛星又能否保得住呢?也很難說的!日本無論是拉攏什麼國家,來圍堵中國的企圖是永遠不能得逞的!當然,美國在這個問題上也可以得到大量情報而獲利!
因此,日本拉攏東協一些國家來施放衛星,對東協國家而言,是有利的事情又何樂而不為呢?何況某些國家對中國還有一些分歧和爭議,他們也有企圖在這時候,利用這些機會抱團取暖、渾水摸魚的意圖,因此也會與日本一拍即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483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