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三年卻先後五次激怒習近平,氫彈試爆導致中朝交惡,金正恩竟然宣布禁用中國貨。全世界僅剩中國無條件支援朝鮮生活物質,小恩子瘋了?中國還不趁機會取消援助?中國人樂透了!這不是明擺著幫中國省錢嗎?最好別用中國貨了!
北韓領袖金正恩早於去年7月,下令禁止進口所有外國商品,呼籲國民使用國貨。當地傳媒周一報道,平壤政府近日已下令全國人民禁止使用來自中國,或由中國製 造的貨品。惟此禁惹來北韓人民的不忿,因為現時北韓市面絕大部分的貨物,均是中國製造。有分析認為,北韓日前聲稱成功進行氫爆,已令中朝關係惡化,今次平 壤政府的禁令,明顯基於兩國關係惡化而決定。
據指,平壤政府將會派員全面監察市場上所有的商品,同時會在街頭打擊所有違法的商業活動,甚至拘捕違法的市民。報道又指,根據此禁令,若學校發現有學生穿上由中國製造的衣服或鞋子,校方可以要求學生回校更換衣服,才可以繼續上課。不過,當地人民對此極度不滿,除了因市面上大部分的商品都是中國製造外,北韓製的商品數量不多,根本難以應付市場上大量的需求;而當地人民也團結一致,批評政府的做法。
金正恩試爆氫彈 徹底惹毛習近平
針對北韓六日無預警地進行第四次核試爆,日本評論家近藤大介指出,平壤在事前半小時曾知會中國,惹得當時正在重慶視察的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震怒,這是他第五次被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惹毛。近藤指出,習近平可能會將北韓當做「祭品」,以緩和美方在南海問題上的壓力。
近藤在講談社網路雜誌「現代Business」上以「習近平的北韓祭品計劃」為題發表評論,指出金正恩這次的氫彈試爆已徹底惹惱習近平,隨時可能拿 到習近平手中的「紅牌」。金正恩在二○一二年四月接任勞動黨第一書記,與習近平幾乎在同一時期成為黨與國家最高領導人,但三年多來金正恩至少讓習近平震怒 五次,除這次核試外,第一次是一二年十二月北韓試射飛彈及隔年二月的核試;第二次是一三年十二月閃電處決親中派高幹張成澤;第三次是金正恩缺席去年九月的 抗戰七十周年大閱兵;第四次則是牡丹峰樂團臨時取消在中國的公演。
牡丹峰演出原有核試畫面
近藤指出,牡丹峰樂團在北京的公演節目中,原有一段長約十五秒歌頌核試成功的背景畫面,中國駐平壤外交官事前審查時漏看這段畫面,直到牡丹峰美女軍 團到達北京彩排時才發現。去年十二月十日,金正恩在牡丹峰樂團抵達北京的同一天,宣布北韓已擁有氫彈,暗示隨時準備試爆,中方同意牡丹峰前往北京公演,等 於默認北韓核試。
然而,中方以降低出席官員層級施壓,要求朝方刪除該段表演,最後雙方不歡而散,牡丹峰樂團幹部連行李都沒收拾便憤而返國。近藤指出,金正恩雖執意核 試,但也擔心中國斷絕對朝的糧食、石油及化學肥料援助,因此這次核試前卅分鐘曾通知中國,北京並非事前毫不知情,朝方還特彆強調兩國關係不會因此生變。
但習近平已忍無可忍,中國內部再次出現「北韓祭品論」。近藤在文中指出,北韓以往擔任「中國看門狗」角色,可適時代替中國向美國嗆聲,但現在似已失去功能,中國為避免在南海問題上和美國針鋒相對,很可能以北韓問題與美國尋求合作空間。
另一方面,美國白宮周三表示,不相信朝鮮已經成功進行了氫彈試驗。白宮新聞發言人Josh Earnest稱,美國當局的初步分析「與朝鮮所稱的氫彈成功試驗並不相符」。Earnest表示,美國的評估還在繼續,尚未結束。美國政府還在決定將如何做出反應。
路透援引美國政府消息人士稱,美國政府專家不相信這是「氫彈」。但需要幾天時間來更精確地判定朝鮮究竟試驗的是哪一種核武器。韓國情報部門官員和一些分析師也對朝鮮周三的試驗提出了質疑,指出這一試驗結果幾乎與朝鮮上一次2013年的小型輕量原子彈試驗程度相差無幾。
彭博分析稱,這主要是因為這次爆炸的地震效果和朝鮮在2013年、2009年、2006年的三次核試驗爆炸太相似了。而真正的氫彈爆炸將引發更大規模的地震強度。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院監測到的中國牡丹江的地震活動,與朝鮮此前三次核試驗強度進行了對比。此次地震強度為5.1級,與此前三次幾乎持平。據哥大研究員分析,這次爆炸的強度至少相當於3500噸TNT炸藥的威力。
華爾街見聞此前報道稱,朝鮮表示成功進行了氫彈試驗。這是朝鮮史上第四次進行核武器試驗,此舉導致朝鮮與韓國跟日本的緊張局勢驟然升級,韓元下跌0.6%至9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朝鮮電視台稱除非美國放棄敵對朝鮮的政策,否則朝鮮不會放棄核能力。
據朝中社,當地時間周三上午10點,朝鮮首次引爆了氫彈。當時,美國地質勘測局稱,朝鮮境內發生5.1級地震。隨後韓氣象廳稱,基本斷定朝鮮地震系人造,核試驗可能性大。此次朝鮮地震位置距離已知核試驗地點30公里以內。
白宮表示,目前美國正在監測最新情況,朝鮮核試驗是「挑釁的」,「公然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美聯社此前報道,聯合國安理會周三緊急會議結束後宣布,對朝鮮核試驗表示強烈譴責,並將針對朝鮮採取新一輪制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4318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